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 »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全文在线阅读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除了逻辑,还要注意什么?

关灯直达底部

光阴似箭,今天这节课是最后一节斯考尔教授的逻辑课了。布罗基、郝辛斯基和姗羽滂关早早地来到教室,他们发现教授比他们到得更早。

“你们对于逻辑学习最后还有什么问题吗?”教授的语气中充满着眷恋。

经过短暂地讨论,学生们罗列了三个问题:

第一,学习逻辑的意义是什么?

第二,为什么有时候有些人会不讲逻辑?

第三,除了逻辑,还要注意什么?

教授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逻辑是个人思维和彼此交流、理解的规则。就像我们在马路上开车,需要知道并且遵守交通规则,诸如‘靠右边行驶’‘红灯停绿灯行’等,不遵守交通规则就会害人害己。同样我们个人思维和与人对话、交流、相互理解也具有规则,我们要了解并且遵循这些规则,自己遵循逻辑规则就不会妨碍他人,同时在别人不遵循逻辑规则时能够及时指出,保护自己。这就是学习逻辑的意义。”

“学习逻辑能够保护自己是指什么?”布罗基很奇怪教授用了“保护”这个词。

教授点点头,“正如在马路上行车,有些人为了自己方便逆向行驶,你正好与他车头相对,你是否让他先通过?当我们熟悉交通规则时,显然不会这样做。我们日常对话、交流、理解也是如此,当我们面对不合乎逻辑规则的言论、评价、指责时,懂逻辑可以使我们快速应对,从而保护自己。”说着,教授示意大家阅读以下内容:

麦克:爱丽丝,员工们普遍反映你对顾客不够热情。

爱丽丝:有哪些员工反映我不够热情了?为什么我得到相当多的顾客对我热情服务表示感谢的反馈?

片刻,教授讲解道,“麦克对爱丽丝批评存在的逻辑谬误是‘诉诸群众’。当人们自己想表达观点又不希望承担责任时,神秘的‘群众’或者类似人群就出现了。爱丽丝知道麦克批评中的逻辑谬误,所以她先反问‘有哪些员工’,希望麦克具体说明员工是谁,接着采取类似的方法,用神秘的‘相当多的顾客’来证明自己很热情。”

“如果确实有员工普遍反映爱丽丝对顾客不够热情,并且麦克想保护这些反映问题的员工而不方便透露这些员工的姓名呢?”姗羽滂关对于案例很有感触。

教授笑了笑,说:“问题的关键在于麦克是否相信‘爱丽丝对顾客不够热情’这个结论,如果他相信,可以直接对爱丽丝说,‘我认为你对顾客不够热情’,如果他不相信这个结论,那就算有其他员工反映这一点,他又有什么必要转告爱丽丝呢?如果他相信并且转告给爱丽丝了,又有什么必要向爱丽丝隐瞒这些员工的姓名呢?”

“确实如此,以后我要是再听到有人告诉我,‘同学们反映我如何如何’,我得先问他是哪些同学反映的。还有其他反击逻辑谬误的案例吗?”布罗基感到很有收获。

教授笑了笑,示意大家阅读讲义中的案例:

马丁:法官大人,我真的不知道少交税款竟然是犯罪,如果我早知道这一点,我肯定会依法按时足额纳税。所以,我恳请法官大人考虑我对税法的无知,减轻对我的处罚。

法官:我的处罚只能根据法律规定做出,你对税法的无知是你犯罪的原因,不能成为我对你减轻处罚的理由。再说,我确实“不知道”我对你的处罚有那么严重。

估计学生们都已阅读完毕,教授讲解道,“这个案例中,马丁对法官的请求中存在的逻辑谬误是‘诉诸无知’。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以‘不知道’来解释自己的行为,并希望以此削弱行为的后果。从逻辑上说,即使‘不知道’可以解释行为为什么会发生,也不能对行为的后果有任何削弱。所以,案例中的法官很明确地说明,马丁不知道税法仅仅解释了他为什么会违法,但是不能以此减轻他违法的后果,最后法官也幽默了一下,构造了一个类似的‘诉诸无知’。”

“但是,在社会现实中,有时人们确实会因为不知道法律或者规则已经更改、变动而违法,对此都进行处罚是不公平的!”姗羽滂关自己经常因为“不知道”而被批评。

“这个我同意。”教授对姗羽滂关点点头,“所以,很多国家,在法律、规则新颁布或者修改后一方面积极宣传,告知民众;另一方面也会设立一段‘不知道时期’,在这段时期中,民众如果因为不知道而违法一次是不被处罚的。”

“既然逻辑是人们思维、对话、交流的规则,违反逻辑害人害己,那么为什么有时候有些人会不讲逻辑呢?”郝辛斯基经常遇见不讲逻辑的人,很奇怪这些人的思维。

“就像交通规则很重要,违反交通规则害人害己,但仍然有些人会违反交通规则,这是因为对规则不知道或违反规则能够使自己获得好处。”说着,教授示意大家继续阅读以下内容:

乔治:“托马斯先生,我这个月的工资还没有拿到,我已经为您工作了一个月,约定好的是1号支付工资,现在已经4号了,您还没有给我工资。”

托马斯:“乔治,我知道你很有钱,也不缺这点工资。你早已实现了财务自由,钱多钱少对你来说已经不重要了,你工作主要是为了乐趣而不是为了工资,对吧?”

针对以上案例,教授讲解道,“案例中的托马斯应对乔治的话存在的逻辑谬误是‘转移话题’。托马斯拖欠乔治工资和乔治的经济状况完全是两个不同的话题,他这样转移话题的目的很明显是希望自己获得‘不必支付乔治工资’的利益。”

“是的,我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与某人谈论A事情,他把话题转移到B事情,当你认真与他讨论B事情时,他又转移到其他事情上了。对于这样谈话时任意转移话题的人,我确实很头痛,真不想搭理他们。”郝辛斯基听了教授的讲解很有感触地说,“对于这样不讲逻辑的人,我们就算是与他们说理、辩论,他们也不理解。那我们又该怎么办呢?”

教授点了点头,说:“这正是最后一个问题,‘除了逻辑,我们还要注意什么’?有时候某些人不讲逻辑规则是因为他想以此获取利益,这些人知道逻辑规则,并且可能相当精通逻辑规则,他们玩弄诡辩,从中谋取利益。对于这些人,我们就要掌握逻辑规则、识别他们的诡辩、针锋相对,从而保护自己;但是有些人不讲逻辑可能是因为他完全不懂逻辑,完全不具有正常人应当具有的思维、交流、理解的规则,就像你开车进入荒山或者沙漠,在一片漫无边际的地方,可能连道路都没有,这时候你还遵守交通规则吗?”

“那么遇到完全不懂逻辑并且不讲逻辑规则的人该怎么办?”布罗基、郝辛斯基和姗羽滂关同时问道。

教授看了看窗外,他放慢语速说道,“一个正常的人只要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基本上都会理解并且遵循逻辑规则的,完全不理解和不遵循逻辑规则的只可能是两种人:尚未开智的孩子和完全丧失理性的人,比如精神病患者。对于前者,他们能够学习逻辑,所以我们应当用耐心和爱慢慢地教他们逻辑;对于后者,他们既不能学习逻辑,也完全不懂逻辑,你若与他们讲逻辑,便是最大的不逻辑。”停顿片刻,教授宣布下课,结束了他全部的逻辑课程。

学习总结

逻辑是人们思维、交流、理解的规则,遵循逻辑规则对人们自身和交流双方都有好处。

一些人在某些时候不遵循逻辑规则可能是由于他不知道或者不理解逻辑规则,或者他是有意通过违反逻辑规则来获得收益。

对于完全不懂逻辑规则,但能够学习逻辑规则的小孩子要教育他们理解并掌握逻辑规则,而对于既不能学习也完全不讲逻辑规则的人,就不必与他讲究逻辑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