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全文在线阅读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第5章 商业:思维模式和领导力

关灯直达底部

人才至上的思维模式

2001 年,一个重磅消息震惊了整个美国企业界。安然公司——美国企业的代表者之一,面向未来的企业——宣布破产。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一家公司如此辉煌的前景转变成为一场如此巨大的灾难?是无能,还是腐败?

是思维模式。根据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在《纽约客》杂志中所写,美国企业目前变得对于人才过于痴迷。确实,美国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权威人士们坚持认为,如今企业的成功需要“人才型思维模式”。就像体育界有天生的运动奇才一样,他们认为,在商界也存在这样天生的人才。企业也应该像俱乐部花大价钱签约杰出的运动员那样,不惜重金招募人才,作为企业的秘密武器,成为击败其他竞争者的关键。

正如格拉德威尔所写:“这种‘人才型思维模式’是目前美国企业管理领域普遍接受的方式,它给安然的公司文化规划了蓝图,同时也为它的死亡埋下了种子。”

安然公司招聘超级天才,其中大部分人有着漂亮的学历,这本身没有什么不好。安然公司给他们提供高额薪水,这也算不上什么太糟糕的事。但将全部的信念孤注一掷,放在“人才”这一点上的安然公司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营造了一种人才至上的企业文化,由此迫使其员工努力表现得异常有才能,也就是迫使员工陷入了一种固定型思维模式。对于这个方面我们了解过很多,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固定型思维模式者不愿意承认或者改正他们的不足。

还记得我们面试香港大学学生的那项研究吗?由于学校是全英文环境,有着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学生担心会暴露自身不足,所以拒绝参加提高英语的课程。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他们不会去冒这个风险。

还有,记得我们如何大力夸奖学生们的才能,将他们放入固定型思维模式吗?就像安然公司对他们的星级员工做的那样。随后,学生们接受了一些高难度的考试,我们让他们给另一个学校的人写信报告成绩。阅读这些学生的信件时,我们惊呆了:几乎有 40% 的学生谎报了成绩,而且都将分数报得更高。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下,瑕疵变得无法容忍。

格拉德威尔总结说,当人们生活在一个以个人天生的才能为标尺的环境里时,一旦整体形象受到威胁,他们就会感觉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他们不会参加‘补习班’,也不会在投资者和公众面前站出来承认自己错了,他们宁愿选择撒谎。”

显然,一个不能自我更正的公司是不可能蓬勃发展的。

如果安然公司是死在了固定型思维模式上,那是不是那些蓬勃发展的公司都拥有成长型思维模式呢?让我们接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