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富心理学 » 财富心理学全文在线阅读

《财富心理学》3.投资人抢占财富的惯用伎俩——价格博弈

关灯直达底部

在市场竞争中,商品价格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价格大战几乎是每个商家都使用过的伎俩。无论是在哪个行业中,虽然在初期会存在诸多商家,但最终都会出现一家或几家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局面,只有少数市场份额被其他多如牛毛的小商家分割,其比例基本为二比八,这也是心理学中的二八定律。在此,我们以两家品牌占据行业主要市场为例,其通常被称为双寡头经济。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麦当劳和肯德基,以及移动和联通等都是这种情况。

价格大战中最简单的一个原理,就是顾客的购物选择意向会朝价格偏低的产品倾斜,尤其是一些中低端商品消费,其质量的受关注程度往往会排在价格之后。就双寡头经济而言,基本可以称为行业内的垄断行为,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应对手段,就是利用价格竞争。比如,可口可乐公司的产品价格比较低,那么顾客就会跑到可口可乐公司一边,其销售量便会大增;如果百事可乐公司的产品价格比较低,顾客就会跑到百事可乐公司一边,其产品销量也会大增。实际上,行业内部的企业竞争,大多是以这种方式完成的。

但是一味地压低产品价格,是不可能无休止地进行下去的,因为即使产品的成本再低,也必然会有投入,如果价格降到投入成本以下,商家还会继续赔本出售产品吗?答案必然是否定的,但是在价格战中,这种情况又会不时地出现。因为,这样可以有效地拖垮那些中小企业,大企业赔得起,中小企业则只能关门大吉,届时属于中小企业的市场份额自然也就会转入大企业。等到中小企业倒闭之后,大企业再重新提高价格,从长远角度来看,这种做法还是利大于弊的。当然,如果没有足够的实力,大企业也是不能确保最后的胜利的,所以基本上都会有两家大企业联合操作,挤垮那些中小企业,也就是上述提到的双寡头经济。不过,中小企业灭亡快,兴起也快,等到大企业提高商品价格时,中小企业又会东山再起,而大企业则会开始新一轮的价格战。但是,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企业,都经不起这样不停地折腾,所以他们大多会保持一定的默契和底限,也就是上面提到的二八定律。

所以,真正的价格博弈往往在大企业之间,它们的实力相当,都想在行业中占据龙头地位,但经常是打个两败俱伤,然后言归于好,重归默契。因为就价格战而言,完全是鱼死网破的打法,商家选用这种方式进行市场竞争,基本都要做好“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准备,即使是胜利也通常是惨胜。而且,还要防备第三方的势力介入,所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如果有第三方势力趁虚而入,那么最初的交战双方都将成为被人上位的垫脚石。当然,有些大企业为了一家独大,也有拼死力搏的情形。如果有这样的情形出现,自然是谁的实力更强,谁就可以获得最后的胜利,然后一家品牌垄断整个行业。

像2012年打得热火朝天的京东和苏宁的价格战,双方都是比较成熟的品牌,基本不会出现“杀红眼”的情况。但是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却可以尽情期待这种时刻的到来,因为所谓“价格大战”,就是商家降低商品价格,谁坚持的时间越长,谁坚持的力度越大,谁就可以取得最后的胜利。无论商家谁赢谁输,消费者都可以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