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有说服力的写作:驾驭文字的艺术 » 有说服力的写作:驾驭文字的艺术全文在线阅读

《有说服力的写作:驾驭文字的艺术》第1章 什么是有说服力的写作

关灯直达底部

有说服力的写作(persuasive writing)是指任何为了达成结果所进行的写作。在商务往来中,你所有的写作都需要有说服力。如果你不想达成结果,那你为什么还要写作呢?

例如:

·应聘工作时的简历;

·通知员工公司新政的电子邮件;

·竞争性投标;

·索回坏账的函件。

所有这些,都需要从读者处获得某种反馈;因此它们都需要有说服力。甚至写小说也需要有说服力。小说作者必须使读者相信虚构的内容跟真的一样。

总之,不论何时何地,只要你所写的内容需要他人来读,那么这就是有说服力的写作。[1]

本章将有助于理清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1.为什么要写作?

2.读者是谁?

3.你的预期结果是什么?

4.为了达成该结果,你需要从读者那里获得什么样的反馈?

1.1 为什么要写作

1.1.1 写作是最佳沟通手段吗

据说,在面对面的沟通中,口头交流的信息只占到7%。然而,该说法并不可信,它只在某些情况下才成立。[2]面对面的沟通有着很多优势。而写作,则无法用到面对面沟通时的各种说服工具。你无法用翻白眼来表达你的轻蔑与讽刺,也无法通过手势或注视来体现你的真诚可信。如果你有足够的魅力和气场,那么亲自上阵的说服力比较有效,也容易操作。

然而,写作有着面对面接触所不具备的许多优点:你有足够的时间来遣词造句;你可以搜集意见并对其加工;写作时,睡衣任穿、大蒜任吃,脸也可以任你多长时间不洗。

写作的节奏较慢,允许深思熟虑,表达也更为准确;而面对面的接触其节奏较快,互动性较强并且形式自由。你可以仔细考虑一下,到底选择哪种沟通手段才更具说服力。

1.1.2 目标

如前所述,有说服力的写作应该产出结果。因此,你需要在开始写作前就定义好预期的结果。

具体到上面的例子,其预期的结果可能是:

·一次面试机会。

·7天之内,90%的员工开始按新政策执行。

·在竞标中获胜。

·坏账在28天内全额清还。

虽然设定目标看起来非常简单,但是仍存在几个常见的误区:

1.目标太多。

2.缺乏目标。

3.不回答问题。

1.1.3 目标太多

“我想让员工知道工资冻结。知道办公楼装修。还知道新换了领导。还要鼓舞士气。还要让利润猛增20%。”

的确,最后一点稍微有点夸张,但是它是最得要领的。我们常常试图在一次沟通中囊括所有的信息要点。这一点在群发大量邮件时尤其明显。然而,你要清楚,在任何一次沟通过程中,大多数的人都只对某一条信息感兴趣,因此一定要保证你提供给读者的信息只有这些能引起兴趣的事情。

你可能有一些子目标,但是一定要保证它们切实可行。例如:

“让员工知道工资冻结并将抗议员工的数量控制在5%以下。”

该子目标的确不错,并且“将抗议员工的数量降到最低”这一目标也会让你在用词表意时更加小心谨慎。然而,

“让员工知道工资冻结并鼓舞士气”

可能就有点过头了。

甚至在长篇幅的文件(例如,年报或报价方案)中,目标也应唯一,即使在此之下还有其他一系列子目标。

1.1.4 缺乏目标

我们都有过类似的经历。我们写了一篇冗长的文档或邮件,自认为可以令每位读者折服,最后却发现没有任何人有任何被折服的迹象。这正是因为我们缺乏明确的目标。

投诉信就是很好的例子。你为什么要投诉?你有哪些具体要求?如果是讨薪,那么你发给公司的每一封函件都应该聚焦于此目标,而不仅仅是只有在头一份信函中才提到该目标。

1.1.5 不回答问题

在商务往来中,我们多数的写作都是针对某一问题或要求所做出的回应。这在公司内部的电子邮件和竞标中也同样适用。我们所答复的人都希望有一个具体的结果。如果他们明确地提过这样的要求,那么一定要给他们想要的结果。同样,如果你承诺过展示某些内容,那么你就一定要展示。

以下是摘自竞标书中的一段示例:

2.2.7 对关键设备统一调度,以便更有效地完成任务

由于X项目的进展高度依赖特种设备,因此各大合伙人对于设备的提供都负有责任。然而,集团内各公司有各自的分工,这样他们就只会负责采购/租赁完成自己任务所需的必要设备。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以上这段文字前言不搭后语,糟糕至极。更遗憾的是,作者在开头使用的标题一目了然,但是后继提供的论据却根本没有对标题有任何佐证。作者最先说明关键设备都是足够调度的,但是他在最后却说每个合伙人都对设备的提供负有责任,前后说的根本就不是同一回事。

再强调一次,以上几点看上去都非常简单,但是当你忙乱的时候就很容易忽视它们。

[1]的确,虽然也有一些例外情况(例如,抄录誊写的内容),但该断言还是比较靠谱的。

[2]得出该结论的研究,其关注点仅仅是在情感和态度的沟通上,而并未从整体的沟通上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