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反应:小动作后面隐藏着什么? » 微反应:小动作后面隐藏着什么?全文在线阅读

《微反应:小动作后面隐藏着什么?》4.1 冻结反应的原理

关灯直达底部

肉食动物生存要吃肉,弱的就会被吃掉。一个要追、要打,一个要躲、要逃。

捕猎者和被猎者,都对运动的物体特别敏感。这是在长期的生死斗争中进化出的一项强大的本领。动物敏锐的感觉器官,可以综合通过声音、视觉、气味甚至空气的流动来感受物体的运动。唯如此,捕猎者才容易观察到逃离的对象,被猎者才容易观察到快速逼近的猎手。

青蛙大概是这项进化的极致物种,它们的眼睛对于飞行或跳跃中的小昆虫,能够精准地计算其轨迹并准确捕获,但由于它们的眼睛不会关注静止的昆虫,所以就算给它的周围摆上若干新鲜的死苍蝇,它们还是因为不能食用而饿死。

一头羚羊正在烈日炎炎的大草原上悠闲地吃草,突然感受到了空气的流动发生了细微的变化,同时还夹杂着些许食肉动物的腥气扑鼻而来。这时候,它一定会停下所有的动作,将头抬高(大部分感受器官都集中在头部),尽量用眼睛、鼻子、耳朵和身上的每一根毛发来判断:

有没有危险?

危险来自于什么动物?

它们有多少?

它们的速度有多快?

它们距离自己还有多远?

我们的群体能不能保证自己的安全?

需不需要逃跑,还是战斗?

往哪里跑不会中埋伏?

……

这么多的问题,需要在1秒钟以内判断出个大致结果(对于动物来说,更多的判断不是使用大脑思考),否则就可能让自己葬身敌腹。

经过逐代的进化,人类也在积累着这种本能的反应。在感觉到可能有危险的时候,立即减少动作,保持静止的同时,收缩肢体。这就是冻结反应。冻结反应的过程,一方面是躲避危险,另一方面也是集中所有感官和神经系统进行信息收集、信息判断的过程。在快速对局面做出分析和判断后,再采取相应的行动。

这件事情实在很不容易,在那一刹那会消耗掉神经系统的全部能量。神经系统的高度集中,会使得身体运动短暂失控。一方面是因为神经系统无暇顾及,另一方面过多的运动会增加神经系统的负担,不必要的动作可能会在情况未知的状态下闯祸。因为,不动可以将未知情境中的变化可能性降至最低,最容易获取到尽可能多的信息,最容易做出有利于自己的决策。如果自己乱动,则无形中将变数和可能出现的负面刺激以几何级数增大,需要处理更多的未知变化,反而增加了自己的负担。

所以,不动比动更安全。

冻结反应再细分,可以分成“惊”和“怕”两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