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智能革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 » 智能革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全文在线阅读

《智能革命: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社会、经济与文化变革》10 遇见智能时代的你

关灯直达底部

2017年1月6日,机器人小度第一次登上《最强大脑》电视节目挑战人类。

那一天小度自己收割了全场观众最多的惊叹,它居然能够根据一张儿童照片,就从人群里找出了已经成年的少女,还有她的双胞胎姐姐。

图10-1 机器人小度在《最强大脑》电视节目上

小度很萌,不过也让人类选手和电视机前的观众都不得不认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当机器智慧真的超越人类,将会把我们的生活引向何方?

仔细打量周围,你会发现人工智能早已走入人类日常生活,无处不在。它只是偶尔来下棋,偶尔和我们进行脑力竞赛,更多时候它是保姆、教师、管家、助手、司机、医生……不妨来一场“盗梦空间”,让我们遇见未来世界的你:

在一个平静的午后,你在家里刚结束了一场立体投影工作会议。走出房间,看到新来的儿童伴侣机器人正在辅导儿子学习数学乘法表。妻子端着来自智能果园种植和采摘的新鲜水果进来。儿子跑上去抱住妈妈,吵着要看一部刚上映的动画电影。小家伙消息怎么这么灵通?一查看智能电视,发现已经调成“儿子”角色模式的电视果然向他推送了这部动画上映的消息。

拗不过儿子撒娇,答应让他看这部影片。但是你没有像往常一样购买家庭影院版本,因为动画片的名字《再见天空之城》勾起了你童年的回忆,那是一部讨论人与机器关系的日本电影,现在又出新系列了。你决定带一家人一起去电影院观看。

在机器人无所不在的时代,你觉得像电影院这样可以与别人接触的场所,对孩子成长也是必要的。有意思的是,虽然如今家庭影院如此方便普及,但城市中的影院数量并没有减少,生意反而好起来。可能在智能时代,人类的怀旧心理被唤醒了吧。你想去小时候常去的那家电影院,在城市的另一头。你用语音唤醒了家中无处不在的度秘系统,度秘告诉你那家电影院还在,帮你挑选了合适的场次,计算了路线,并召唤了无人车。

无人车已经知道你们此行的目的地,车载屏幕上正播放昔日经典《天空之城》[1]的片段,而不是播放新片导演访谈,这显然是优先照顾了小朋友的兴趣。你通过语音唤醒了屏幕,连接到自己的手机,准备处理几封邮件。这时视频电话打了进来,是妻子好朋友一家打过来的。原来家里的人工智能管家告诉妻子有哪些朋友也对这部电影感兴趣,于是她在出发前向几位闺蜜发出了同去看电影的广播,有一家人响应了。他们说已经到了,并且买好了票。

电影院里保留了过去样式的装潢,只是不再需要3D眼镜,裸眼3D技术已经成熟,观影效果既逼真又舒适。据说剧场里的传感器会记录每个用户观影过程中的情绪反应,再结合剧本情节进行分析,即时生成一部消费者报告,反馈给电影主创团队和发行公司。

看完电影,两家人的智能助手已经各自推荐了附近的饭店以供聚餐,最后由人类决定到底去哪家。席间把酒言欢自不待言。回家的路上,无人车人工智能语音响起来,表示想和各位聊一聊这部电影。儿子很开心地答应了。人工智能问儿子是否喜欢这部电影,最喜欢哪个角色,愿意给电影打几分。还挺懂事地问你的爸爸妈妈愿意打几分呢?你知道这实际上是接入了一套智能影评系统,谈话内容会被整理提炼,供制片方参考。你也可以看见别人同意分享的观影对话。你希望人工智能有更高级、更纯粹的对话,比如问问孩子希望利用机器人做什么。于是你问人工智能:“可以帮助我统治世界吗?”人工智能回答:“我是来服务世界,而不是统治世界的。”

不管怎么说,人工智能让世界变得更好而不是更坏。大部分人因为有了智能助理而更加关注健康、生活、学习。你的孩子将成为智能时代的新人类。

智能时代的衣食住行

2016年初,扎克伯格宣布当年要打造一款人工智能管家,到年末,他在自己的脸书上传了一段视频来展示成果。

短短几分钟的视频内容中,扎克伯格都在与这款他花了100多个小时亲自开发的智能系统语音对话。仅从视频中的表现来说,这位智能管家只是完成类似点歌、调灯光、访客人脸识别等功能。扎克伯格却给这款系统取了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贾维斯,正是《钢铁侠》里那个存在感极强的智能系统的名字。

在盛大的2017年CES展会上,因为实用效果而荣获大奖的智能管家,却是基于百度DuerOS的“小鱼在家”。

“小鱼在家”可以支持手机、电视、音箱、汽车、机器人等多种硬件设备,同时支持第三方开发者的接入。DuerOS拥有百度语音识别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还可以通过云端大脑不断学习进化。用户只要喊“小鱼小鱼”,就能唤醒它,然后就可以指挥它播放音乐、播报新闻、搜索图片、查找信息、设闹钟、叫外卖、闲聊天等;还可以唤醒多方视频通话、语音留言。

这些技术都不算十分新鲜,实现的却都是普通人曾经想象过的功能。

假设你有了自己的“小鱼在家”,首先会对它说什么?可能是类似“打开电视”“打开厨房灯”这样的指令。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训练,逐渐理解话语深层的关联性,未来智能家居可以只需一句简单的话就能理解主人心中复杂的需求。

比如当你说“我要上床躺着”,它就可以做到锁上大门、关闭除了卧室以外的电灯、打开卧室空调等;更加亲切一点的场景是:半夜小朋友起床想上厕所,迷迷糊糊的他只需要喊一声“尿尿”,卧室和厕所的夜灯就会自动开启,马桶也会启动自动冲水模式,不必吵醒劳累一天的父母。

智能家居系统不仅通过“学习”了解家庭的起居规律,还通过千万家庭的大数据和深度学习,成了育儿专家、工作助手、老人看护专家等。比如它会对婴儿的睡眠时间提出建议,会根据流感发病现状提醒预防,也可以提醒老人附近有什么可以跳广场舞的地方。人性化的智能家居,不仅让未来生活更舒适,还连接了人与世界。

图10-2 搭载DuerOs的“小鱼在家”

除了智能家居,同人们关系最为密切的就是“吃”了。当美味佳肴还生长于土地中时,人工智能对粮食的改善已从“根”上做起。

2016年美国《连线》杂志发表了一篇长文,详细介绍人工智能如何改造现代农业:依靠图像识别技术,农民将可以及时鉴别出有疾病的农作物,不会再遇到大片庄稼病死的情况;农业机器人则可以彻底改革农业劳作,一种名为LettuceBot的农业机器人外形与拖拉机并无区别,却可以每分钟扫描5000多株幼苗,自动区分出杂草并进行清除,最终能减少除草剂90%的使用量;还有与种植息息相关的天气问题,科学家已经将卫星图片纳入深度学习的训练对象,未来一个农民每天早上打开App,就能查询到自己土地上详细的气候状况,甚至精确到公里。

在荷兰已经建成了智能化无人饲喂奶牛场,整个牧场依托人工智能系统运作,不管是分配饲料还是挤奶全都交由机器完成。

图10-3 加州初创公司Blue River开发出来的机器人LettuceBot

资料来源:https://www.therobotreport.com/news/ag-in-transition-from-precision- ag-to-full-autonomy

这一切都将让未来的农产品更清洁,生产效率更高。不远的将来,超市里包装上贴着“智能农场出品”标签的商品才可能被顾客认作“放心菜”和“放心肉”。

手握美妙的食材,还需要良好的厨艺。我们一直说人工智能会替代人类的机械性劳作,但烹饪却不是简单的流水线生产。中国五湖四海完全不同的菜系文化,还有每个人舌尖上的记忆,意味着下厨是一件关乎情调的事情。

技术的主要目的从来不是“替代”,而是“支持”。对许多人来说,烹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乐趣,这样的乐趣会得到人工智能的加持。人工智能系统不仅会帮助使用者完成一些简单操作,比如敲鸡蛋、加水、加面粉,让人类厨师可以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口味的打造上。还可以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学习用户的操作习惯、口味特征,学会打造“外婆家”的菜肴。还能通过数据分享,把自家美味配方推送到更多人的烹饪系统中,那时候,烹饪系统就会像今天基于兴趣推荐资讯的新闻客户端一样,基于用户口味推荐和分享菜肴。

“下馆子”的乐趣也会被改变。用智能手机选餐厅、点菜已经不稀奇,遇到让人垂涎但是没见过的菜品,还可以拍一张照片——度秘会帮你识别菜名、口味、材料和营养成分。一些热衷于研究朋友圈里美食图片的女性用户,可能会在未来损失一点乐趣,因为菜品的“神秘感”不多了。

在娱乐领域,最理解用户心理的电影、游戏公司不会嗅不到人工智能带来的商机。游戏玩家很快也会和人工智能交上手。人们早就在游戏里和人工智能对战过,但以往所有游戏中的“人工智能”都还是典型的符号智能:根据人类设定好的符号程序运行。这样的“人工智能”很快会被灵活的玩家找到漏洞,轻松碾压。

现在的玩家在游戏里形容对手水平差时,往往会说“打你就像打电脑一样”。但这个比喻在未来恐怕会变成一种称赞——谷歌已经开始训练人工智能操作《星际争霸2》,并确认将会挑战职业电竞选手。在游戏中人工智能也将受到与人类相似的条件限制,玩起游戏来会“更像人类玩家”,甚至会让人类分不清屏幕另一边究竟是真人还是人工智能。

成熟的人工智能会向沉迷于游戏的你发出提醒:过度缺乏运动,健康指标又下降了。智能时代的新生活不该仅仅是盯着屏幕,人工智能也不应该将用户完全留在家中。在未来出行中,人们只需要带上一部手机,就可以有人工智能相伴。人工智能将会让喜爱旅行的人更加尽兴,让原本对旅行兴趣寥寥的人体会到新的乐趣。

让度秘来完成订票、订房,为你规划好路线,这些只是形而下的事情。在精神层面上,人工智能也会改写“旅行的意义”。

机器甚至是可以解风月的。百度深度学习实验室正在开发的A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手机向你诉说这朵花儿的花语,那只鸟儿的名字;挖掘这方山川的传说,诠释那方古人的隽语。面对转瞬即逝的美景,它可以帮你捕捉最清晰的日落时分,稍纵即逝的惊涛骇浪。结合地图工具,还可以在你到达的每个地点,推送他人的攻略和心得体会。

无所不在的人工智能翻译官让你拥有与外国人对话的能力。当彼此用陌生的语言交谈时,人工智能仿佛就在一旁耳语。

不仅连通陌生的语言,还能连通光明与黑暗。植入手机或者可穿戴设备的助残机器人,可以利用视觉和语音技术帮助盲人识别纸币的面值和真假,提示周围的环境。我们已经可以构想未来的机器导盲犬。

甚至我们可以畅想“下一代地图计划”,用无人机配合传统方式采集更立体的地图信息,利用3D重建技术全方位还原真实世界。AR导航将让你如同拥有“透视眼”,下一站无论是商店、机场、医院,都变得一览无余。图像识别技术使地图信息每时每刻都在更新,在你迈出每一步前都已预知前方道路和场景。虚拟现实使得人类不仅可以穿透语言的障碍和光线的阻挡,还可以像《黑客帝国》一样穿行于梦境和现实。

当下的人工智能服务还远称不上完美,但大目标无可争议,只是到达的道路个个不同。要享有未来的生活主动权,就要有这些方面的准备。有人担心未来社会人工智能的福利只属于少数具备知识的人,但我们希望更多的人能分享智能社会的红利和便利。

别输在人工智能起跑线上

2016年4月,中国作家郝景芳凭借科幻小说《北京折叠》获得雨果奖,这也是继刘慈欣的《三体》后,中国人再次摘得这一科幻界的“奥斯卡”。

在面对“未来已来”的人工智能时,郝景芳有自己的观点:“未来的人类社会分工会更加明确,标准化的生产由人工智能完成,人类则负责那些创造性和情感性的工作,同时未来社会的组织也会更加灵活。其中最关键的一点是在人工智能主导的社会中,现在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变化,如果不进行改革,我们很难面对未来的人工智能时代。”

这番发言是郝景芳在“2016年度科技风云榜”颁奖盛典上说出的。如果年轻的父母在阅读郝景芳的发言时,只是期望自己的儿女能拥有像她一样的人生轨迹,而忽略了她关于教育所做出的忠告,也许就会错失调整自家教育方式的机会。

为了下一代付出多少都愿意的中国家长,对子女教育问题常感到焦灼。在很多父母眼中,好学校就等同于好教育。但是满眼盯着师资、升学率的家长,是否意识到“好学校”的标准在智能时代将会发生改变?

人工智能正在接入学校的“教”“学”“管”等各个环节。

互联网与AR技术可以让师生跨时空互动。教学场景超越了传统课堂。在虚拟空间和在线教育里,学生更平等,时间调度更灵活。学生可以在课前更好地预习,更方便地分组学习,老师也可以更灵活地调整进度和因材施教。

智能教育系统可以自动记录每个学生容易做错的题目或者进度缓慢的环节,再据此向学生匹配专项辅导资源。学生学过的教程、做过的作业、阅读过的材料不仅存放在他的个人资料空间里,而且变成丰富的标签,描述出学生的学习曲线和风格。机器秘书可以根据标签向学生和老师精准推送教学建议和资源,改变以往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所有学生的学习记录和反馈被人工智能综合起来,互相参照、优化、聚合与分发,在个性化的同时彼此激发,提升总体水平,彻底升级“教学相长”的含义。

老师是学校里最辛苦的人。智能系统将会极大减轻他们的负担,让他们把精力从机械的工作中解放出来,用于个性化的创新教学。比如,基于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人工智能系统在经过海量数据的训练之后,可以秒批作业,不只是英文作文,甚至能批改汉语作文。基于语音识别技术的人工智能系统则可以带领学生朗读英语并矫正口语。除了作业,试卷批改也已经投入应用。

人工智能系统批改作业具有深层次教育影响。对学生来说,教育研究早就告诉我们,人的记忆具有规律,在学习后的最初一段时间遗忘最快,之后趋于平稳。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帮助教师更快给学生反馈,以免学生因为等待而懈怠。

图10-4 艾宾浩斯记忆曲线

对于教师来说,除了减轻负担,还可以通过作业数据统揽全局,把握方向,真正成为一位教育指挥家和艺术家。

机器人已经在尝试参加高考。这并不是说真要送一个机器人去上大学,而是训练出能够完美应对考试的机器人,再反过来培育考生。如今,高考填报志愿也可以让度秘来帮忙了。很多普通家庭因为缺乏对高校的了解,往往不知道选择什么学校。度秘不仅可以查询分数,还可以根据往年报考的大数据状况、学生评价数据等提供报考建议。

人工智能应用在全世界不平衡地发展着,大胆采用人工智能辅助教学的学校还是少数,但步伐很快。据统计,全国重点中学里已经有近半学校采用了智能教育系统,活跃用户过半,教学效率提升20%以上。未来所有学校可能都需要一位人工智能“老师”,正如所有企业都需要一位首席人工智能官。落后者将无力进入智能时代的前列。所以,为择校绞尽脑汁的家长,不妨也放眼未来,从人工智能的指标上去做出选择。

现在市面上儿童教育类机器人产品已经非常多。有的可以为儿童讲故事,有的可以与儿童交流英语,有的还可以选择角度给儿童拍照发送给家人,有的甚至可以带领儿童阅读纸质图书。它们外形、大小各异,接入的智能流技术也各不相同。

选学校、挑玩具的背后,是父母的思维方式在新时代需要主动改变。

想象一下我们与孩子之间的代沟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数字鸿沟会不会也变成代沟的一部分?就如同成长于“互联网思维”之下的80后、90后与自己父母之间的代沟一样。

孩子们对人工智能的接受比我们想象得更快。越来越多的小学开设了编程课程,越来越多的小朋友很早就开始接触计算机、智能手机。游戏、网络中也充斥着各种智能技术的身影。

美国电视台做过一个针对10多岁孩子的采访,发现很多美国儿童不清楚Windows这种操作系统怎么使用,但操作智能手机却十分熟练。微软如今这么重视人工智能,将发展人工智能技术作为全公司的重要战略,投入巨大资源研发微软小冰,新一代用户思维转变所带来的危机感就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百度也被新生代的变化所触动。度秘的负责人景鲲则如此描述将在人工智能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百度做人工智能,做度秘,我们自己发现并不是在教用户怎么用,反而是顺着用户来引导我们做产品。而孩子在表达自己需求这一点上又是最无所顾忌、最没有束缚的。孩子的要求天马行空,但是他们在心智和身体上还有很大不足,大多数时候需要大人来帮他们完成目标,所以他们的需求一直是受限制的。而人工智能则只需要一句话、一个简单操作就能理解他们的需求,这可以降低他们达成目标的门槛,释放他们的需要。所以当他们发现了永远不会厌烦提问的语音对话系统时,自然而然地学会了用这种新的方式来获取信息。”

人工智能如同普罗米修斯带来的礼物,既可能是启蒙的火种,也可能是伤人的烈焰,只有掌握它,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我们要建设的是新生活的高速列车,要努力搭载更多的人,而不是修建电影《2012》里的方舟,只允许少数人享有。当人工智能在技术上超维进化,我们希望数字鸿沟也能够被缩小。人工智能必须是开放的,根植于网络空间,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隔阂,让每一个人只要努力,就可以或多或少地接入智能流。

智能社会还有更多机遇与挑战在前方等待着我们的下一代。当他们走出学校,寻找工作岗位,面临的又会是怎样的场景?当机器人开始大规模接手人类的简单机械工作,新人类又如何驾驭新的未来?

工作着是美丽的,智能时代更是如此

走出象牙塔求职是又一个新的人生门槛。毕业生最害怕的不是低工资,不是辛苦,甚至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发现自己所学的东西一无所用。人工智能带来了新工具,就如同工业革命把农民手中的工具从锄头变成纺织机,智能时代同样呼唤着新技能和新思维。面对未来,许多早已步入职场的资深人士都难免会不安:我能适应智能时代的工作吗?

谋生的焦虑缠绕着每个时代青年的内心。中国互联网上曾出现过一款火爆的游戏《北京浮生记》。游戏要求玩家扮演一位背井离乡来到北京谋生的北漂,目标是要在40天内赚到足够偿还自己债务的金额。这个仅有700多KB、界面简陋的小游戏,能在当时大受欢迎,和它充满着“北漂”元素是分不开的。游戏制作者本人就是个彻底的北漂,在1992年揣着200块钱只身来到北京求学闯荡。游戏里面充斥着各种幽默但又真实的北京特色,在那个没有雾霾只有风沙的年代,引发无数只身在大城市拼搏的青年的共鸣。

近些日子《北京浮生记》的制作者又在网上露面了。面对诸多玩过这款游戏并且关心他动向的老玩家,他说当年在开发《北京浮生记》时,正在北京邮电大学从事人工智能科研工作,后来一度离开科研领域专心开发游戏。现在回到本行,做深度强化学习(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的应用,服务游戏业这个垂直领域。他在若干年前的一次采访中曾将这款小游戏称为“文学作品”,他说:“我认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是通过《子夜》,认识拉丁美洲是通过《百年孤独》,10年后,如果有人能够通过《北京浮生记》生动形象地认识2001年的北京的某些生活场景、某些层面,我将非常高兴。”

成就魔幻的,是并不魔幻的艰苦努力和机遇。2001年正是中国互联网的寒冬期,各种泡沫破裂、企业倒闭,坚持下来的大部分人都在今天有了收获。如今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各个新兴领域走在第一线的领军者,或许也曾在2001年某个周末艰苦加班之后,疲惫不堪地回到五环工地旁的出租屋里,打开台式电脑,在睡前玩上一把《北京浮生记》,会心一笑。

“互联网+”让任何产业都已离不开互联网,智能时代,任何工作也都会有人工智能的影子。对大数据、智能化的嗅觉,决定了未来工作者的层次高低。

很多机械劳动岗位将被人工智能替代。流水线工人、听写速记员、出租车司机等,未来会迅速消失,就如同纸媒在互联网时代的衰落一样,即使它拥有数百年的悠久历史。人类应该去从事更具有创造力的工作,但首先你需要掌握创造工具。否则,即便是看似高端的白领工作也会形同机器。

当《福布斯》这样的著名媒体开始用机器人以30秒一篇的效率写新闻通稿,曾经以无冕之王自居的记者开始如坐针毡。不过不要太紧张,除了需要努力提升写作水平外,还可以配备智能工具,比如语音识别速记软件、智能剪辑视频工具等,这会让记者和编辑更强大。

对数据分析软件的利用,会让记者发现更多新闻线索。比如“百度指数”等产品,根植于搜索引擎大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不同新闻关键词的搜索热度、趋势变化、搜索人群的兴趣图谱等各种信息维度。媒体从业者可以据此判断新闻话题走向,明星粉丝可以从中了解偶像的热度变化,商家可以观察产品的用户定位和需求趋势。

相关性思维在这里获得充分的体现。举个例子,2014年6月16日到6月20日是百度指数“请假”一词最高的一周;同时还是“啤酒”一词百度指数最高的一周。敏锐的读者从两者的关联已经可以想到答案了:6月13日巴西世界杯开幕,接下来是世界杯比赛最密集的一周。新闻记者、品牌、商家可以利用这种数据洞见做些什么?善于使用这些工具的人,会成为同行中的佼佼者。在使用数据工具的过程中,我们也在被训练,使自己更适合在智能时代发现和创造价值。

翻译也将面临挑战。往日在重要领导人合照中总会出现的那位翻译官,恐怕需要叠加一个人工智能的影子。人工智能语言处理工具的开发,除了需要满足普通人的翻译需求外,还应该针对高端客户开发新功能。高端翻译需要的可能不是基本的机器翻译,而是由深度学习技术来帮助自己掌握服务对象比如领导人的用语特点;提供特定功能服务,比如如何把中国古诗词翻译成英文。

当百度大脑可以构思诗句,当神经网络可以模仿巴赫训练出作曲能力,当日本的小说奖项评选正式把人工智能创作的文学作品纳入候选,所有人都开始意识到作为人类心灵圣地的文化艺术领域,对于人工智能来说也不神秘了。神经网络很像人类的大脑,有无数隐秘的神经通路。李白要在醉酒时才能诗兴大发,那是因为醉酒状态导致一些平时蛰伏的神经通路被激活。未来人类可以不用借助醉酒,而是借助神经网络尝试开发灵感。

法律、金融等专业人士的日子也将被改变。由IBM研发的世界首位人工智能律师Ross(罗斯)在2016年就职于纽约Baker & Hostetler律师事务所,负责帮助处理公司破产等事务。这是一个真正可以全身心为雇主考虑的法律全才,不会像人类律师那样昂贵,普通律师或者法官为何不试试利用这样的产品呢?2016年12月,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上线了一款名为“睿法官”的人工智能系统,它不仅仅停留在收集资料、为案情“画像”的辅助阶段,而是已经可以做到对案情进行分析,采集案件的多元信息,识别出影响案件定罪量刑的相关要素及当事人上诉的理由,帮助当庭法官做出初步判断,已经十分接近“判案”形态了。使用人工智能助理的律所和法庭能够比同行更高效地处理案件,从而创造更高的收益和社会效益。

金融的城堡由数字的砖块堆砌而成,随处可见人工智能可以渗透的缝隙。

著名的布隆伯格就是用数据武装的华尔街之狼。这位曾当过纽约市长、身家几十亿美元的企业家,几十年前就通过金融数据处理工具杀入了华尔街。在他推出自己的债券交易产品之前,交易员基本上依靠查询路透消息源来查询价格,然后用铅笔和纸进行计算。而布隆伯格提供的产品,给用户提供市场的实时数据、计算能力、财务分析等,迅速席卷了所有债券交易所。布隆伯格第一次卖出他的产品给美林时是1982年,而微软在同年才刚刚推出Excel的第一版,当时还叫作Multiplan。

布隆伯格的例子也许有些远。但是在中关村、五道口、西二旗、张江、华强北,无数雄心勃勃的青年人在试图利用数据智能工具完成人生逆袭。人工智能不分贵贱,只在乎能力。人事管理员可以利用数据工具研究公司人员分布状况,提出优化意见。咖啡店可以通过智能对话App为用户订咖啡,并迅速了解他的口味。昔日的游戏高手,可以转型为游戏直播解说员,他比别人更能发现人工智能哪里还不太像人类。

人工智能的潮流虽然会掩埋一些职业,但也会催生新的机会。汽车消灭了马车车夫,却创造出了司机这个职位。人工智能的普及也会创造新的职业机会。吴恩达举了一个例子:以后无人机会越来越多,而无人机交通管理工作现在还没有,以后准会出现,谁来做这个工作?他建议人们把更多精力投入在教育和培养人才上面。

真正决定我们职业未来的,是我们是否具备智能时代需要的职业素养。当智能工具变得越发无所不能,能否灵活使用它就成为差距所在。一个对程序编写、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一窍不通的人,就像工业时代不会使用扳手的人一样。

现在几乎人人都拥有一部智能手机,但多数人在用它打游戏、看电影、刷朋友圈时,没有意识到其中蕴藏着通往未来的入口。人工智能领域很多世界最尖端的技术,都已经集成在诸如度秘一类的产品中。翻译、语音识别这些看似波澜不惊的功能,已经可以让你接触到最前沿的人工智能技术。

“工作着是美丽的”,这句话是已故女性作家陈学昭的长篇小说的名字。她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之一。今天人工智能将会带来又一场新文化运动。而在智能时代,工作着依然是美丽的,它需要智慧,更需要人类在与机器的互相砥砺中前行。

生命之歌,人工智能如何再造医疗

思索、奋斗、享乐、奔走……人类以肉身在世间拼搏,无论现世生活是幸福还是煎熬,总是渴望更健康长寿,渴望能亲眼看到未来的任何一天。昔日秦始皇为求长命百岁的仙药派人东渡,而今天的医疗科技则把长寿带给普通民众。

科技的发展又带来新的想象。无论是《超能陆战队》中亲切至极的医疗机器人“大白”,还是《攻壳机动队》中用人类肉体改造成的武器,都成为荧屏上的经典角色,令人津津乐道。虽然人类文明在工业革命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在现代医学的庇护之下,人类的肉身仍然显得那么脆弱。小小的身躯之内蕴藏着一个我们远未探索的世界。高科技会把人类的身体引向何处?这已经不仅仅是医生感兴趣的话题。

科学史上每一个领域的进步似乎都与医疗行业发生着重要关联。物理学家在光学领域和原子领域的研究带来了显微镜和X射线,宇宙飞船中为宇航员准备的健康检测室日后变成了重症监护室,生物学让动物实验成为人类最重要的医学测试方法,而化学更是一门与药品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学科。

那么人工智能在医学领域会扮演什么样的角色?答案恐怕不是一种角色,而是会改写整个医疗行业。

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方法,对医疗的影响将是全方位的,由浅入深,由小及大。

尖端医学最为吸引眼球:Nature报道神经假体使腿部瘫痪的猴子能够重新行走;美国研究出“纳米鱼机器人”可以轻松将止痛药物传输到指定的身体部位;在基因药物领域,深度学习为改写基因、合成新生物提供了可能。

类似的例子不是我们想要讨论的重点。纳米机器人、基因改造虽然是影视作品热衷的话题,却和现实领域颇有距离。更重要的是,虽然人工智能已经进入许多最前沿的医学领域,但几乎都还停留在理论或者实验阶段,不过在一些更成熟的领域,人工智能已经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在眼部疾病治疗中,由于对病人信息掌握有限,有1/10的病人会在治疗过程中受到伤害,其中至少一半伤害是可以预防的。英国知名的摩尔眼科医院与谷歌展开合作,打造了一款机器学习系统。这款系统仅凭眼部数字扫描结果,即可识别潜在的眼部疾病风险。眼部扫描技术早已有之,但是传统的机器在完成扫描之后,无法快速分析复杂的眼部数据。机器学习则是对付这类数据的能手,可以大大缩短分析时间和提升准确率,更快、更准确地为病人提供治疗方案。

IBM的watson机器人可以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帮助人类分析肿瘤等疑难疾病。在日本,病理读片大多都需要两名医生共同完成以防止错漏,而NEC很多年前就开始在日本医院中推行自动读片系统,现在已经能够替代医生的角色来辅助读片工作。

生物大数据也正在改变着医学研究和制药业。在一些传统医学诊断中,医生会让病人在一段平缓的路上行走几分钟,并记录他们的行走距离。这个测试是为了预测肺移植者的存活率,并可检测肌肉萎缩的病程发展,甚至可以评估心血管患者的健康状况。但是如果你想同时拿到1000个人的监测数据,那么光是记录就会变得非常困难。

智能手机解决了数据获取的问题。美国一位研究者想要收集有关心血管的数据,于是上传了一个名叫“我的心脏计数器”的App到苹果商城,结果短短两周内他手上就有了超过6000人的测试结果。现在他面对的问题不再是样本不足,而是缺少面对庞大数据进行更精确分析的能力。

我们一旦有能力把生物大数据抽丝剥茧,获得想要的结论,整个医学行业将受益无穷。以糖尿病为例,仅在中国就预计有超过1亿人受此病困扰。糖尿病诊断过程中有一个令医学界十分头疼的问题,就是不容易对病人做到糖尿病亚型的精确细分,这对前期预防和后期治疗都极为不利。而大数据分析可以在这一点上发挥优势,如果最终能对每个病人做出具体的病型确认,就能真正做到“对症下药”。

基因测序是发现致病原因的一个前沿方法。在这方面,我赞助了一个食管癌项目。过去在基因测序与疾病相关性的研究上,限于技术基本只能够做到单基因致病研究,比如发现某种基因突变会导致唐氏综合征之类的罕见病。而常见病很多是由多个基因组合的突变导致。过去由于计算能力达不到现在的水平,人们根本算不出来到底是哪些基因的组合导致了一些常见病。但是未来是可以算出来的。

大数据与智能分析对药物市场也会有明显改善。现代医疗中的药物品种已经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有时病人会发现,光是治疗感冒的药物就多达几百种。大数据的出现,将为我们带来个人定制的药物使用方案,精准使用每一种最适合我们的药物。

这也就是“精准医疗”(Precision Medicine)的概念。美国前总统奥巴马2015年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打算通过分析100多万名美国志愿者的基因信息,以便掌握疾病形成机理,开发相应药物,实现“精准施药”。通过互联网、人工智能与生物大数据的引领,精准医疗将成为一种把个人基因、环境与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与处置的新方法。我国也在2015年由科技部召开精准医学战略专家会议,计划在2030年前向精准医疗领域投入600亿元。

多伦多大学的Brendan Frey(布兰登·弗雷)教授称,现代科技下我们已经能源源不断地获取基因生物学的数据,但是人类却难以破解和掌控这些海量数据,无法“理解”基因。我们可以想到,深度学习将扬其所长,寻找人类无法发现的基因关联。当人工智能找出健康的基因序列模式,人类就能够通过基因来诊断甚至预测疾病,优化用药靶向。

精准医疗的概念引起了不少争议。美国女星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获知自己有80%的概率患上乳腺癌和50%的概率患上卵巢癌,于是毅然切除了双侧乳腺和卵巢。这一举动引发了媒体的大讨论。仅因为一个数字概率就去做切除手术,会使很多人迟疑。更有人担忧预测技术会被滥用,成为引导病人“无病呻吟”以便谋取利益的一种手段。

预测性治疗正如人工智能在警事安全领域促成的预测性防范——在一个人还没有实施犯罪之前就采取预防措施。无论如何,未来的人类要更频繁地面对此类抉择。

相比进行基因检测进而提前手术这类较为奢侈的项目,人工智能在更多普适医疗项目上也具有重大利用价值。

在中国大城市中,超过70%的人处于身体亚健康状态,而由于看病难、工作忙碌等因素,真正去医院的人数不到5%。人们需要一个身边的“私人医生”。未来的医疗大脑会成为这个“私人医生”。所有人随时随地可以通过手机、智能系统“看医生”。远离大城市和三甲医院的人群也将拥有更多的医疗选择。

未来人类的医疗业态将会被人工智能改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百度大数据实验室主任范伟身上发生过的一件事却让这个过程具有了一种魔幻感——人工智能已经为他实现了一次过去与现在的“穿越”。

30年前,当他还是一个高中生时,希望成为一名医生。他不仅在心里做了规划,还亲自跑到协和医学院招生办拜访。不过因为种种原因,范伟没有走进协和医学院的大门,而是来到清华学习计算机编程。

有趣的是,三十多年后,范伟真地做起了医疗。范伟现在的梦想,就是让更多的人能够早日用上医疗大脑。让医疗大脑为医生做辅助,包括为医生自动生成病历草稿,为医生节省时间,救治更多的病人。有了医疗大脑的辅助,医生这种职业一定会焕发新的光彩,医患关系也会更加和谐。范伟希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把有多年行医经验老医生的知识与阅历,变成一个软件,造福更多的人。

[1] 日本著名动画导演宫崎骏的作品,于1986年上映,讲述的是人与机器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