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 »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全文在线阅读

《逻辑:你认为正确,就一定正确吗?》母老虎更像公老虎还是更像女人?

关灯直达底部

布罗基对某书中有关母老虎的一段介绍产生疑问:

母老虎对小老虎的爱真正体现了母亲对子女的爱,一旦有外来者闯入它的领地,让它感到小老虎的安全可能受到威胁时,它对外来者的攻击是相当可怕的,这与一位保护孩子的女人是类似的;在捕猎中,母老虎的攻击力基本上不亚于公老虎,它与公老虎都是地球上最好的捕猎者。

“这一段文字既把母老虎比作女人,又把母老虎和公老虎进行比较。你说母老虎是更像公老虎?还是更像女人?”布罗基笑着问姗羽滂关。

姗羽滂关知道布罗基是在挑衅自己,所以谨慎地回答:“母老虎既不是公老虎,更不是女人,所以都不像。”

“如果都不像,这段文章却既把母老虎与女人比较,又把母老虎与公老虎比较,我只是奇怪,两种比较出现在同一段文章中,这是否合乎逻辑?”布罗基说着说着,已经忘记最初向姗羽滂关询问的本意,而一心思考逻辑了。

“这不涉及逻辑问题,这是比喻或者类比,属于文学修辞,与逻辑无关。”姗羽滂关撇了撇嘴,不想再讨论上述问题。

“就算是语文修辞上的比喻或者类比,也总有一些比喻或类比是恰当的,另一些比喻或类比是不恰当的。如何判断它们是否恰当呢?这应当属于逻辑问题。”布罗基说道。

“比喻或者类比就是一种语文修辞,大家兴致所至,便会比喻或者类比,这很随意,没有什么逻辑研究的意义,你不要四处套用逻辑。”姗羽滂关觉得布罗基学逻辑学入魔了。

“但是比喻或者类比确实存在是否恰当的问题。比如,把小女孩比喻成‘小花朵’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比喻成‘鸡冠花’就显得很不恰当;将美女比喻成天使或者花朵都可以,但是说美女像松树就显得非常奇怪。比喻、类比是否恰当一定涉及某些逻辑规则,我这堂课要问问教授。”布罗基正说着,斯考尔教授走进了教室。

抓紧上课前的时间,布罗基向教授说明了他的疑惑,然后问道,“比喻或者类比在逻辑上属于推理还是论证?它们是否需要满足什么逻辑规则?”

“这次课的内容是类比和比较论证,应该能够解决你的疑问。”说完,教授要求学生们阅读以下内容:

类比论证

从个别到个别的思维过程,其一般结构是:

已知:A1具有a,b,c,d,e特征;A2具有a,b,c,d特征;

所以:A2很可能具有e特征。

“类比论证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对火星上是否存在生物甚至人类的证明,”一边讲解,教授一边要求学生继续阅读:

地球有大气层,有白天和黑夜,有春夏秋冬四季,自转周期是24小时,有水,有生物和人类;火星有大气层,有白天和黑夜,有春夏秋冬四季,自转周期约为24.62小时,有水。

所以:火星上可能也有生物和人类。

“但是火星探测器传回来的影像和数据显示,火星上没有生物,更没有人类。”郝辛斯基对阅读到的材料发出疑问。

“所以,类比是论证而不是推理。”教授对郝辛斯基回答道,“类比即使结构正确,也不能保证类比结论为真,类比结论仍然是或然的,即可错的。”

“以类比论证为基础,形成其他一些论证,比较论证是最常见的一种。”教授一边说,一边要求学生们继续向下阅读:

比较论证

已知:A1具有a,b,c,d,e特征;A2具有a,b,c,d特征;

所以:A2应当具有e特征。如果A1具有e特征是正常的,A2不具有e特征就是不正常的。

“比较论证和类比论证有什么区别?”布罗基又提出阅读中产生的疑问。

“比较论证的重点在于最后的结论。”教授回答道,“它从A2应当具有e特征来进一步推导,其基础是类比论证,但是它的结论却比类比更进一步。”说完,教授示意大家看讲义中的具体例子:

爱丽丝感到非常不公平。因为她与琼斯同一年进入公司,做着相同岗位的工作,每天工作时间相同,没有谁加班或者迟到早退。而且她们是同样大学相同专业毕业的,年龄相仿甚至个头都差不多。为什么自己的薪水比琼斯少了15%?

针对上面的例子,教授讲解道,“爱丽丝推出‘非常不公平’,所采用的论证就是比较论证。她在与她的同事琼斯进行比较,两人在进入公司时间、工作岗位、工作表现、专业背景等都相同,爱丽丝由此认为,两人的‘薪水也应该相同’,但是现在她的薪水比琼斯少了15%,所以,爱丽丝认为这非常不公平。”

教授停顿片刻,继续说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几乎每一个人每天都生活在比较中,我们通过比较来确定自己的成绩是否优秀,通过比较来认识、评价自己的现状,通过比较来肯定或者否定他人和自己。每个人事实上都是在比较中生活着。”

“与别人进行比较难道不是造成无谓痛苦的根源?”布罗基很有感触地说,“我本来觉得生活很幸福,但是如果跟有钱人相比,发现我就是穷光蛋,于是我因此感觉生活不幸福,这不是自寻烦恼?”

教授对布罗基凝视片刻,笑着说道,“你为什么本来觉得生活很幸福?仔细思考你感觉幸福的原因,可能也是与别人相比得出的。我们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我们对自身的感知和判断事实上都是从与周围的人或者事进行比较中获得的。我们不会凭空地认为自己幸福或者不幸福,这种幸福或者不幸福的感觉很可能都是从与其他人的比较中产生的。逻辑不否定比较,而是寻找提高比较,或者比较论证有效性的方法。”

“比较论证的有效性与归纳的有效性相同吗?”郝辛斯基插言问道。

“归纳和类比,以及以类比为基础的比较都是论证,不同于推理,论证的结论是或然的,提高论证过程的有效性,目的是为了提高论证结论为真的可能性。提高比较论证有效性也是如此。”教授解释道。

“那么类比论证和以此为基础的比较论证有效性提高的条件是什么?”布罗基又有了新的问题。

“这个说起来很简单。”教授回答道,“类比或者比较对象之间要具有可比性。有可比性是对类比和比较论证的加强,没有可比性则是对类比和比较论证的削弱。”

“什么是对论证的加强和削弱?”布罗基第一次听到这两个名词。

教授继续解释道,“存在一个完整的论证,有很多新的现象和信息,这些新的现象和信息有些可能与论证无关;有些可能补充、强化论证,这是对论证的加强;有些可能否定、弱化论证,这是对论证的削弱。关于这些新的现象、信息与论证具有什么关系是逻辑关注并思考的内容。”

“您的意思是,针对一个类比或比较论证,又发现了类比或者比较对象之间新的可比性,这就是对该论证的加强;如果发现比较对象之间事实上存在某些不可比性,这就是对该论证的削弱。可以这样理解吗?”布罗基总结性地提问道。

“完全正确。”教授对布罗基的总结表示肯定,“就拿前面爱丽丝的例子来说吧,如果又发现爱丽丝的工作绩效与琼斯也相同,这就是对爱丽丝论证的加强。”

“那么如果有证据说明爱丽丝不像琼斯那样有家庭背景,比如琼斯的舅舅就是公司的老板,是不是就可以削弱爱丽丝的论证呢?”布罗基又问道。

教授笑了笑,仍然回答道:“有家庭背景是否就应当获得高薪这一点我们不讨论,但是这个信息确实可以对爱丽丝起到安慰作用。事实上,比较对象之间具有可比性是类比或者比较论证的假设。关于论证的假设我们以后还会具体说明。除了比较论证,还有语文修辞意义上的比喻,比喻尽管不是严格逻辑意义上的类比论证,但也必须具有可比性,缺乏可比性的比喻修辞也是不恰当的。”

“哦,我理解了。母老虎在母爱方面与女人具有可比性,在捕食能力上与公老虎具有可比性,所以才能在一段文章中既把母老虎与女人比较,又把母老虎与公老虎比较,这两种比较都合乎逻辑。”布罗基算是给自己最初的疑问做了解答。

“是的,有可比性的比较、比喻是恰当的。”听到下课铃声,教授最后对布罗基说道,“现在你也明白把小女孩比作‘小花朵’比‘鸡冠花’更恰当了吧?”

学习总结

类比论证是从个别到个别的思维过程,其一般结构是:已知:A1具有a,b,c,d,e特征;A2具有a,b,c,d特征;所以:A2很可能具有e特征。

以类比论证为基础的其他论证有比较论证,以及语文修辞中的比喻等。

类比论证和以此为基础的其他论证有效性的条件是:类比或者比较对象之间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