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 »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全文在线阅读

《终身成长:重新定义成功的思维模式》第4章 体育:冠军的思维模式

关灯直达底部

在体育界,大家都相信天赋。即使是——或者特别是——专家们也这样认为。其实,“与生俱来”这个概念本就是从体育界传出来的——一个人看上去就像个运动员,行动起来像一名运动员,就是一名运动员,完全不需要努力。这种对天生才能的信念非常强烈,以至于很多教练和球探只去寻找那些天生的运动员,运动队也会竞相出高价去招收这些运动员。

比利·比恩(Billy Beane)曾经就是一名这样的天生球员。每个人都认为他会是下一个贝比·鲁斯(Babe Ruth)①。

但是比利·比恩却缺乏一样东西——冠军的思维模式。

正如迈克尔·刘易斯(Michael Lewis)在《点球成金》(Moneyball)中告诉我们的一样,还在读高中二年级时,比恩就是篮球队得分最高的球员,同时是橄榄球队四分卫,也是棒球队最棒的击球员,在全美难度最高的一次联盟赛中打击率达到 0.500。他非常有天赋。

但每当事情进展不顺利时,比恩就会破坏身边的物品。“这不仅仅是因为他不喜欢失败,而且似乎是因为他根本不知道如何面对失败。”

当他从职业棒球小联盟比赛打到大联盟比赛的时候,情况越来越糟糕。每一次上场击球都是一场噩梦,对他来说又是一次可能丢脸的机会,每一次击球失败,他就会崩溃。因为一个球探说:“比利认为他是永远不可能打出界外球的。”听上是不是很耳熟?

比恩有没有尝试用建设性的方法来解决自己的问题呢?没有,当然没有,因为这是一个固定型思维模式者的故事。天才不应该需要努力。努力属于其他人,属于那些缺乏天赋的人。天才不会寻求帮助,那等于承认了自己的软弱。简言之,天才不会去分析自己的缺陷并通过训练和练习弥补缺陷。他们一想到缺陷这个词就足够害怕了。

受固定型思维模式的影响,比恩被自己超凡的天赋困住了。作为球手,比恩一直没能走出固定型思维模式,而作为一名极为成功的职业棒球大联盟的总经理,比恩走出来了。这是怎么发生的?

比恩在大小联盟打球时,身边有另外一位与他共同打球、共同生活的球手伦尼·戴克斯特拉(Lenny Dykstra)。戴克斯特拉没有比恩那样身体上的天赋或者“天生的能力”,但比恩很敬畏他。比恩后来形容他说:“他没有失败这个概念……而我正相反。”

比恩继续说:“我开始了解一名棒球手应该是什么样子的,我知道我不是。伦尼才是。”

在经过观察、倾听和反复思考后,比恩终于明白人的思维模式比天赋更重要。此后不久,他所在的团队开创了招收和管理球员的新方式,他开始意识到得分——棒球比赛最重要的一点——更多取决于做事方法而不是天赋。

凭借着他的洞察力,比恩作为 2002 年奥克兰运动家队的总经理,带领他的团队在一个赛季中赢得 103 场比赛,获得分区冠军,并且差一点就打破了美国职业棒球联盟的连胜纪录。而他们团队的总薪酬却在全联盟里排倒数第二!他们没有花钱买天赋,而是买到了思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