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告别娑婆 » 告别娑婆全文在线阅读

《告别娑婆》自序

关灯直达底部

当我还住在缅因州的乡下时,两位自称为白莎和阿顿的高灵上师活灵活现地出现于我眼前。他们日后透露了自己的前身曾是耶稣的门徒St. Thomas与 St. Thaddaeus──虽然教会将他们封为圣人,其实那并不是他们的最后一世,他们并没有在那一世成道。这两位来访者无意老调重弹众所周知的灵修观点,他们揭示了宇宙最深的奥秘,探讨人生的真正目的,对近代新出土的〈多玛斯福音〉也着墨不少;最重要的,他们针对近年来流传甚广、将人类思潮推向新禧年的一部旷世灵修经典,做了一番澄清,而且还生动地点出了书中的精髓。至于你信不信白莎和阿顿的现身,那并不重要,也丝毫影响不到本书的讯息所能带给你的启发和帮助。但我敢跟你保证,若无两位上师提供灵感,我这个胸无点墨的一介凡夫是不可能写出这样一本书的。不论如何,我让读者自己决定这本书的来历。我个人相信,只要心胸够开放、够宽阔,《告别娑婆》能为修行人士节省下大量时间,无需寻寻觅觅地迂回于灵修道上。一旦真正读懂了书中的讯息,你再也不可能用以前的眼光来看自己的生活和这个娑婆世界了。对我而言,这一切,正是如此。

本书是根据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到二00一年十二月的会谈资料而写成的,全书以三人对话的方式呈现,亦即葛瑞(也就是我),以及化身为人形的高灵上师阿顿和白莎。我个人的叙述文字并没有特别标示出来,只有当我必须在三人的对话中插入解说时,会加上一个「注」字。有一点,我必需解释一下,虽然在准备这些文稿的漫长过程中,每次读到书中呈现的那个嚣张跋扈又幼稚无知的自己时,简直如坐针毡,但我仍然坚持不去修饰那些对话以及处处出言不逊的语气。直至今日,回顾起来,我不得不承认,自己是一直拖到最后几章的那一段时日,才算真正用心在练习宽恕。两位上师的解说化为白纸黑字以后,有时会显得咄咄逼人,然而,我可以作证,他们的神态始终是温柔、幽默、谦和、充满慈爱的。就好比有经验的父母,不但知道如何运用儿女的语言来修正他们的错误,而且知道何时应该立场坚定,毫不妥协,然而他们用心良苦的修正,背后的动机其实是善的。因此,如果你感到某些说法过于严厉,请记住,他们是为了我好的缘故。阿顿和白莎在跟我说话时,特意用我所习惯的那种对话语调,慢慢将我诱导入他们的教诲里头。白莎事后透露,他们故意用那种调调儿跟我对话,我才可能听得进去。由此,你不难想见我的「程度」了。说实在,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来正确地传达他们的讯息,但我不是完美的,因此本书也不是完美的,如果书中仍有谬误之处,无须分说,那必定是我的错误,而非出自两位来访者。还有一点,我需要厘清的,阿顿和白莎不仅允许我,还鼓励我用日后的一些对话来增补先前的讨论,偶尔有些句子也无需拘泥于当时的逐字记录稿,这类的指示,有一部分已顺理成章地纳入书中了。总而言之,这本书的缘起虽然是出自他们的指引,仍应视为我个人的作品。书中所引用的《奇迹课程》章节,也都编入书后的「本书引文与《奇迹课程》章句代码对照索引」中。对于默启这一部课程的「那声音」,我心怀无尽的感激,两位上师也谈论到「那声音」的真实身份。最后,我必须向这些年来协助我完成此书的众多师友们致谢,尤其是「奇迹课程基金会」会长肯尼斯(Kenneth Wapnick)。读者随后会读到,我的上师特别叮嘱我向他请益就教,因而,本书的内容也自然呈现出我从他那里受惠无尽的点点滴滴。不过,我仍须声明,《告别娑婆》里的观点纯属于我个人的诠释与了解,未必代表《奇迹课程》的立场。上篇 梦中细语

已直接契入上主的人,丝毫不受世界的限制,也清楚记得自己的终极身分。他们可以称为众师之师,因为他们虽已无形可见,我们仍能向他们的形象呼求。他们会在最有益的时刻及场合出现。如果现形会吓倒某些人,他们就只传递他们的观念。凡是呼求他们的人,都不会落空。也没有一个人会被他们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