首页 »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全文在线阅读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思维模式与意志力

关灯直达底部

有些时候我们并不奢求让自己产生多大的变化。我们只是想减下几斤体重并希望不要反弹,或是能戒烟,或者控制愤怒情绪。

有些人会用固定型思维模式考虑这种问题。如果你很坚强,拥有足够的意志力,你就能成功。但如果你很软弱,不具备意志力,你就无法成功。会这样想的人也许能下决心付出努力,但他们不会采取一些特别的方法来确保自己能够成功。到头来,这些人准会说:“放弃吧,半途而废最简单了,我都放弃过无数次了。”

这就像我们之前提到过的化学系学生。那些具有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会想:“如果我有那份能力,我就能成功。如果我没有,就不能成功。”这样想的结果就是他们不会采取复杂的策略来帮助自己解决问题。他们只会一味苦学,不求甚解,并指望能有好结果。

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在考验中失败后——无论是化学、减肥、戒烟还是控制怒火——他们总会陷入深深的自责。他们会自认无能、懦弱甚至性格恶劣。这样还能有什么好结果呢?

我的朋友内森即将参加高中毕业 25 周年聚会。他想到当年的女朋友也会到场,就决定减掉肚子上的赘肉。当年他仪表出众,在高中里广受欢迎;如今他也不想以一个中年胖男人的形象示人。

此前,内森总会嘲笑女人们减肥失败。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不就是控制住自己吗?他决定节食减肥,但每次吃饭时还是会把盘中餐一扫而光。“我搞砸了!”他垂头丧气地对我说,然后又要了一份甜点——不知这样做是要破罐破摔还是让自己心情好一点。

我对他说:“内森,这样不行啊,你得换个方式。为什么不在餐前就拿走一部分食物,或者让餐厅帮你打包,把食物带回家呢?要不就在盘子上堆满蔬菜,这样看起来也没少吃。你可以用好多种方法的。”他是这样回答我的:“不,我必须靠意志力。”

最后,内森采用液体减肥法让自己瘦了下来,参加了聚会,然后迅速反弹,结果比以前还要胖。我搞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就算靠意志力,用点简单的策略怎么就算懦弱了呢?

下次你打算减肥的时候,想想内森的故事。要记住:意志力不是你要么有要么没有的一样东西。意志力也需要帮助。我在后面还会再讲到这一点。

控制愤怒

对很多人来说,控制自己的怒气也是一个问题。一旦有什么事激起了这些人的怒火,他们就会大发脾气,管不住自己的嘴,或者导致更坏的结果。同样,很多人也会赌咒发誓说下次一定不会这样了。在伴侣、父母与子女之间,控制怒气都是一个大问题。这不仅因为父母或孩子总会做些让我们生气的事,也因为我们觉得自己更有权在他们犯错时大发雷霆。

困境 7:假如你在平常是个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人——很可能你本人正是这样的人,你深爱着自己的另一半,觉得有这样的伴侣很幸运。但一旦他/她违反了你的某项原则,比如垃圾箱满了也不去倒,你就会感到自己受了背叛,于是开始批评对方。从开始的“我都告诉过你多少遍了”说到“你什么都做不好”。如果他们此时看上去还不够羞愧,你就会勃然大怒,开始羞辱对方的智商(“你是不是脑子不好使,连倒垃圾都记不住”)和他们的人格(“要不是这么不负责任,你也不会……”“如果你除了自己还知道关心别人,你早就……”)。此时怒火早已充斥了你的头脑,于是你开始用想到的一切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我爸就从来不相信你”或者“你老板说你能力有限的时候可真没说错”。你的另一半不得不走出家门,逃出你怒火所及的范围。

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反应:一开始你还觉得自己发怒天经地义,不过随后你意识到自己太过火了。突然之间,你回想起很多事,发现自己的伴侣一路上是多么支持你,并感到无比内疚。然后,你再说服自己,你其实也是个好人,只是一时犯错,失去了控制。“这次真的长记性了,”你暗暗想,“下次再也不这样做了。”

但是,仅仅相信自己能在未来保持这个好人的形象,你就不会去想一些方法来防止自己下次再像这样爆发了。这也正是为什么下次你仍然会发火,跟这次毫无分别。

成长型思维模式与自我控制

有的人会用成长型思维模式来考虑减肥或控制怒气的问题。他们意识到,想要成功,就必须学习一些能够帮助自己的策略,并加以练习。

这就像是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化学系学生的做法。他们会采取更好的学习方法,用心规划学习时间并长期保持学习动力。换句话说,他们用尽一切策略来保证自己成功。

和他们一样,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不会只在新年立下志愿,然后等着看愿望能否实现。他们明白,如果要减肥,就必须做好计划。他们会把甜食丢到屋外,或者在去餐厅吃饭前先想好点什么菜,或者规定每周只让自己大吃大喝一次,再不然就考虑加强体育锻炼。

他们会积极考虑如何长期保持干劲,考虑取得一定成果后,要养成哪些习惯才能继续保持成功。

他们也会遇到挫折。他们知道,挫折是难免的。所以,他们没有自怨自艾,而是问自己:“我能从挫折中学到什么呢?下次再发生这样的事,我该怎么做呢?”这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好的自己”与“坏的自己”之间的一场战斗。

在上面提到的场景里,你应该怎么处理自己的怒火呢?首先,想一想你自己为什么这么生气。当你的伴侣偷懒或是触碰了你的原则,你也许会觉得他们不拿你当回事,不尊重你。就好像他们对你说:“你在我心中并不重要。你的需要不值一提。别来烦我。”

你的第一反应是愤怒地提醒他们,他们有怎样的责任。但紧接着你就开始报复,说出类似“好啊,你是大人物,既然你觉得自己这么重要,我就给你点颜色看看”的话。

这时你的伴侣不会去安慰你,告诉你你有多重要。他们只是准备好迎接你的怒火。而你却把他们的安静当成了一种蔑视,这又给你的愤怒火上浇油了。

要怎么解决这种问题呢?有几件事可以做。首先,你的伴侣无法读取你的思想,所以一旦发生这种容易触怒你的情况,你得就事论事地告诉他们你的感受。“我不知道为什么,但是你那样做的时候会让我感觉自己无足轻重。就好像你不愿抽身去做一些对我来说很重要的事。”

接下来,他们就可以对你保证,他们很在乎你的感受,以后会努力多加注意。(“开什么玩笑,”你可能会说,“ 我那位可不会这样做的。”那么你可以直接提出这种要求,我有时就会这样:“请告诉我你在乎我的感受,以后会努力多注意的。”)

你感觉自己要控制不住的时候,可以离开房间,写下自己最丑恶的想法,再写下真正发生的情况(“她不明白这对我很重要”“我一发火他就不知所措”)。当你觉得自己足够平静了,可以再回到事情本身。

当你明白自己的原则不是对你伴侣是否尊重你的考验后,就可以学着放宽这些原则了。时间一久,你甚至可能学会用幽默的态度对待这些原则。比如假设你的伴侣在起居室里乱丢袜子或者在分类回收垃圾桶里投进了错误的垃圾,你就能指着袜子或者垃圾桶,故作严厉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你们甚至可能会因此笑成一团。

人们放弃非好即坏、非强即弱这种从固定型思维模式中产生的想法时,就能更好地学习有效的策略,帮助他们控制自己了。每一个小错误都不会导致世界末日,这些错误和成长型思维模式中的其他方面一样,都在提醒你,你不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告诉你下次该怎样才能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