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怪诞关系学 » 怪诞关系学全文在线阅读

《怪诞关系学》第7章 加强防范

关灯直达底部

他们终于拘捕到她。

她还没来得及说话,警察就给她戴上了手铐。她被带到了警局,其中一名警察厉声呵斥道:“你自己知道自己做了什么。赶紧坦白!”

希莫娜·苏马萨受到惊吓,慌恐万分。同时她也迷惑不解,完全不知道警方指控的是什么事情。她人生中从未预料过此情此景。

希莫娜曾经是摩根士丹利公司的分析师。后来她离开公司,经营自己的餐馆。作为一名36岁的单身母亲,这并不容易。但是她享受自主经营,享受掌握自己命运的感觉。但是现在,她竟遭到监禁,与孩子分离。

她得知自己因为冒充警察、进行了三起持械抢劫犯罪而遭到起诉,这着实让她大吃一惊。她是清白的,而且她也不知为何警方会认为她是嫌疑人。

希莫娜称自己是清白的,却被法院当即否决。而她的保释金竟需要100万美元。因为无法支付高昂的保释金,希莫娜被监禁长达7个月之久。在这期间,她的餐厅倒闭,房子被收回,与女儿的接触也极其有限。

不过在监狱中,她突然反应过来:“是杰里策划的!”

杰里是希莫娜的前男友,是一名私家侦探。他与希莫娜分手之后,曾经在一次与她的会面中因强暴女方被起诉。杰里要求希莫娜撤诉,但是她没同意,决意要通过法庭解决。

这件事情激怒了杰里,因此他决定狠狠地报复希莫娜。杰里不仅职业是侦探,而且特别喜欢电视剧《犯罪现场调查:迈阿密》和《法律与秩序》。这加剧了希莫娜之后的不幸遭遇。杰里利用职业经验和戏剧中的知识策划了一起大阴谋,堪比黄金时段播放的电视剧。他使得有关部门相信,希莫娜是犯罪分子,威胁着社会安全。

为了伪造希莫娜的罪证,杰里找了三个人向警方报案并提供虚假证词。这些证词按特定的时间出现,每一次的信息都比上一次更具体。杰里还向三名做假证的人展示了希莫娜的照片,并让他们开车经过希莫娜家以看清她的车辆。

第一位做假证的人向警方报案,声称一位印度裔女人伪装成持枪警官将其铐锁并抢走700美元。

6个月后,杰里让第二位做假证的人向警方报案,声称他被两名冒充警察的人抢劫。这名做假证的人具体描述了其中一位劫犯,细节完全与希莫娜的信息一致。而且,他还提供了两条可以指证希莫娜的线索:当时劫犯乘坐吉普切诺基逃走,车牌号的前三个字母是AJD。

几个月之后,第三位做假证的人报案,情况基本相同。她也声称自己被假冒的警察抢劫,并提供了更为详细的信息。她称自己听到两名劫犯相互称呼为“西姆”和“埃尔维斯”。像之前做假证的人所描述的劫犯一样,这两人也是乘坐吉普切诺基逃离作案现场的。而且,这名做假证的人提供了警方最需要的线索——完整的车牌号码。

警方通过数据库搜索确定了吉普切诺基的车主是一名叫埃尔维斯的男士。而且,警方还了解到,在抢劫报案后的第二天,埃尔维斯将车牌信息改成了希莫娜姐姐的车牌信息。这就更加凸显了希莫娜的犯罪可能。因为这看似是希莫娜故意要隐藏什么东西。

看起来,希莫娜犯罪证据确凿。警方从多个来源搜集了大量证据,其中包括希莫娜车子的具体描述和车牌号码。似乎已铁证如山。因此希莫娜的证词也被轻而易举地忽略了,几乎没有人再相信她说的话。

直到一名做假证的人最终撤回证词,司法部门才开始逐步意识到案件的潜在问题。这位“证人”透露了杰里的诬告行为,并且告诉警察杰里的电话号码,最终另外两名做假证的人也被查实。警方这才开始认真审核希莫娜的无罪申辩。他们通过监控录像和电话记录得以确定希莫娜不可能进行上述犯罪。例如,在其中一起抢劫的案发时间,有相关的录像片段证明希莫娜当时正在康涅狄格州的赌场。

就这样,针对希莫娜的罪证分崩离析,而针对杰里的罪证浮出水面。希莫娜被无罪释放,杰里最终被叛入狱33年,且20年间不得假释。

明明是一位清白的女性,杰里当初是如何使得警方和法院认定她恶迹斑斑?

杰里策划的骗局十分了得,不但效果逼真,还给希莫娜带来了严重的伤害。他精明地利用刑事司法系统的弱点。当第一个做假证的人报案之后,他就利用一系列事件一步步累积证据,将警方的注意力逐步对焦希莫娜。

首先,杰里知道多重报案肯定会提升这一骗局的真实性。单独一起报案很可能会被驳回。但是,三起不同时间的相似报案,证据细节逐步深化,这肯定难以忽视。杰里知道警方肯定觉得案情正在逐步明朗,很快就能抓获嫌疑人。

其次,警方虽然力求逮捕所有的罪犯,但是最具挑战性和危险性的罪犯往往让他们兴趣倍增。通过做伪证将希莫娜刻画成伪装警察的罪犯,尤其容易引起警方的注意,驱使他们尽快采取行动让嫌犯落网。

之前一章说道,信任是朋友间进行合作的工具。但是信任他人也会让自己容易遭到竞争对手的欺骗和利用。换言之,竞争与合作的交集之处存在欺骗的空间。欺骗者表面上进行合作,实质上却激烈竞争。

实现合作与竞争之间的平衡需要认识欺骗行为,了解其进行的方式。下文将会讨论两个问题:为什么要进行欺骗?为了防止被敌人或者是朋友利用,怎么识破骗局?

首先,这里要以一种新的角度诠释欺骗行为。欺骗也是一种合作工具。虽然在传统的教育中,欺骗行为违背道德、带来伤害,但是本章将就此提出异议,并解释为什么谎言能够帮助建立信任,促进合作——而且还存在合乎道德规范的一面。

然而,在很多情况中,不道德的欺骗行为确实给人带来伤害。为了防范被利用,需要提高警惕。因此本章还会讨论如何识破骗局、加强防范。我们指出了骗局的危险信号,并提出辨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