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怪诞关系学 » 怪诞关系学全文在线阅读

《怪诞关系学》找准平衡点:不要让黏合剂变成火药

关灯直达底部

婚姻幸福的关键是什么?在这里提出这个问题,也许你已经预知了答案:换位思考在稳固的婚姻关系中至关重要。

但是,有一点你可能没有想到——换位思考也可能会增加离婚的可能性!同样一种能力,为什么会带来两种截然相反的结果?

换位思考往往是夫妻之间的黏合剂。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能够了解对方的需求,甚至比对方想得更为周全,从而增进默契,加强感情。但是,当夫妻双方产生分歧的时候,换位思考会产生更大的危害。为什么?当人们从敌人的角度思考时,就会想象对方如何伤害自己、如何设计卑鄙的骗局陷害自己,继而陷入一种偏执的自我保护状态中。

想象一对夫妻陷入激烈的争吵之中,或是卷入离婚大战。当夫妻二人已经产生隔阂,进行换位思考只会让他们想象对方正在设计丑陋不堪、卑鄙无耻的手段陷害自己。这时候他们就会产生先发制人的念头,并根据自己设想中的情境反击对方。

在夫妻面临离婚的情况中,这种竞争关系尤为激烈。在这种高度紧张的竞争关系里,自身已经因为对另一方的怀疑与猜忌怒火中烧,而后还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简直就是火上浇油,因为换位思考的黄金法则本是“希望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应该如何对待他人”,在这种情况中就变成了“臆测他人如何对待自己,自己就要如何对待他人”。

我们的研究显示,即使两人不熟,换位思考也能够促进交流,加强合作,减少成见,拉近两人的距离。但是无论是陌生人还是夫妻,当竞争的情绪开始发酵时,进行换位思考只会加剧紧张的竞争关系。资源稀缺的时候,换位思考会诱发自私的行为。如果在换位思考的设想中受到了侵犯,则会诱发报复行为。

我们与阿道夫·伊班奈兹大学的杰森·皮尔斯展开了一项实验。在实验中,MBA(工商管理硕士)要设想自己参与一项谈判,谈判对手可能具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也有可能展现出良好的合作态度。其中一半的MBA学生会接到指示,从谈判对手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另一半学生则没有接到这一指示。然后,我们询问这些学生,在谈判中需要花费多少精力占得上风。实验结果发现,面对竞争意识强烈的对手,换位思考会增加使用不道德谈判策略的可能性。这时候的换位思考煽动了竞争情绪,激发了自我保护意识,促使人们竭尽所能地防范对方的卑鄙行径。臆想中对方的炮火越猛烈,实际谈判中发动的攻击就更加猛烈。

前文提到,换位思考比同理心更能催生高效双赢的谈判结果,但是没有同理心的换位思考危机重重。恶霸就是如此——他们擅长发现他人的弱点,也擅长利用他人的弱点。

换位思考会产生这一负面作用,这同样牵涉是否应该与敌人进行会面。通常情况下,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建立合作关系,营造互利氛围。前文中在信任的讨论中也提到,面对面的交流能够拉近距离。但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境中,面对面交流可能会将矛盾升级为全面的敌对关系。

1978年,美国总统吉米·卡特亲身体会了这一道理。当时,卡特总统希望促成埃及与以色列签订和平条约,他将埃及总统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梅纳赫姆·贝京邀请到戴维营(美国总统休假地)。历经数天面对面的谈判之后,卡特总统发现双方的敌对情绪越来越明显,自己深陷两大宿敌的争斗之间,和平条约的谈判濒临崩溃。他告诉自己的妻子:“情况太恶劣。他们彼此针锋相对,互不相让。”

不过,卡特总统随即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不再与两国领导人进行三方面谈,而是分别与他们单独会面。他与两人来回进行交流,提出要求与对方的反馈,但是却没有让双方见面。避免面对面的接触,反倒让竞争双方冷静下来。谈判结束后,双方签订和平条约,实现了重大突破,卡特总统也因此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在签订条约仪式上,埃以领导人握手成为历史性的一刻,这一刻的到来少不了谈判之中刻意的隔离,想来确实奇妙。

面对面的交流既有可能成为合作的润滑剂,也有可能成为引燃竞争的火药。那么究竟是要选择面对面的交流,还是保持距离呢?

我们与英士国际商学院的罗德里克·斯瓦伯开展了一项大规模的量化分析,其中涉及超过100项谈判研究和团队决策研究。分析结果发现,选择当面交流或保持距离的关键在于双方是否明确了敌友关系。如果双方仍未在竞争和合作策略上做出选择,面对面的交流能够创造和谐的氛围,将互动导向合作的轨道。近距离的接触更有助于双方的磨合,有利于建立互信。

但是,如果双方已经感受到了彼此的敌意,面对面的交流可能会加剧争斗的情绪。在这种情况下,尽可能减少会面才更有可能达成协议。

是否要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仅仅是谈判中所面临的问题之一。在谈判之中,竞争与合作的角力体现得淋漓尽致,两者的平衡也尤为重要。下一章将会讨论在谈判中如何选择竞争或合作的策略,从而赢得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