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怪诞关系学 » 怪诞关系学全文在线阅读

《怪诞关系学》注意自己的笑容

关灯直达底部

那么需要做什么才能让对手在谈判结束时感到开心呢?其中一条策略和本书开头的一大概念紧密相关:社会比较。社会比较帮助人们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在工资、体重、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都如此。同样,社会比较会影响人们对于谈判结果的判定。

当协议达成时,谈判一方就成为另一方进行社会比较的第一信息来源。为了确定是否得到了较好的协议结果,对方能找到的第一线索是什么呢?就是你的表情。如果你头部稍稍下垂,传递出的信息就是这场谈判对我方确实不易,对方最终得到了不错的成果。如果你难掩笑意,可能就传递出了截然相反的信息:我方对结局大喜过望——这时候对方可能就会觉得自己不幸落败。(美国)西北大学的利·汤普森通过研究发现,在签订协议时如果过多地表现出喜悦的情绪,可能会让另一方觉得自己在协议中处于劣势地位。因此,当协议达成时,可以表示欣慰,但是不要表现得过于欢欣雀跃,否则对方会觉得自己可能在协议中吃亏了。

经验老到的政治家深谙这一道理。美国与苏联的冷战正是一例。在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两大敌手花费上万亿美元,你争我斗,都希望称霸全球,甚至称霸太空。两方斗争激烈的一大焦点就是民主德国与联邦德国的划分。后来,苏联在东欧逐渐失去影响力,象征冷战结束的历史性一刻也终于到来——柏林墙倒塌。欢欣鼓舞的德国人或是拿着锤子,或是赤手空拳上阵,将柏林墙推翻,砸成了碎片。

数十年冷战胜负难分,而当这一刻到来时,美国人应该感到欢欣雀跃。那么当时的美国总统乔治·赫伯特·沃克·布什又是怎么回应的呢?他的回应波澜不惊,竟是平平淡淡的一句“我很欣慰”。事后,他还要为此解释说:“我并不是那种喜怒形于色的人。”但是,平淡的回应也许隐含着更深刻的意义。当时的国务卿詹姆斯·贝克后来回忆道:“布什并不想表现得幸灾乐祸。”他知道自己仍需要和苏联的领导人合作,这时候沾沾自喜只会让将来的谈判更加艰难。

为了避免使谈判对手不快,还需要注意一点:达成协议时从容不迫。设想一个出国旅游时的情境来理解这一点。在当地集市上,许许多多的摊位都在售卖相似的商品。你停在某个摊位前,一个漂亮的花瓶吸引了你的目光。你拿起花瓶仔细看了看,摊主让你出个价。你回想之前看到的花瓶,提出了自己报价:“我出40元吧。”摊主立马答应了,并开始把花瓶包起来。

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感受?

现在再试想一下,摊主摇摇头,说要60元才行。你坚持不让步。好一番讨价还价之后,摊主最终同意50元卖给你。这时候你会有什么感受?

客观上说,在第一种情况下你应该感觉更好:你节省了10元,还节省了20分钟时间。但是,我们与西北大学维多利亚·麦玮琪的研究显示,当对方接受了第一报价的时候,人们的第一感受是后悔:“我给得太高啦!”即使是获得了不错的交易结果,对方迅速接受报价的行为总会让人感到不快。

所以,从对方的满意度考虑,在谈判中不要立即接受对方第一报价。要求对方做出让步,最终可以得到更好的谈判结果,也能让对方更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