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义考 » 经义考全文在线阅读

《经义考》卷二百十五

关灯直达底部

钦定四库全书

经义考卷二百十五

翰林院检讨朱彛尊撰

论语【五】

刘氏【弇】论语讲义

未见

弇自序曰穷一理之微尽一性之妙其命有以至於冥然无间之初其神有以会於寂然不动之际则宜若可以忘言矣然而天下之言常出於不胜其多而言者遂至於不胜其衆则将以寓道而使之有明载道而使之有行故也是故无言而道隐未若有言而道不隐有言而道不隐未若言而与道两传而无所隐此所以应对答问相与垂世而设教者虽孔子犹不废而论语之书所为起也昔者孔子以无名之神功无体之妙道屈於不见知其礼义信足以成德其智仁勇足以成治其温良恭俭让足以成俗其?寛信敏惠足以成物而屈於不见用於卫灵公见其际可矣而弗与共天位也於季桓子见其行可矣而弗与共天职也於卫孝公见其公养矣而弗与食天禄也以至再逐於鲁削迹於卫絶粮而在陈微服而过宋则可谓畸朴人也然未尝不欲有为於世也是故出疆载质而有至於皇皇去父母国而有至於迟迟而席不暇暖辙不及环也委吏乘田贱也而不屑去者盖曰有官守而已猎较簿正卑也而不苟避者盖曰有官事而已其有为卒不可得矣於是收其所欲闻焉而未巳者一切寓之以言则详而为六经者是矣论语者特其绪余而已夫以学孔子者其徒至於三千之盛而上自国君卿大夫下逮闾巷一介之小民与其为时闻人而在所可许者类皆有见於是书及考其所归非资诸孔子者勿道也方此之时操笔而随其後者岂惟猎区区之空言也并与其一嚬笑之微一俯仰之细而得之也虽然若孔子者非学也故曰予非多学而识之吾道一以贯之而已矣故曰我非生而知之好古敏以求之而已矣其成已有如此者其於君也求之以不求之求而所至必闻其政其於神也祷之以不祷之祷而所祭必受其福於燕居则申申於乡党则恂恂於朝廷则侃侃於宗庙则便便其行已有如此者见所不见於鲁礼所不礼於卫则有似乎汚而非汚应佛肹之召诺阳虎之仕则有似乎屈而非屈也於齐则接淅於鲁则不脱冕而去其应变有如此者皆闻斯行诸也而对之不必同然而非异也皆崇德辨惑也而语之不必一然而非两也不教民战是谓弃之故於卫灵问陈则耻其学事君勿欺也而犯之故於昭公失礼则讳其过仁也孝也以其有小大故所陈非一端勇也智也以其有本末故所列非一序利命与仁则处之以罕言怪力乱神则要之以不言其立说有如此者臧孙要君宜其不智也而谓之智则智而已矣管仲僭君宜其不仁也而谓之仁则仁而已矣德行文学政事言语科虽不同而同谓之才则才而已矣草创讨论修饰润色虽不徧而不害同谓之命则命而已矣能具仁者君子也於子贱南宫适则与之苟无礼乐亦可为成人也於冉求公绰卞庄子臧武仲则略之以至叩胫而诛原壤鼓瑟而斥孺悲进顔子以不愚之愚黜子路以不祷之祷其处人有如此者凡此皆有见於孔子者也夫圣人之在上者多矣而制法不若孔子之为详圣人之在下者衆矣而制行不若孔子之为备宰我以为贤於尧舜而不为增叔孙以为不及子贡而不为损此孟子所谓集大成者虽然均法也而孔子所为备者不以一行为备此达巷党人之所谓博学而无所成名也若夫千载而下其去圣人远矣学论语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类皆溺於传注之卑而不能自拔於汚俗之中絶行之後往往以孔子而疑者皆是也书虽非孔子所自为然其属辞有要成文有序肆而通连而闲其本末先後若出於一而片言只简无自而不与孔子合非深知先王之法言者孰能与於此学者要当熟读而精思之不必考乎其人也

林氏【子充】论语诗

五十首

未见

闽书林子充号拙斋福清人着论语诗五十首林之奇解论语多引之

汤氏【岩起】论语义

十卷

未见【一斋书目有】

姓谱汤岩起贵池人知营道县有清名後通判徽州奉祠归居窦峰有论语义十卷

汪氏【革】论语直解

宋志十卷

晁公武曰汪革信民抚州人绍圣中试礼部为天下第一尝语人曰吾乡有二相一为天下之福一为天下之祸盖指晏元献王荆公也即此可见其解经渊源所自云

钱氏【观复】论语解

二十卷

卢熊曰钱观复字知原常熟人由太学登进士乙科官至户部员外郎寻领宫观出知广德军有论语解二十卷

叶氏【梦得】论语释言

宋志十卷

未见

王应麟曰张衡思玄赋匪仁里其安宅兮匪义迹其焉追注引论语里仁为美宅不处仁焉得知里宅皆居也石林论语释言云以择为宅则里犹宅也盖古文云然今以宅为择而谓里为所居乃郑氏训解而何晏从之当以古文为正 又曰石林解执礼云犹执射执御之义记曰秋学礼执礼者诏之盖古者谓持礼书以诏人者皆曰执周官太史大祭祀宿之日读礼书祭之日执书以次位常凡射事执其礼事此执礼之见於书者也解雅颂各得其所云季札观鲁乐以小雅为周德之衰大雅为文王之德小雅皆变雅大雅皆正雅楚庄王言武王克商作颂以时迈为首而武次之赉为第三桓为第六以所作为先後以此考之雅以正变为大小颂以所作为先後者诗未删之序也论政事之废兴而以所陈者为大小推功德之形容而以可告者为先後者删诗之序也其说可以补注义之遗

上官氏【愔】论语略解

曾氏【元忠】论语解

黄氏【锾】论语类观

闽书黄锾字用和浦城人从杨时学政和五年登第高宗朝拜监察御史提点江西刑狱

朱氏【申】论语辨

江西通志朱申字继宣贑州人太学生

江氏【奇】论语说

五卷

闽书江奇【一作錡】字全叔建阳人宣和三年登第仕永州学教授终徽猷阁学士

倪氏【登】论语解

姓谱倪登字彦及福清人

程氏【瑀】论语解

徐自明曰知饶州洪兴祖以经学得名龙图阁直学士程瑀尝注论语兴祖为之序摘取瑀发明圣人忠厚之言所谓不使大臣怨乎不以者表而称之兴祖尝忤秦桧桧疑兴祖托经以议已遂责昭州安置

林氏【之奇】论语讲义

未见【一斋书目有之】

陈氏【禾】论语传

宋志十卷

李氏【纲】论语详说

十卷

未见【一斋书目有之】

张氏【浚】论语解

四卷

魏了翁序曰魏国忠献张公之卒距今六十有三年精忠笃谅凛凛犹有生意予少尝谱其言行裒其论奏今又得论语解於公之从曾孙希亮此天厚我嗜者也希亮将锓梓以传而使某识其篇端粤惟论语一书此孔门弟子之嗜学者於圣人容貌辞气动容周旋之顷身体而心会气感而机应故其所书亲切有味凡一时师传友授閲万世如见然自七十子终然後大义乖讫孟子死尽失其传然而生乎千载之後亦圣人所与共学之人也岂终於乖失而不可复传与本朝全盛时河洛之间诸儒辈出扫除末师之陋随事体习切已研求以上寻千载之绪然後人知圣人之所以言与羣弟子之所以书皆日用饮食间事在立则见无行不与而非托诸空言也至近世张氏朱氏父子传家源流湜湜益大以肆忠献公资禀醇实既从北方学者讲诵遗言又与南渡诸贤更历事变自事亲而事君治已而治人反覆参验无一不合故其为是书也非苟知之凡能精察力践之余先儒所谓笃其实而艺者书之也学者诚能推寻究玩而知前辈读书异乎今之读者即是以约诸经即经以验诸已不亦求端用力之要乎

王氏【居正】竹西论语感发

宋志十卷

向氏【子?】鲁论集义

王庭珪状曰公讳子?字宣卿开封人官右奉直大夫江南东路转运副使居衡阳之伊山结茅以处手抄诸书尤喜观鲁论取诸家之善为集义以已见系於後今行於世

刘氏【安世】论语解

二十卷

许氏【翰】论语解

王氏【庭珪】论语讲义

五卷

王氏【綯】论语解

二十卷

曾氏【几】论语义

宋志二卷

朱子曰曾文清论语解其中极有好处亦有先儒道不到处

郑可学曰文清每日必正衣冠读论语一篇

陈振孙曰礼部侍郎曾几吉甫撰胡文定公门人也

许氏【文瑞】论语解

闽书福清许文瑞家贫不娶与弟人瑞以道自乐解论语莆泉之士称二许先生

郑氏【刚中】论语解

三卷

经义考卷二百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