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微反应:小动作后面隐藏着什么? » 微反应:小动作后面隐藏着什么?全文在线阅读

《微反应:小动作后面隐藏着什么?》3.2 听觉安慰

关灯直达底部

音乐是个神奇的东西,能够改变人的精神状态,让人兴奋、让人愉悦,还能让人惆怅。夜总会喧嚣而强烈的节奏,能强行刺激神经系统兴奋起来,再通过发泄身体的能量,最终使人缓解精神上的压抑;优美的旋律或者贴心的歌词,能够让听歌的人找到心灵共鸣,获得强烈的认同感(同时实现自我认同),从而得以精神愉悦;当然,认同感不一定都来自于高兴的事情,基于悲伤的认同感会使人引发悲伤的共鸣,强化本已惆怅的心情。有的时候,基于悲伤的共情,能比基于愉悦的共情产生更大的决策影响。

视觉的改善可以安慰被测试人的神经系统、改善心情,听觉的改善同样可以。

如果人感到紧张或者不适,可能会自动调用储存在自己大脑里的音乐旋律来自我调整,例如哼歌、吟唱、颂唱、嘶吼,或者吹口哨等,从而达到缓解神经的状态、改善心情的目的,这种反应被称为听觉安慰。而且,唱歌、哼歌或者吹口哨的时候,还能够同步调整呼吸的节奏和力度,这对于获取安慰而言,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如图3-8、图3-9。

图3-8和图3-9 听觉安慰

在测谎的过程中,不太会出现大段的旋律哼唱或者乐曲吹奏,由于测试情境的特殊性,很有可能程度减轻而变形为简单的一小段哼唱或者单音节的口哨,甚至不发出声音但有呼吸动作,只是被测试人自己心里知道。但这些微小的反应,如果是出现在负面刺激之后,则可以初步判断为缓解压力的听觉安慰反应。相应的刺激源可以作为深度挖掘的线索。

出现通过听觉安慰来自我调整的现象,说明行为人所感受到的不适还处于初级阶段,非常轻微, 主动的调节行为也属于大胆而无所顾忌的直接执行,并未进入不安和害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