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心理学与文学 » 心理学与文学全文在线阅读

《心理学与文学》现实与超现实

关灯直达底部

我不知道任何“超现实”的东西。现实包含我能够知道的一切事物。因为任何作用于我的事物都是现实的和实际的。如果它并不对我发生影响,那么我就什么也不会注意到,因而也就不可能知道有关它的任何事情。我只能陈述现实的事情,不可能陈述不现实、超现实或准现实的事情。当然,除非有人在限定现实这一概念时,把“现实的”这一定语仅仅用来指世界现实的一个特殊的局部。这种把现实局限为被我们的感官所知觉到的物质的具体的客观现实的做法,是由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构成“健全常识”的思维方式,以及我们的日常语言习惯造成的。它根据的是“Nihil est jn intellectu quod non antea fuerit in sensu”(头脑中的一切都事先存在于感觉之中)的著名原理,无视这一事实,即我们心灵中有许多东西并不来源于感觉材料。按照上述观点,就只有直接间接来自或似乎来自感觉世界的一切,才是“现实的”。

这种被限制了的世界画面,是西方人对世界的一种片面认识。这种片面认识往往被很不公正地说成是希腊理智的错误。把世界限制为物质的现实,就从作为整体的现实中割去了相当大的部分,剩下的不过是一块碎片,围绕这一碎片的则是巨大的阴影。对这种阴影人们不得不称之为不现实的或超现实的。这种狭窄的眼界不同于东方人的世界观,所以东方人的世界观不需要任何超现实的哲学概念。被我们武断地加以限定的现实,不断地受到“超感觉”、“超自然”、“超人”以及在此之外的许多事物的威胁。东方的现实理所当然地囊括了所有的一切,而我们则以心理的概念造成了这一地带的混乱。在我们的现实中,心理的东西不过是由物理原因产生的间接又间接的效果,是“大脑的分泌物”或某种大体相当的东西。与此同时,可以说,这种物质世界的附属品又被相信为有力量揪着头发把自己提上天,不仅要以它来探测物理世界的奥秘,而且还要在“精神”的形式下认识其自身。然而所有这一切又都仍然被假定为只是间接的现实。

思想是现实的吗?按照这种思维方式,很可能只有当它涉及的是某些可以被感官知觉到的事物时,它才是现实的。如果不是这样,它就被认为是“不现实的”、“想入非非”、“虚幻的”,这样也就被宣布为不存在的。这种事实际上经常发生,尽管事实上这只是一种哲学的偏见。思想,即便它并未涉及有形的现实,它也始终是现实的。它甚至具有一种影响,否则也就没有人会注意到它。但由于“是”这个词,按照我们的思维方式,涉及的只是某种物质的东西,所以“不现实”的思想也就只能满足存在于朦胧的超现实之中,这实际上也就意味着被等同于非现实。然而,思想可能已经留下了不容否认的现实痕迹,说不定或许我们还利用它作过投机,而这就使得我们处境尴尬、窘态毕露。

这样看来,我们关于现实的实用概念恐怕需要修正了。真的,甚至通俗文学也开始把各种各样的“超”概念包括在它的精神视野之内了。我完全同情这种做法,因为我们观察世界的方式确有某些不太好的毛病。我们在理论上很少、在实践中则几乎从未想到这意识与物质对象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们知觉到的仅仅是表象,再没有别的东西。而这些表象是间接地通过复杂的神经机制传送给我们的。在感觉器官的神经末梢和显现于意识中的表象之间插入了一个无意识的过程,这一过程把譬如光这一物理事实转变为“光”这种心理表象。然而对于这一复杂的、无意识的转变过程,意识却不可能觉察到任何物质的东西。

这就导致了如下的结果:作为直接的现实显现给我们的东西,实际上是由仔细加工过的表象组成的,我们不过是直接地生活在一个表象的世界之中。哪怕只是为了近似地确定物理世界的真实性质,我们也需要化学和物理学的精密设施和复杂程序。这些学科确实是帮助人类理智的工具,它使我们能够透过表象的骗人的面纱,洞察到非心理的世界。

因此,我们所直接接触到的远不是一个物质的世界,而是一个心理的世界。我们只能通过这个心理的世界对事物的真实性质作间接的假定的推论。心理本身有着直接的现实,它包括一切形式的精神现象,甚至包括那些不涉及任何“外部”事物因而是“不现实”的观念和思想。我们可以管它们叫“想象”或“妄念”,但这无论如何并不能减少它对我们的影响。的确,没有任何“现实的”思想能够不随时被“不现实的”思想所排挤,这就表明后者比前者更强更有影响。虚幻观念的惊人的影响比物质的危险来得更大,我们受蒙蔽的意识竟拒绝承认这也是现实。我们自吹自擂的理性和过高估计了的意志,面对“非现实的”思想时,往往极其软弱无力。无论是好是坏,统治全人类的世界力量,毕竟正是这些无意识的精神因素,正是它们造就了意识,并从而为世界的存在创造了绝对必要的前提和条件。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我们自己的精神所创造的世界之中。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意识的重大缺陷,它只允许承认一种现实,即由物理原因造成的现实。东方人比较聪明,因为他们发现一切事物的本质皆植根于人的心理。在物质和精神未知的本质之间,存在着精神的现实即心理现实,而这是我们能够直接经验到的唯一的现实。

(冯川译自《荣格文集》英文版卷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