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人类的明天 » 人类的明天全文在线阅读

《人类的明天》(三)别样的生产方式:朴门永续农业的奇迹

关灯直达底部

如果你想知道未来农场会是什么样,那就要花一天工夫去查理和贝琳·艾尔文-格鲁耶夫妇家看看。[1] 经常参观传统蔬菜农场的人,在那里会获得一次相当震撼的经历。2012年9月,梅拉妮想要看看明日社会的样子,我就带她参观了这座农场。毫无疑问,这儿正是让我们产生拍摄此片的想法的一处地方。第一眼看去,贝克-艾路安与其说是一座农场,不如说更像一个菜园。不同作物按照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安置,有的排成一排,有的排成一圈,几片池塘与草场相邻,几座曼陀罗花园,一座温室,一小片树林。这里丝毫不像传统农业那样整齐地规划,然而,每一微米的布置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查理和贝琳跟尼克一样(也和后文的罗伯·霍普金斯一样),实践着朴门永续农业。朴门永续农业是一种“受大自然启发的人类设计系统”,查理这样解释道。它致力于重建生态系统中丰富的多样性和互相依赖性。每一种元素都会对其他元素有利,而其自身也会从整体中获取养分。这是一种循环模式,不产生任何废物。应用朴门永续设计理念的领域很多:城市(尤其是过渡型城市)、公司、经济、能源……应用到农业中,它的原则既包括几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农民所创的最有效的做法(在土堆和架子上种植、施堆肥、重视树的作用、多样互补、采用畜力),也包括近50年来生命科学教给我们的一切知识。朴门永续农业的目标是重现大自然几百万年来的运行机制,这种机制在演化过程中没有耗费石油、没有土地作业、没有机械化,却产生了丰富的生命。即使在养分贫瘠的地方,也是如此。朴门永续农业通过在群落生境、植物、昆虫和动物间建立紧密联系,能使曾经寸草不生的地方重现繁盛。如查理所说:“朴门永续农业的成果,使我们得以想象人类社会的未来,那将是基本物质(而非新奇玩意)富足、排斥浪费的社会。”

多年以来,实践朴门永续农业的耕种者们想要理论化这种对自然的模仿,他们提出永续农业的一般原则,并且从未间断地试验和丰富着这些原则。“生态系统运行的原则之一就是多样性,”查理如是说,“自然界里没有单一种植,植被总是互相联系的。”因此,在这座农场植物最密集的地方,一块不到1公顷的土地(农场总面积为4.3公顷)上种了1000多个不同的品种。这与工业逻辑背道而驰,多样性恰恰是工业优化过程中的一道障碍。另外,朴门永续农业的土地永远不会裸露在外而被阳光晒干或被大雨冲刷。作物非常稠密,土地常被稻草覆盖(稻草、木屑、芦苇秆……它们能保持水分、保护耕地,并通过自身的腐化让土地更肥沃)。永续农业耕种者们还注意到,自然环境中的一些土地多产得惊人。为了再现这种土地,他们采用了几条策略。首先,他们帮助土地寻回密集的微生物群(各种各样的蚯蚓、细菌、昆虫、蘑菇,它们能让土壤通气,给土壤带去活力,就跟我们肠道里的菌群一样)。为此,他们施一些混合肥料和有机物质(比如残留的稻草),也会利用绿色肥料(比如豆科植物,可以帮助土壤储存氮元素)和树木。因为,正如查理所说:“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可耕种土地都是森林产生的。树根在地下带来有机物质,菌根、小蘑菇寄居其上,与树根形成共生关系,是土壤肥沃的重要保证……”作物经常被果树围起来,果树为作物提供阴影和凉爽。其次,查理和贝琳十分精心地照料着这片土地,对他们来说,土地是“所有农业的根本”,而现代农业却趋向于忽视这一点,只把土地看作倾倒各种合成产品的基地。贝克-艾路安农场最常用的技术之一就是土垄种植。主要形状有圆形土垄或者宽略小于1米、长几十米的“永续”土垄。在贝克-艾路安,大部分圆形土垄是弯曲的,因此形成很多环形曼陀罗花园,看上去非常漂亮。

“这种系统源远流长,几千年来,中国人、希腊人、印加人、玛雅人……都使用过这种系统,”查理说,“理念就是重新仿效自然,自然界的土地从来不会被耕作,也从来不会裸露在外。我们把可耕种土壤堆在一起,然后尽量不去耕作。土垄是永续的。我们获得了非常肥沃、非常松散、非常深厚的土壤,土壤里微生物的活动也不会受到干扰。我们种下作物,然后用稻草保护土地,稻草会年复一年地腐化,不断地给土壤带去养料。”按照这种方式,田地更多了,除草的需要却大大减少(因为土地有稻草覆盖,也因为不翻土,杂草种子就失去了重见天日的机会),土壤侵蚀没了,浇水少了(土壤自己会保持水分),土壤更热,活动更快,表面从不被踩踏,就能够更密集地种植,因此生产率可以增加到10倍。“在美国,45年来,人们仔细研究了土垄种植的生产率,约翰·贾文思的研究尤为突出。这些研究得出的数据是非常惊人的:增加土壤浓度、改善土壤环境,其产量能比相同面积的土地多6倍、7倍、8倍,甚至对于某些作物来说,能提高30倍。贝克-艾路安农场的种植方法结合了各种优良做法,我们所有作物的平均生产率提高了10倍。”

这些不同的实践需要用到一些手操工具,它们简单却又十分巧妙。其中就有永续农业大师之一艾略特·科勒曼发明的精确播种耧。用它可以在80厘米宽的平地上播种26行蔬菜,而拖拉机只能种3行。播种耧还能混合播种不同蔬菜。“我们就像巴黎19世纪的老菜农一样,把2、3或4种蔬菜种在一起,一年能轮换8次,也就是说在同一片菜地上,一年能种8次。而有机农业的平均轮换数为一年1.2次。我们致力于汲取各类小物种的精华。你想想,如果你能在1平方米的土地上种8次菜,就相当于有了8平方米的土地。而我们只是把对土地的照料、混合肥料、水和除草压缩在一起……到最后,这反而更有效率!”

得益于菜农们无与伦比的智慧,整个19世纪下半叶,巴黎(约180万居民)的蔬菜曾完全自给自足,甚至还出口到英国。那时每块田的平均面积为4000平方米,每个农民的种植面积为1000平方米,他们的蔬菜每年也轮换8次。这与如今一个农民负责几公顷的土地,作物轮换次数却少得可怜的局面相去甚远。当时那样惊人的产量,总计需要600公顷的土地面积。为了全年供应蔬菜,菜农们采用了另外一个窍门,而查理和贝琳也迫不及待地借鉴了这个方法:热层。“这是一种老技术,利用的是粪肥分解时产生的热量。我们做了一大堆粪肥方块,高50~60厘米,从1月份开始,土地的温度就自然而然地达到25~28度。这个热度会持续一个半月,更有利于作物种植。1月初造的热层,到1月底就有收成。在这片热层上,今年我们已经种了五六轮了。到最后,剩下的就是下一季的混合肥料……”

显然,所有这些技术都组合在一起才能得到优化,就像贝琳带我们去的温室里的情况一样。“这儿就有一个热层,但现在正值夏天。它潮湿、稠密、肥厚,里面有很多蚯蚓。那些在冬季早熟的作物就充分利用了粪肥分解时的热量,到了春天,热层就会变成肥沃的有机物质,保持水分。这样,作物几乎不需要浇水。这种技术实在太巧妙了。在这片热层上,还有一个夏季作物共荣的例子:我们把罗勒种在番茄下面,然后在番茄上方种了葡萄。番茄是一种藤本植物,它能挡住阳光,刚好罗勒喜阴,这两种植物也都不太需要水。罗勒的味道比较浓烈,它就像绿巨人一样,驱赶不受番茄欢迎的昆虫。如果不吃罗勒,而罗勒又开始抽薹的话,我们就用它来护根,也就是说用罗勒来覆盖土壤,保持土壤湿润,让有机物质能持续分解。番茄上方的葡萄,形成一道屏障,发散水汽,这对下方的植物来说,是非常有益的,尤其是在像今年夏天这样比较炎热的季节里。而且,锦上添花的是:我们还能吃葡萄。所以,我们农场里的一切都在生产,但是每一株植物的目的并不只是生产,还要对生态系统做出贡献。朴门永续农业的妙处就在于此:每一个元素都有好几种功用。”

在距离温室几十米处,查理带我们进了混林农业园,“这是对自然森林的模仿,但里面所有植物都是可食用的。”像野生森林一样,这里的植被也是分层次生长,最上方是果树,而浆果植物或小果子植物离土壤更近。“在这个地方,我们实现了零耕作,没有石油,不浇水,不用化肥……非常节省!这儿长出了极其丰富又好吃的水果,而且这还是一小片完全自主的生物多样性的绿洲,它能存储碳,创造自己的土壤……每年,不管天气是好是坏,干旱还是多雨,这里一直很茂盛。”

树木在农场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有在上文提及的原因,也有食物安全方面的原因。在查理看来,人类把食物依托在一年生(每年都需要再次播种)植物上,是一个错误:“目前,人类主要食用20多种植物,我们60%的食物是小麦、玉米和稻米,而它们都是一年生谷物。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中,当我们还是史前人类,还在大自然中打滚的时候,我们吃的主要是水果、浆果、树叶和草根:多年生植物。我们的机体就是为这类食物而生的。而我们现在的食物主要依靠谷物、肉类和奶制品,这既不利于健康也不利于环境。我们的食物范围缩小了,丧失了多样性,这是高度有害的。建立一种可持续的文明,就必须更多地获益于水果,而不是一年生植物。树木长盛不衰:李子树、苹果树、梨树的寿命可达50或60年,甚至百年。一旦被种下,它们就会年复一年地提供食物。”

在把这些做法和技术一点一滴地组合在一起后,贝克-艾路安小农场的收成令人震惊,而他们连一滴石油或农药都没用过。

为了证实这些做法有效,查理、贝琳和国家农学研究院以及巴黎农学院进行了3年的研究。最终结果已于2015年春天公示。结果显示可持续农业是可能的,在1000平方米土地上获取像样的收入也是可能的,5.6万欧元年营业额和约2000欧元(甚至可高达2500欧元)月薪也是可能实现的。“我们的营业额相当于那些在1公顷土地上耕作的同事所获得的营业额,有时比他们还多。这证明,通过在一小块土地上进行纯人力劳动,我们能生产出相当于拖拉机在大10倍的土地上耕作的成果。”这种“优异表现”就是查理、贝琳以及世界上众多朴门永续农业种植者们开始瞥见的农业新篇章的发酵粉。对查理来说,“我们能想象一个到处都是微型农场的社会,它们遍布城市、城郊……给社会带来真正的食品安全,它们在本地生产,供应当地社区,还能让风景更优美。拥有几百平方米小花园的人,在家就能做兼职农民,不需要任何前期投入。这种形式的农业,不仅有经济盈利,提高菜农的生活质量(他们就在大花园中心工作),给消费者和星级大厨提供他们梦寐以求的优质产品……还能为疗愈地球贡献力量。因为我们让土壤再生,保护生物多样性,吸收碳物质……这种方法的意义可不是为了好玩把什么都最小化。而是我们发现,如果把蔬菜种植集中到一小块空间,我们就能重新规划土地。在1000平方米土地上生产通常在1公顷机械化土地上耕种的东西,我们就能节约9000平方米的土地。我们可以用这些省下来的土地种几百棵树,养一些动物,建混林农业园、蜂巢、池塘,还能造房子……也就是建起一座面积为1公顷的微型农场。它会更加繁荣,成为一个宜居的小宇宙,拥有极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农场自己生产肥力,树木、栅栏、池塘、动物排泄物里到处都是生物群。这是一个真正自主且有韧性的系统。如今,进入我们口中的每一卡路里,都要耗费10~12卡路里的化石能源。简直荒唐。我们知道,明天或者后天,石油就会变得稀少而珍贵,我们不能再从大老远的地方进口食物,气候问题也会越来越多。但是我们所有人都要继续吃饭。发明一些不需要石油就能吃上饭的方法,实践一种纯体力农业,一点也不是新农人的突发奇想。对于养活未来人类,其必要性攸关生死。另外,观察现今的地球,我们会发现大部分农民没有受过任何机械培训,他们都是用双手劳作。朴门永续农业汲取了大自然给我们提供的生态系统的精华,对养活整个本地人口有着重大意义。”

查理和贝琳在平地的收获季


[1] 参观时间、培训、活动见www.fermedube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