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全文在线阅读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秉 性

关灯直达底部

但有一些天才运动员不是从一开始就看似拥有“天赋”吗?是的,但是对比利·比恩和约翰·麦肯罗这样的人来说,这种天赋有时反而是个祸害。所有对他们天赋的称赞,让他们感到无须努力提高自己,使他们轻而易举地陷入了固定型思维模式。1976 年奥运会十项全能赛的金牌得主布鲁斯·詹纳(Bruce Jenner)曾经说:“如果我不是小时候患有阅读障碍,我可能不会赢得比赛。如果我阅读能力好一些,那么一切对我来说都容易一些,体育也容易一些……那么我可能永远也意识不到,生活中的成功需要付出辛勤的努力。”

这些天才们,因为自己拥有的优势而得意忘形,不去学习如何努力奋斗以及如何面对挫折。佩德罗·马丁内斯(Pedro Martinez)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作为波士顿红袜队的优秀投手,当球队最需要他的时候,马丁内斯却自我毁灭。但这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层的原因,就是一个人的秉性。

一群来自《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和《波士顿环球报》(The Boston Globe)的体育记者坐飞机前往波士顿,我也在飞机上。他们要去报道 2003 年度美国大联盟季后赛,纽约洋基队对波士顿红袜队的第三战。他们当时就在谈论球员的秉性,大家都认同的是——波士顿的记者也不情愿地表示同意——洋基队的队员拥有这种特质。

此外,他们还回忆起洋基队两年前给纽约人带来的影响。那是在 2001 年 10 月,纽约人刚刚经历过“9 ·11”事件。我当时也在纽约,我们都惊魂未定,需要希望。整个城市需要洋基队去努力追求并赢得总决赛的奖杯。但是洋基队的队员们也经历了同样的梦魇,他们同样身心受创,精疲力竭,看上去也萎靡不振。我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来的力量,但是他们全力以赴,打败了一个又一个队。肩负着众人对他们的期望,他们拿下了东区冠军,继续拿下美国联盟赛冠军,进入总决赛,他们勇猛拼搏,离总决赛奖杯只有一步之遥。之前,大家都不喜欢洋基队,整个美国都不喜欢这支队伍,我从小到大也一样讨厌他们,但在这件事之后,我开始喜爱洋基队。他们拥有这些体育记者所说的秉性。

胜利是秉性决定的,这些体育记者说。他们对这种特质一看即明——这是一种当事情和你的期望逆向而行时,依然能够挖掘和寻找力量的能力。

就在第二天,佩德罗·马丁内斯,波士顿最出色但被宠坏了的投手,就向大家展示了秉性的含义。只不过他是个反面教材。

没有哪个队比波士顿红袜更想夺得美国联盟赛冠军。自从 “圣婴诅咒”以来,他们已经连续 85 年没有拿到总决赛的奖杯了——当年红袜队的老板哈里·弗拉茨(Harry Frazee)为了赞助百老汇的一部音乐剧,将球队的忠实战将贝比·鲁斯卖掉了。他卖掉这名棒球界最棒的左撇子投手(鲁斯一直是左撇子)已经够糟糕了,但更糟糕的是,他将鲁斯卖给了红袜队的死对头洋基队,鲁斯因此愤怒地诅咒红袜队无缘冠军。

洋基队从此走向巅峰,不断赢球,赢得了数不清的总决赛冠军。与此同时,波士顿红袜队却仅有四次闯入总决赛以及一些季后赛,并不断输球,而且总是以最悲剧的方式输掉比赛。他们总是在极其接近胜利时功亏一篑。后来,他们终于又迎来一个打破诅咒、打败对手的机会。如果他们赢了,他们就可以踏上总决赛的征程,而洋基队则只能待在老家了。佩德罗·马丁内斯就是他们的希望。事实上,在赛季刚开始的时候,他还反咒过“圣婴诅咒”。

然而在完美的开局之后,马丁内斯开始失去领先地位并逐渐落后。后来他是怎么做的呢?他用球打了一名洋基队球员卡里姆·加西亚,并威胁要用球打另一名球员豪尔赫·波沙达的头,之后还将洋基队 72 岁的教练唐·齐默尔(Don Zimmer)推倒在地。

《纽约时报》的一名记者杰克·科瑞写道:“我们知道在这个纪念性的下午,我们在芬威公园会看到佩德罗对抗罗杰[·克莱门斯]……但是没人想到会看到他攻击加西亚,攻击波沙达,攻击齐默尔。”

即便是波士顿的记者也被惊得目瞪口呆。《波士顿环球报》的记者丹·肖内西问道:“你们现在会选择哪一个呢,红袜队的球迷们?是就算很愤怒也依然保持镇定,表现得像一个专业的周六夜赛选手,为自己的球队赢得比赛的罗杰·克莱门斯,还是由于失去领先就像个小孩一样击打对方球员,指指他的头,再指指洋基队的捕手波沙达,威胁说‘你是下一个’的马丁内斯?……红袜队的球迷并不喜欢听到这些,但是马丁内斯的表现确实很丢人,让棒球运动蒙羞。只因为他是佩德罗·马丁内斯,所以他没有受到惩罚。而且红袜队管理部门没有让他接受惩罚。马丁内斯能不能勇敢地站起来一次,承认自己错了?”

像比利·比恩一样,佩德罗·马丁内斯不知道如何忍受挫败,不知道如何去深入挖掘,将一场重大的挫折转变成胜利。他又不像比利·比恩一样,能够承认自己的错误并从中学习。马丁内斯没有继续认真打球,而是大发脾气,后来,洋基队赢得了那场比赛,并最终以一场比赛之差赢得了季后赛。

这些飞机上的体育记者一致同意,人的秉性是决胜因素,但是他们承认自己并不理解这种性格特质从何而来。我认为看到现在,我们应该能想到,它来源于思维模式。

我们现在明白有这样一种思维模式,它可以让人们沉浸于自己的天赋和特殊性当中。当事情发展不顺利的时候,人们就会无法专注,失去水准,将自己想要的——在这个情况下也是全队和球迷非常想要的——一切置于危险当中。

我们也了解到,有另一种思维模式可以帮助人们从容地面对挫折,为人们指出更好的策略,并引领人们用最有利的方式行动。

等一下,这个故事还没有讲完。一年后,红袜队和洋基队再次面对面对决。谁能在七局比赛中赢得四场,谁就可以获得美国联盟赛冠军,进入总决赛。洋基队赢得了前三场比赛,波士顿红袜队屈辱的命运似乎要再次上演。

但是那一年,波士顿向他们那些当家球星提出了警告。他们卖掉了一名球员,还想卖掉另一名(但没有人想要他),这释放出了一个信息:这是一个团队,不是一群球星的组合。我们要为大家努力奋斗。

接下来的四场比赛后,波士顿红袜队获得了美国联盟赛冠军。这是自 1904 年以来波士顿第一次在联盟赛上打败洋基队,这向我们证明了两件事:第一,“圣婴诅咒”被打破了;第二,秉性是可以通过学习而改变的。

关于秉性的更多故事

让我们从处于巅峰期的皮特·桑普拉斯(Pete Sampras)和他的成长型思维模式说起。2000 年的温布尔登网球锦标赛,桑普拉斯正在向自己的第十三座大满贯冠军奖杯发起冲击。如果他赢了,他可以打破罗伊·艾默生(Roy Emeron)的十二次大满贯纪录。尽管桑普拉斯最终进入了决赛,但是他在比赛中表现得并不是太好,而且要对战年轻强劲的对手帕特里克·拉夫特(Patrick Rafter),他对自己打赢比赛的概率也不是非常乐观。

桑普拉斯输掉了第一盘,而且第二盘也面临危险。他在抢七局中 1 比 4 落后。他自己都说:“我真的觉得冠军奖杯要溜走了。”这个时候,麦肯罗会怎么做?佩德罗·马丁内斯又会怎么做?桑普拉斯又是怎么做的呢?

威廉·罗登(William Rhoden)写过:“他……会寻找一种理论来让自己渡过难关。”桑普拉斯说:“当你坐在场边换边休息的时候,想一想之前的几局比赛,已经输了第一局……回到场上拿下接下来的三局。还有时间。你要反思一下之前比赛中的问题,然后战胜这些问题。”

突然间,桑普拉斯连得 5 分。之后又得了 2 分,赢得了第二盘,而且越打越好。

“在昨晚的比赛里,”罗登说,“桑普拉斯展现了一个英雄具备的所有特质:第一盘的失败,临近失败的脆弱,然后起死回生,最终取得胜利。”

杰西·乔伊娜-柯西谈到她最后一次参加世锦赛时哮喘发作的情形。她当时正在进行 800 米跑比赛,七项全能赛的最后一项,突然感到哮喘发作了。“继续挥臂,”她命令自己,“没有那么糟糕,你得继续前进。你是可以完成比赛的。哮喘不会全面大爆发。你还有足够的空气。你一定要赢得比赛……在这最后的 200 米,尽全力跑,杰西。”她一直命令自己走向最终的胜利。“不得不说这是我最大的一次胜利,想到这些比赛以及我经历过的起起伏伏……如果我真的想得到冠军,我必须振作起来。”

在她参加的最后一次奥运会上,可怕的事情发生了。腿部筋腱受伤迫使她退出了七项全能赛。她非常伤心。她无法再去竞争自己标志性的比赛了,但是她能不能参加几天后的跳远比赛呢?她的前五跳告诉她,她不能。但是第六跳让她赢得了一枚铜牌,比她的金牌还要珍贵。“这第六跳的力量源于这些年我受到的痛苦……我将这些痛苦集合起来,转变成为一次强有力的爆发。”

杰西·乔伊娜-柯西同样展现出了一个英雄具备的全部特质:失落,接近失败的脆弱,之后起死回生,最终取得胜利。

秉性、决心、意志以及冠军思维

这些不同人的故事讲述的都是同一件事,告诉你究竟是什么促使你去练习,当你需要的时候,又是什么让你深入挖掘自己的能力并将它展现出来。

记得麦肯罗说过的所有让他输球的原因吗?有一次是因为太冷,一次是因为太热,一次是因为他嫉妒,一次是因为他郁闷,还有更多次是因为别人让他分心。但是,正如美国网球运动员比利·简·金(Billie Jean King)告诉我们的,冠军的标志就是在事情进展不那么顺利——表现得不够好、情绪不太对的情况下,依然有取得胜利的能力。

比利·简·金当时在纽约的森林山对阵玛格丽特·史密斯(Margaret Smith,后更名为“玛格丽特·史密斯·考特”),当时的顶尖选手。金和她对打过十几次,但是只赢过一次。在第一盘里,金表现得非常出色,她没有错过一次截击,并曾一度处于领先地位。突然间,这一盘就结束了,史密斯还是赢了。

在第二盘里,金依然在一开始保持领先,并应该可以拿下这局。但是在她反应过来之前,史密斯再次获胜并赢得了最终的比赛。

起初,金感到非常困惑。她从来没有在任何一场重大比赛上如此领先过。但是后来她恍然大悟,突然间明白了什么样的人才是冠军:在需要的时候可以提高自己水平的人。当比赛处于危急时刻,他们能够突然拿出“此前三倍的韧劲去扳回比分”。

杰西·乔伊娜-柯西也经历过这种顿悟的时刻。当时她 15 岁,正在参加美国业余体育联盟青少年奥运会的七项全能赛,能不能赢就看最后一场比赛——800 米跑,她最害怕的一项。她当时非常疲倦,而且要和一名大师级选手竞争,这名选手的纪录她从来没有达到过。而这一次,她达到了。“我当时非常兴奋。我想证明如果我非常想赢,我就能赢……这场胜利告诉我自己,我不仅可以和全国最厉害的选手比赛,我还可以用意志力驱使自己获得成功。”

一直被称作“世界上最杰出的女足运动员”的米娅·哈姆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米娅,足球运动员最重要的素质是什么?”米娅会毫不犹豫地说:“坚定的意志。”她指的并不是什么天生的个人能力。当场上 11 名球员想要撞倒你,当你感到筋疲力尽或者伤痕累累,当裁判对你不友好的时候,你不能让这些事情影响你。你怎么才能做到呢?你必须通过努力学习做到。哈姆说:“这就是足球最难的一方面,也是我每场比赛以及每次练习时都要努力做到的。”

此外,哈姆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球员吗?不是。“但因为这种意志,”她说,“有一天我可能会成为最棒的。”

在体育场上,总会出现这种“不拼命就会死”的决战时刻,运动员要么冲破这个关口,要么一切就都结束了。杰克·尼克劳斯(Jack Nicklaus),著名的高尔夫球运动员,在参加美国职业高尔夫球巡回赛的生涯中经历过很多次这样的时刻——最后这一杆决定他能否得到奖杯。你可以猜测一下,他在这种情况下失手过几次?答案是一次。只有一次!

他就是心理战的优胜者。这就是运动员在天赋不及对手的情况下赢得比赛的方法。著名的篮球教练约翰·伍登讲过一个我最喜欢的故事。当伍登还是一名高中篮球队教练的时候,一次,有一名球员因为没有入选一场重要比赛的阵容而闷闷不乐,这名球员——埃迪·帕维尔斯基(Eddie Pawelski)——恳求伍登给他一次机会,伍登当时心软了。“好吧埃迪,”伍登说,“我给你一次机会,你可以参加明天晚上对抗韦恩堡的比赛。”

“突然间,”伍登对我们说,“我在想这些话是怎么从我嘴里说出来的。”当时,三支队伍正在争夺印第安纳州的第一名——一支是他自己的队伍,另一支就是韦恩堡队,他们第二晚将要对决的队伍。

第二天晚上,伍登启用了埃迪。他当时想,埃迪最多也就能在场上撑一两分钟,尤其是他负责对抗韦恩堡的阿姆斯特朗,印第安纳州最优秀的球员。

“埃迪真的防守住他了,”伍登说,“阿姆斯特朗当天得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分。埃迪得了 12 分,我们的队伍的整体表现也是全赛季以来最协调的一次……除了埃迪的得分,他的防守、篮板以及组织进攻都非常棒。”埃迪此后再也没有坐过板凳,而且在接下来的两年内都被看作“最有价值球员”。

我们谈到的这些人都拥有这种秉性。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认为自己很特殊,或者天生就应该赢。他们是努力奋斗的运动员,懂得在压力下如何专注,而且在必要的时刻能够实现超水平发挥。

保持辉煌

秉性能让人们冲向巅峰并保持辉煌。达尔·史卓贝瑞(Darryl Strawberry)、迈克·泰森以及玛蒂娜·辛吉斯(Martina Hingis)都曾走上人生的辉煌时刻,但是他们却没能一直保持巅峰状态。这是不是因为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私人原因或者是受伤痛困扰?是的,但还有很多其他的运动冠军也有同样的问题。本·霍根曾被一辆公共汽车撞伤致残,但他依然能让自己回归巅峰状态。

“我相信能力会将人推上巅峰,”教练约翰·伍登说,“但是秉性才能让你保持巅峰状态……你很容易因此认为自己可以自动‘打开秉性这个开关’,不需要任何事先准备。但这其实需要你自身真正拥有这种坚忍不拔的性格,甚至在攀上巅峰后要比以前更坚韧。你看到哪个运动员或队伍一次又一次地取得胜利时,要提醒你自己:‘除了能力,他们还拥有秉性。’”

让我们更深入地看一看秉性到底是什么意思,以及成长型思维模式是如何创造出这种特质的。斯图尔特·比德尔(Stuart Biddle)和他的同事们测试了青少年关于运动能力的思维模式。那些固定型思维模式者有如下观点:

“你有一定水平的运动能力,但你无法改变你现有的水平。”

“是否擅长体育运动要看你天生的才能。”

相反,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认为:

“如果你更加努力,你的体育能力永远可以进一步提高。”

“想在体育运动上取得成功,你需要对技能进行学习,并不断练习。”

这些成长型思维模式者就是展现出最多秉性或者决心的人,他们就是那些拥有冠军思维的人。上述事实有什么含义呢?让我们来看看下面这些体育研究人员的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