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 »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全文在线阅读

《最重要的事,只有一件》13 找到生活目标

关灯直达底部

生活的目的不在于找到自己,而在于创造自己。

——萧伯纳

那么,我们如何用目标创造灿烂的人生呢?埃比尼泽·斯克鲁奇给出了他的答案。

拥有一个象征贪婪与吝啬的家族姓名,冷血、小气、贪心,对圣诞节以及诸如此类能带给人们幸福的事物嗤之以鼻——如此看来,埃比尼泽·斯克鲁奇怎么都不像是一个懂得教导大家如何生活的人。然而,查尔斯·狄更斯于1843年撰写的经典巨著《圣诞颂歌》里就描写了他这样的人。

斯克鲁奇从吝啬、无情、冷漠转变为体贴、富有同情心的自我救赎,正是“决策决定命运,选择成就人生”这句话的最好印证。小说又给我们呈现出一个可以让我们模仿继而创造卓越人生的方法。接下来,我希望你们能多多包涵,容我稍加斟酌,把这个冗长的故事再次道来。

圣诞前夜,埃比尼泽·斯克鲁奇已故的商业伙伴雅各布·马利拜访了他。对于这件事的真假,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我们无从得知。马利哀叹道:“今晚我是来警告你的,你还有一次机会和一线希望来逃离我的命运。你会被三个灵魂纠缠。”事实证明,这三个灵魂分别是过去、当下以及未来。他接着说:“你要记得以前我们之间所发生的一切!”

现在,让我们暂停一会儿,好好记住斯克鲁奇这个人。狄更斯是这样描述他的:“这个男人昔日的特质已被其内心的冷酷所冻结。小气如他,成日在磨石边埋头苦干,是一个一毛不拔的守财奴。他行踪隐匿,独来独往。从没有人在大街上拦下他跟他打过招呼,也没有人关心在乎过他,因为他也是如此。他是一个愁眉苦脸、小气又贪婪的老罪人——无论是双眼、身体,还是内心都冰冷至极,毫无温存。他的一生就是一段孤独的旅途,他的世界也因此黯淡无光。”

每个夜晚,这三个灵魂都会找到斯克鲁奇,给他展示他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是什么模样。久而久之,他明白了自己是如何成为现在的样子,知道了自己的生活轨迹该如何进行,也预知了今后自己身边将会有什么事发生。这段可怕的经历让他每天早上醒来时都战栗不安。斯克鲁奇不清楚自己究竟是在做梦还是真有其事,而且晕晕乎乎地发现时间并没有溜走,于是他意识到,若要改变命运,就仍有希望。高兴了好一阵后,他冲到大街上,拦住第一个进入自己视线的男孩,又去市场买了一只最大的火鸡,匿名寄到自己唯一的雇员鲍伯·克拉特基特的家里。接着,他又去见了一个人,那位先生曾恳求他为有需要的人士慷慨解囊,却被自己断然拒绝;在祈求并得到了他的原谅后,他还捐了一大笔钱救济穷苦人家。

最后,斯克鲁奇来到侄子家,为自己长久以来的蛮横行为道歉,请求得到原谅。侄子邀请他留下来共进晚餐,他答应了。在座的所有人,包括他侄媳以及其他宾客,都被他的诚挚深深震撼,不敢相信坐在他们眼前的就是斯克鲁奇本人。

第二天早上,克拉特基特上班迟到,还正好跟斯克鲁奇撞了个满怀。斯克鲁奇大怒道:“你现在这个点才到公司是想怎么样?我再也受不了这种事了!”克拉特基特还在努力消化这番令人沮丧的训话,没想到接下来斯克鲁奇竟说:“所以我要给你涨工资!”他真怀疑自己听错了。

之后,斯克鲁奇还成为克拉特基特家的捐助者。他找来医生给克拉特基特有残疾的儿子小提姆治病,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他。在往后的日子里,斯克鲁奇一直都在倾尽所能,为他人伸出援手,帮助周围的人。

狄更斯通过这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别样的人生画卷。他让我们懂得,获得非凡人生的极简法则就是:人生要有目标,有规划,有所成就。

回顾这个故事,我相信在狄更斯眼里,目标就是我们的所奔之地与所重之事的结合体。他认为,人生规划就是要懂得什么是当务之急,而效率则取决于找们采取的行动。在他笔下,生活犹如一串珠链,每颗珠子都代表一个选择。我们的目标承载着我们的规划,规划又托付着我们的行动所带来的成效,它们紧密相连,缺一不可。

狄更斯认为,我们追求的目标决定了我们能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斯克鲁奇的故事很容易懂,那么就让我们透过狄更斯的生活妙方这面棱镜,重温一遍《圣诞颂歌》。我们能看出斯克鲁奇以前的生活目标非常明确,那就是赚钱。他的生活无时无刻不围绕着这一目标进行着——工作也好,闲来无事时独自守着钱发呆也好,他把钱看得比人重要得多,并且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这一说法。有了这个目标作为基石,他做事的优先顺序也就变得十分明确了:玩命赚钱。对斯克鲁奇来说,就连收集硬币也显得极为重要。因此,他的成功是以赚钱为衡量标准的。有时为了玩乐,他会歇一会儿,但也要掐着时间算少挣了多少钱。他贪婪、自私,对周遭的人情冷暖不屑一顾,于是赚钱、结算、借贷、收账、记账填满并拼凑成了他每天的生活。

用斯克鲁奇自己的标尺来衡量的话,在达成目标这条路上,他的确颇有成效。但对其他人来说,这不过是一种悲凉的“镀金”人生罢了。

倘若斯克鲁奇以前的合作伙伴马利没有对他说那些话,这个故事就会至此拉上帷幕了。马利不希望看到斯克鲁奇步其后尘。那么,继被灵魂滋扰的日子后,斯克鲁奇身上发生了什么转变?用狄更斯的话说,他的目标改变了,因此做事也变得有轻有重,他懂得该将精力放在哪里,从而取得最高收益。马利的介入让斯克鲁奇体验到一个新的目标能够给他带来蜕变。

在故事的结尾,斯克鲁奇关注的已不再是金钱这个目标了,他关注的是人。现在的他懂得去关心别人了——他关心他人的经济和健康状况,能够与人和谐相处,处处布施。他已不再是一个守财奴,他更注重怎样去帮助他人。他坚信,把钱用在对的地方才能体现其价值。

那么,他把什么东西放在首位呢?他曾经吝啬金钱,利用他人,如今他挥洒金钱,造福他人。他最看重的是,尽可能赚更多的钱去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而他的实际行动又是什么呢?他每时每刻都在帮助着他人,他的生命丝毫没有虚度。

毫无疑问,发生在他身上的改变是巨大的。我们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人生方向是什么,决定了我们将要采取何种行动,成就何番事业。

有目标的生活将使你所向披靡,无比幸福。

目标之于幸福

问问身边的人,他们最想要的是什么?几乎所有人的答案都是:幸福。虽然我们都有各自特定的答案,但幸福仍是我们最渴求的,也是我们最难领会的。无论起初的动机为何,我们一生中所做的大部分事情都是为了让自己更加快乐。但我们都错了,幸福并不会如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出现。

我想通过一个古老的传说来给大家解释一下。

乞丐的碗

从前有一位国王,一天早上,他走出宫殿,迎面碰到一个乞丐。国王问他:“你想要什么?”乞丐边笑边回答:“你说得好像真能满足我的要求似的。”国王听罢面露不悦,说道:“我当然能够满足你的愿望。说吧,是什么?”乞丐听了,提醒国王说:“你在允诺任何事之前,都请三思。”

这个乞丐不是普通的乞丐,而是国王前世的老师。他曾说:“下辈子我会试着去唤醒你。这辈子是不能挽回了,但我将来一定会回来助你一臂之力。”

国王并没认出乞丐,他坚称自己能满足乞丐所提的一切要求,因为他是一个无所不能、可以实现他人任何愿望的国王。于是乞丐说:“我的愿望很简单。你能用金币装满我行乞的这只碗吗?”“当然可以!”国王回答道,并叫身边的大臣往碗里装满金币。大臣照做了,但当他把金币倒入碗中时,金币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于是大臣又往碗里倒了更多的金币,可每当他这么做,碗里的金币都会顷刻不见。

碗自始至终都是空的。

这件事很快便传开了,大家都聚到一起,议论纷纷。国王感觉到自己的威严与权力已不保,于是他对大臣说:“如果我注定要失去这个王国,那么我已经做好失去它的准备了,但我不能就这么被这个乞丐打败。”他继续倾其所有往碗里掷入金币,还有钻石、珍珠等各种宝石,国王的宝库眼看就要空了。

然而,乞丐的碗还是空空的,任何东西只要一放进去,都会瞬间没了踪影。

人群里鸦雀无声,国王终于在乞丐面前跪了下来,承认自己的失败:“你赢了,但走之前请告诉我,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这个碗里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乞丐淡然地答道:“没有什么秘密,只是这碗是由人的欲望做成的而已。”

我们一生当中最重大的挑战之一,便是确保自己的生活目标不要像那个乞丐的碗一样,如欲望弥漫的无底深渊,不停地侵蚀着每一件令我们开心的事物。

我们总是期望通过金钱和物质给自己带来快乐。从一定程度来讲,这的确奏效。钱财能让我们的幸福感倍增,但这种感觉维持不久,很快又会被打回原形。翻开历史的篇章,幸福一直都是人们思量、探讨的话题,而且大家得出的结论惊人地相似:钱财永远不可能带领我们驶向幸福的彼岸。

境遇如何影响我们,取决于我们怎样诠释它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的角色。如果我们的视野狭隘,就会深陷追寻成功的万劫不复之地。因为每当我们获得了自己想要的东西时,我们便会很快地习惯它们的存在,幸福感也就渐渐随之消散了。这种情况在每个人身上都会发生,最终百无聊赖的我们又开始追逐下一个猎物。还有人则无福消受所获得的一切,只是如机器人一般,不断去完成下一个目标。一不小心,我们便会掉进追寻猎物的怪圈,根本无暇享受它给我们带来的喜悦,乞丐便是这样“炼成”的。只有真正意识到事情的丑态,我们的生活才会发生根本转变。那么,如何才能得到持久的幸福呢?

实际上,幸福就诞生于圆梦的征途中。

美国心理协会前主席马丁·塞利格曼博士认为,拥有幸福有5个关键要素:正面情绪与愉悦的心情、获得的成就、人际关系,投入及意义。其中,他最看重的是后两个。全身心投入到我们的事业中,从而使我们的生活更有意义,是获取持久幸福最可靠的方法。当我们每天的所作所为逐渐成就了一个目标时,巨大的幸福感也就随之而来了,并且久久不会消散。

以金钱为例(正因为金钱既代表获得事物的实力,又代表获得更多的潜力,所以拿它举例最合适不过)。我们当中的许多人不仅不懂得如何赚钱,也不明白钱为何能让我们开心。我曾教授过有关财富创造的课程,听者上至经验老到的企业家,下至羽翼未丰的中学生。每当我问“你们想赚到多少钱”时,虽说答案各异,但他们回答的数字都很大。我问他们是如何得出这个数字的,结果得到的答案总是那么相似:“不知道。”然后我又会问:“你对一个人在经济上富足的定义是什么?”同样,答案都是至少拥有100万美元。每当我问如何才能赚到那个数字时,他们总是回答道:“这个数目实在太大了。”而我则回应道:“确实很大,但其实也不一定,全看你怎么看待它了。”

那种有着相当高的收入又不用为经济目标而拼命赚钱的人,在我眼里才算是富足之人。可是请注意,任何同意这个观点的人都将面临一个挑战:要做到经济富足,就必须心怀目标。也就是说,若没有目标,那么你永远都不会意识到自己是否赚到了足够的钱,也就永远不可能成为富足的人。

这也不是说赚更多的钱不能使你开心。从某个角度来说,无疑钱越多你就越会开心,但好景不会长。因为挣钱越多,你就会越有动力,到最后,不停地挣钱就会让你产生依赖性。俗话说:“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但你要万万当心,幸福也是会“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为了赚钱而赚钱,不会给你带来你所期望的幸福。当你怀揣着一个更宏大的目标而不是更满的口袋时,幸福自然会来敲门。这就是为什么说,幸福会在追寻它的过程中悄悄降临。

目标的力量

目标是通往力量之门最直接的途径,也是一个人能量迸发的源泉,还是信念与坚韧的源泉。取得卓越成就的方法就是了解什么对自己最重要,并通过一点一滴的积累逐渐实现它。当你拥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时,你的思路将变得更加敏捷,你对前方的道路也会看得越来越清楚,做起决策自然就更加得心应手。当你有了正确的方向,你就会更快做出决策,而且这些决策又会使你拥有更好的人生选择。而当你拥有更多的选择时,你就有机会向成功靠拢。因此,清楚自己前进的方向,就能够打开最明亮的那扇窗。

每当你感到事事不如意时,目标就会适时给你提供帮助。生活难免有辛酸,让你手足无措。若胸怀大志,好好生活,那么苦难终将被稀释。是的,我们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清楚地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能在生活脱离轨道时给你注入灵感与动力,帮助你继续追寻目标。而且,长期的坚持以及对成功的耐心等候,对成就卓越来说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目标好比一瓶胶水,它能将你和你所设定的那条人生路紧紧粘合在一起。当你所做的事情都是在为你的目标做铺垫时,你的生活就会步入正轨,而你坚定的步伐也将与你内心的声音琴瑟和鸣。要有目标地活着,也许某一天,你会惊讶地发现,工作时的自己会不经意哼着小曲儿,甚至还吹着口哨呢。

每当你扪心自问“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件事究竟是什么?到底是什么事,能让其他的事都变得不再困难、不再重要”时,你就是在用最重要的那件事为你的人生锁定目标。

建议

1. 幸福诞生于圆梦的征途中。人人都想得到快乐,但追寻它并不代表能找到它。真正长久的幸福,发生在你为生活设定了更大的目标,每天都变得更有意义时。

2. 回答自己的“大问号”。通过提问找到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在清晨将你唤醒,又在你疲惫不堪的时候鞭策你继续前行?我常常会把这比作自己的“大问号”。这是你们对自己的生活感到兴奋无比的缘由,也是你为之忙碌的原因。

3. 勿问结果,只看方向。“目标”二字看似沉重,但其实未必如此,你只需把它看作是你人生中唯一想做的事情。试着将自己的目标写在纸上,然后说说自己准备如何实现。

例如,我的目标是通过教育、指导与文字,尽可能去帮助人们拥有他们想要的生活。那么,我自己的生活又是怎样一番景象呢?

教学一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那件事,我与它相伴已有30年。一开始我告诉客户何为市场,如何做决策;接下来就是在教室里或销售会议上教销售员,有时则是一对一教学;之后教授商业课程,让学生明白如何通过效率与战略获得成功。最近10年来,我开始就创建人生展开讨论。我所教授的内容成为我后来指导客户的内容,而我所写的作品又为这两者提供了支持。

选择一个方向,迈开脚步,看看自己是否喜欢这条路。时间会为你带来更清晰的视野。如果你发现自己兴致全无,那么再改变想法也不晚。你的人生由你自己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