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全文在线阅读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什么是失败

关灯直达底部

研究结果 2:成长型思维模式者认为挫折可以给人动力,挫折可以告诉我们很多,它是一记警钟。

迈克尔·乔丹只有过一次想要不费力就取得成功的心态。那年他刚从棒球界回归公牛队,他后来也接受了教训。那一年,公牛队在季后赛被淘汰。“你不可能离开又回来,还想继续称霸篮球。从现在开始,我将从身体到思想上都做好准备。”很少有人能够如此坦白。公牛队在接下来三年里都赢得了 NBA 总冠军。

迈克尔·乔丹接受自己的失败。在他最喜欢的一则耐克广告中,他说:“我有超过 9000 次投篮没有命中。曾经输掉约 300 场比赛。有 26 次,人们相信我会投出决胜的一球,但是我没有。”你可以确定的是,在他说的这些比赛结束之后,他肯定回去进行了上百次投篮训练。

卡里姆·阿布杜尔-贾巴尔(Kareem Abdul-Jabbar),杰出的篮球运动员,他的招牌灌篮手法曾经被大学篮球比赛禁用(后来禁令又被解除了)。很多人认为这件事会影响他的发展,但是相反,他花了以往两倍的努力去训练其他投篮技能:擦板球、“天勾”、转身跳投。他从伍登教练那里吸收了成长型思维模式的思考方法,并学以致用。

而在固定型思维模式中,挫折会给你贴上标签。

约翰·麦肯罗永远不能承受“失败”的想法,更不能接受自己输给朋友或者亲戚,这会让他看上去不再特殊。比如,他非常希望自己的双打搭档与好友彼得·弗莱明(Peter Flemming)输掉在夏威夷毛伊岛举行的赛事,因为在此前的一局比赛中,他输给了彼得。他太希望彼得输了,甚至不敢看这场比赛。还有一次,他在芝加哥举办的一次决赛中对抗自己的弟弟帕特里克,他对自己说:“天,如果我输给帕特里克,我就完了。我要从西尔斯大厦上跳下来。”

失败就是这样驱使他的。他 1979 年在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上打过混双比赛,之后 20 年里却再也没有打过混双。为什么?他当时和搭档连输了三盘。而且,麦肯罗还失掉了两次发球,他也是那天的比赛中唯一失掉发球的人。“那是最令人尴尬的时刻。我说:‘就这样吧。我永远不会再打网球了。我承受不了这些。’”

1981 年,麦肯罗买了一把漂亮的黑色莱斯·保罗牌吉他。那个星期,他去看了吉他大师巴迪·盖伊(Buddy Guy)在芝加哥棋盘酒廊的演出。麦肯罗不但没有受到启发去学习与练习,反而把自己的吉他砸了个粉碎。

另一个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的高尔夫球运动员塞尔吉奥·加西亚(Sergio Garcia)同样有思维模式的问题,失败同样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加西亚凭借精湛的技术和阳光男孩般的个人魅力,像风暴一般席卷了高尔夫球界,他看上去就像一个年轻版的泰格·伍兹。但是当他的表现下降时,他的魅力也同样消失了。他开除了一个又一个球童,把所有的错误都推在他们身上。他有一次甚至责怪自己的鞋太滑了,让他没接到一个球。为了惩罚他的鞋,他把它们扔了,还踢了几脚。不幸的是,他差点打到一名官员。这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应对失败时采取的独特的补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