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反应:小动作后面隐藏着什么? » 微反应:小动作后面隐藏着什么?全文在线阅读

《微反应:小动作后面隐藏着什么?》10.4 呼吸减弱和抑制

关灯直达底部

人的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进入低迷状态后,生理活动减少,客观上不需要大量氧气的消耗,所以呼吸会进入平缓而低沉的浅呼吸。通常,这种状态只会出现在完全的悲伤状态之后,比如颓废、低迷、沉沦等。

如果是受到刺激之后产生的应激变化,造成吸气和呼气都同步减弱,则属于呼吸的抑制。这样的抑制,往往行为人自身并不会注意到。

吃惊时候的本能反应是快速吸一口气,留着备用。但随后如果感受到恐惧的时候,尤其是迫于客观条件不能逃跑、不能反抗的时候,例如现代社会的规则、礼仪等,则会出现屏住呼吸或者减弱呼吸的冻结反应。

这样的呼吸减弱反应,映射了行为人的恐惧情绪和感受。

我的一位同事有一次负责筹办会议,因为诸事繁杂,居然忘记了派车接某位重要领导驾临会场,还好对方很大度,没有计较,最终的会议也很顺利。不过此事还是搞得自家领导很恼火,晚上在庆功宴的时候,这位同事便挨了几句批评。虽然只是轻描淡写的几句话,但这位老兄因自觉惭愧,还是收敛了刚才还热热闹闹的心情,凝神静气地低头听着领导的话,尤其是在几句话之间的间隔沉默期,屋里的每个人都不自觉地屏住了呼吸,生怕随后会有暴风骤雨的来临。好在,领导点到为止,命令大家重新斟酒,屋中凝结的空气才又被喧闹打破。

请注意,为什么感觉空气犹如凝结了一般?这种最古老的修辞语法来自于每个人的细微呼吸。

其实,这种轻微呼吸的远古本质是隐藏,是为了不引起猎手的注意。在被捕猎的过程中,弱势的一方不能战斗(打不赢)则只有逃跑,如果跑得也不快,那就只能藏起来了。而隐藏的时候,如果呼吸不加以注意,气流的流动和呼吸的声音则会把自己的位置暴露给捕猎者,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因此,长期进化积累的本能是,隐藏自己的时候会减弱甚至停止呼吸。到了现代社会,视觉上的隐藏除了军人、特工和罪犯之外,已经很少有人需要了,最多不过是尴尬的时候“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的心态。但遭到负面压力的时候,心理上还是会希望通过隐藏的手段来保护自己,主动减弱或者停止呼吸,试图减少对手对自己的关注。

因此,正常状况下,遭遇负面刺激的人会不由自主减弱甚至屏住呼吸。试图掩饰自己的真实状态时,例如说谎的时候保持谨慎,也会减弱呼吸。

根据这个结论进行推导,如果老板骂人的时候发现,挨骂的家伙居然呼吸剧烈,这是应当留意的反常反应,往往意味着挨批的人有委屈、不服甚至反抗的情绪,需要进一步了解信息。

呼吸的冻结反应是屏住呼吸或者降低呼吸的幅度和频率,也就是俗话说的“大气都不敢喘”。

实际应用

如果在面临刺激源的时候,被测试人出现了呼吸的减弱甚至停止变化,说明其心理处于一种恐惧状态,承受着很大的压力,但不敢逃跑、不敢反抗,被动等待结果的到来。这样的心态,表示刺激是有效的。也就是说,我们问对问题了,这个事情被测试人很关心,关心则乱。而发现被测试人的关注点,是继续施展有效刺激的前提条件,能够通过这个关注点,测试出对方的情绪,以推导其真正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