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诗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 诗经: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全文在线阅读

宾之初筵

关灯直达底部

【题解】

《毛诗序》说:“《宾之初筵》,卫武公刺时也。幽王荒废,媟近小人,饮酒无度,天下化之。君臣上下沉湎淫液,武公既入而作是诗也。”《郑笺》:“淫液者,饮酒时情态也。武公入者,入为王卿士。”这是说当时为卿士的卫武公,目睹了朝廷饮酒无度的情况,作了这首讽刺诗。也有人认为这是卫武公悔过之作。朱熹《诗集传》说:“《毛氏序》曰卫武公刺幽王也。《韩氏序》曰卫武公饮酒悔过也。今按此诗意,与《大雅·抑》戒相类,必武公自悔之作。”方玉润《诗经原始》也认为此诗是“卫武公饮酒悔过也”,“武公初入为王卿士,难免不与其宴。既见其如此无礼,而又未敢直陈君失,只好作悔过用以自警,使王闻之,或以稍正其失,未始非诗之力也。古人教人,以言教不如以身教;臣子事君,以言谏不如以身谏。武公立朝,正己以格君非,虽曰悔过,实以谲谏意耳”。这首诗确为写贵族饮酒的场面,由初始时讲究规矩,到酒醉后的丑态百出,展示了两千多年前贵族宴饮的实况。诗的前二章写初宴时秩序井然,三章写饮酒渐多,由序而乱,四章写酒后狂态,五章则以劝诫作收。诗中对醉态的描写十分精彩,用“屡舞仙仙”、“屡舞僛僛”、“屡舞傞傞”,描写初醉、甚醉、极醉之态,活画出一幅醉客图。姚际恒评论说:“由浅入深,备极形容醉态之妙。昔人谓唐人诗中有画,岂知亦原本于《三百篇》乎!《三百篇》中有画处甚多,此《醉客图》也。”

宾之初筵[1], 左右秩秩[2]。 笾豆有楚[3], 殽核维旅[4]。 酒既和旨[5], 饮酒孔偕[6]。 钟鼓既设, 举酬逸逸[7]。 大侯既抗[8], 弓矢斯张[9]。 射夫既同[10], 献尔发功[11]。 发彼有的[12], 以祈尔爵[13]。

【译文】

宾客入座刚就筵, 左右秩序井井然。 杯盘碗筷摆整齐, 菜肴果品都齐全。 酒味醇美又绵软, 喝着美酒礼不乱。 钟鼓已经设妥当, 举杯敬酒也舒缓。 最大箭靶已张好, 拉开大弓搭上箭。 参赛射手已集合, 各自显示射技娴。 每发定要命中靶, 战胜对手把酒罚。

【注释】

[1]初筵:宾客初入座的时候。筵,竹席。古代设筵于地,客人席地而坐。

[2]左右:犹“东西”,筵席左右。宴会时,主人在东,宾在西。秩秩:肃敬而有秩序貌。

[3]笾(biān)、豆:古代食器名。楚:行列齐整貌。

[4]殽:菜肴,指豆中所盛鱼肉等菜肴。核:盛于笾中有核果类,即干果。维:是。旅:通“胪”,胪列,陈设。

[5]和旨:指酒味柔和甜美。

[6]孔偕:指举杯同饮,礼节协调齐一,井然不乱。孔,甚。偕,同。

[7]酬:敬酒,这里指举杯劝饮。逸逸:犹“绎绎”,来往不断貌。《毛传》:“往来次序也。”

[8]大侯:又称“君侯”,是侯中最大者。侯,箭靶,以兽皮或布制成,其上加圆形或方形布块,叫做“的”或“鹄”,射时以中的为胜。古礼射有不同等级的侯。《仪礼·乡射记》:“凡侯,天子熊侯,白质;诸侯麋侯,赤质;大夫布侯,画以虎豹;士布侯,画以鹿豕。凡画者丹质。”抗:举,竖起。

[9]斯:语助词。张:张弓搭箭。

[10]射夫:指参赛的射手。同:会聚。

[11]献:犹“奏”,表现。发:射箭。功:本领。这里有功力、技能之意。

[12]的:靶中心。

[13]以祈尔爵:古射礼,输者饮酒,即受罚酒。因而射手们都想着战胜对手,罚对手饮酒。祈,求。尔爵,犹言“尔饮”。爵,饮酒器,此处作动词,即以爵代指饮酒。


籥舞笙鼓[14], 乐既和奏。 烝衎烈祖[15], 以洽百礼[16]。 百礼既至[17], 有壬有林[18]。 锡尔纯嘏[19], 子孙其湛[20]。 其湛曰乐[21], 各奏尔能。 宾载手仇[22], 室人入又[23]。 酌彼康爵[24], 以奏尔时[25]。

【译文】

执籥起舞笙鼓响, 众乐和奏声悠扬。 乐舞献给我祖先, 礼仪合宜神来享。 各种礼仪既完备, 场面隆重又堂皇。 神灵赐你大福气, 子孙将有快乐享。 子孙既然享快乐, 各献本领在靶场。 宾客各自选对手, 主人再次入赛场。 斟上满满一杯酒, 献给胜者进一觞。

【注释】

[14]籥(yuè)舞:执籥而舞。籥,古乐器。似今之排箫。

[15]烝:进,献。衎(kàn):娱乐。烈祖:指创业的先祖。

[16]洽:合,配合。百礼:指各种礼仪。

[17]既至:已经齐备。

[18]有壬有林:形容礼仪规模宏大貌。壬,大。林,多。戴震《毛郑诗考证》:“此以形容百礼既至,壬壬然盛大,林林然多而不乱。”

[19]纯嘏(gǔ):大福。

[20]湛:乐,喜悦。

[21]其湛曰乐:即“湛乐”。其、曰,皆语助词,无实义。

[22]宾载手仇:指燕射,宾客选取比赛对手。此处写正射后的自由比赛。载,则。手,取,选择。仇,耦,指比赛对手。

[23]室人:主人。入又:即“又入”,指再次参射。

[24]康爵:大爵。

[25]时:善,指善射者。


宾之初筵, 温温其恭[26]。 其未醉止, 威仪反反[27]。 曰既醉止, 威仪幡幡[28]。 舍其坐迁[29], 屡舞仙仙[30]。 其未醉止, 威仪抑抑[31]。 曰既醉止, 威仪怭怭[32]。 是曰既醉, 不知其秩。

【译文】

宾客入座刚就筵, 态度温厚又恭谦。 他们没醉的时候, 举止庄重慎于言。 一旦喝得酩酊醉, 举止轻浮言放纵。 离开座位乱走动, 胡乱舞动舞不停。 他们没醉的时候, 举止谨慎又文静, 一旦喝得醉酩酊, 言行放诞不文明。 还说当人喝醉时, 忘记礼仪是常情。

【注释】

[26]温温:温柔和顺。《郑笺》:“柔和也。”

[27]反反(bǎn):同“昄昄”,举止庄重美好貌。

[28]幡幡:轻率无礼貌。

[29]舍:弃去。坐迁:指当坐当迁之礼。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古者饮酒之礼,取觯(酒具)、奠觯皆坐。又凡礼盛者坐卒爵,其余则皆立饮。又有升降、兴拜、复席、复位诸礼,皆可以‘迁’统之。舍其坐迁,盖谓舍其当坐当迁之礼耳。”即指酒后失礼,当坐饮而不坐,当离席而不离。

[30]仙仙:通“跹跹”,舞姿轻盈貌。此句指屡次起舞。

[31]抑抑:慎密貌。

[32]怭怭(bì):轻薄亵慢貌。


宾既醉止, 载号载呶[33], 乱我笾豆, 屡舞僛僛[34]。 是曰既醉, 不知其邮[35]。 侧弁之俄[36], 屡舞傞傞[37]。 既醉而出, 并受其福。 醉而不出, 是谓伐德[38]。 饮酒孔嘉[39], 维其令仪[40]。

【译文】

宾客已经露醉容, 又呼又叫闹不停。 杯盘碗筷被打翻, 舞步凌乱斜着行。 还说当人喝醉时, 出了错误弄不清。 头上皮帽歪歪扭, 胡蹦乱跳舞不停。 喝醉就应退出席, 大家都有好心情。 喝醉还要继续饮, 这种行为败德行。 饮酒本是好事情, 应当保有好品行。

【注释】

[33]号:号叫。呶(náo):喧哗,吵闹。

[34]僛僛(qī):醉舞身体歪斜状。

[35]邮:“尤”的借字,过失。

[36]侧弁:歪戴帽子。之:是。俄:歪斜貌。

[37]傞傞(suō):乱舞不止貌。

[38]伐德:害德,败德。

[39]孔嘉:甚美。

[40]令:善。仪:礼节。朱子云:“饮酒之所以甚美者,以其有令仪耳。”


凡此饮酒, 或醉或否。 既立之监[41], 或佐之史[42]。 彼醉不臧, 不醉反耻[43]。 式勿从谓[44], 无俾大怠[45]。 匪言勿言, 匪由勿语[46]。 由醉之言[47], 俾出童羖[48]。 三爵不识[49], 矧敢多又[50]。

【译文】

凡是与会来饮酒, 有的喝醉有的醒。 既设酒监察礼仪, 又有史官记言行。 喝醉本来是坏事, 反说不醉是败兴。 不要随人乱劝酒, 不要使他失礼行。 不当讲的不要讲, 无理之言把口停。 醉汉之言胡乱道, 竟说公羊没犄角。 三杯下肚头昏昏, 岂敢劝他再多饮。

【注释】

[41]监:指监酒之官,宴会上负责纠察礼仪。古者饮酒,立监以防失礼。

[42]佐:助。史:记事记言之官。

[43]彼醉不臧,不醉反耻:喝醉了本不好,可反以不醉者为可耻。不臧,不好。

[44]式:语助词。从:跟从。谓:劝。

[45]怠:怠慢,无礼。

[46]匪由勿语:不合理的不要说。由,式,法。

[47]由醉之言:因为喝醉说的话。由,从,因。

[48]童羖(gǔ):没角的山羊。指小山羊。旧以为公山羊有角。此二句是说醉者荒唐之言,好像可生出无角的羖羊。

[49]三爵:三杯。不识:不知。指酒后糊涂状态。《孔疏》引《春秋传》:“臣侍君燕,过三爵,非礼也。”此言不知三杯之礼。

[50]矧:何。又:通“侑”,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