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神似祖先 » 神似祖先全文在线阅读

《神似祖先》参考书目

关灯直达底部

(注:“/”前为原著出版年,“/”后为中译书出版年)

阿尔德里奇 S.2000/2002.看见红色 感觉蓝色[M].北京:三联书店.

艾克曼.2003.情绪的解析[M].海口:南海出版公司.

艾克斯罗德 R. 1984/1996.对策中的制胜之道[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埃特考夫.1999/2000.漂亮者生存[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奥菲克.2001/2004.第二天性:人类进化的经济起源[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巴斯.2004.进化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拜尔茨 K. 1993/2000.基因伦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贝塔朗菲 L. 1952/1999.生命问题[M].北京:商务印书馆.

伯恩斯.2005/2009.好满足[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柏格森.1924/2005.笑[M].北京:北京出版社.

伯纳姆.2000/2003.欲望之源[M].北京:中信出版社.

波普.1961/1987.历史主义的贫困[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布兰德 P,扬西 P. 1995/1998.疼痛——无人想要的礼物[M].北京:东方出版社.

布劳.1964/1988.社会生活中的交换与权力[M].北京:华夏出版社.

戴蒙德 J. 1992/2004.第三种猩猩[M].海口:海南出版社.

——1997A/1998.性趣探秘[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

——1997B/2000.枪炮、病菌和钢铁[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达马西奥.1994/2007.笛卡儿的错误[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2007.感受发生的一切:意识产生中的身体和情绪[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道金斯 R. 1976/1998.自私的基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迪尔凯姆 E. 1893/1933.社会分工论[M].上海:商务印书馆.

福尔迈 G. 1973/1994.进化认识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弗兰克 R. 1998/2002.奢侈病[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6.一夫一妻制和市场婚姻[N].纽约时报,3月16日;参考消息,3月19日.

福山 F. 1999/2002.大分裂[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2/2002.后人类未来:基因工程的人类浩劫[M].台北:时报文化出版公司.

福特 C. 1996/2001.说谎:你所不知道的一切[M].北京:新华出版社.

方舟子.2001.叩问生命[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弗伊 M. 1986/1988.社会生物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格莱希,等.2000/2001.生命数据[M].贵阳:贵州科技出版社.

葛兰汀,约翰逊.2005.我们为什么不说话——以自闭者的奥秘解码动物行为之谜[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格林菲尔德 S. 1998.人脑之谜[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格斯登 R. 1995/1999.欺骗时间[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古尔德 S. 1977/1997.自达尔文以来[M].北京:三联书店.

——1996/2001.生命的壮阔[M].北京:三联书店.

哈耶克.1988/2000.致命的自负[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亨特.1997/1999.心理学的故事[M].海口:海南出版社

黄有光.2000.经济与快乐[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吉尔德 G. 1981/1985.财富与贫困[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卡斯特.2001/2003.无聊与兴趣[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凯恩斯.1932/1997.预言与劝说[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柯克伍德 T. 1999/2001.人生几何——人的衰老、防老和用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柯特莱特.2001/2002.上瘾五千年[M].台北:立绪文化事业有限公司.

克拉克 W. 1999/2001.衰老问题探秘[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克罗宁 H. 1991/2000.蚂蚁与孔雀[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拉姆斯登 C.,威尔逊E. 1983/1990.普罗米修斯之火[M].北京:三联书店.

赖希霍尔夫 J. 1999/2001.蓝色的星球:人与生态[M].上海:百家出版社.

赖特 R. 1994/2002.道德的动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2003.非零年代[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公司.

赖特 W. 1998/2000.基因的力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理查森.1999/2004.智力的形成[M].北京:三联书店.

里德利.1993/2002.红桃皇后:性与人性的演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1996/2004.美德的起源:人类本能与协作的进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9/2003.基因组:人种自传23章[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2005.先天,后天:基因,经验,及什么使我们成为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利基 R. 1995.人类的起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罗素.1930/2003.幸福之路[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55/1981.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洛伦兹 K. 1966/1987.攻击与人性[M].北京:作家出版社.

洛耶.2000/2004.达尔文:爱的理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马古利斯 L,萨根 K. 2001.我的另一半[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

迈尔 E. 1988/1992.生物学哲学[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

——1991/2003.很长的论点——达尔文与现代进化思想的产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麦克康门斯.1978/1984.什么是生态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麦肯齐,鲍尔,弗迪.1998/2000.生态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

米德 M. 1928/1988.萨摩亚人的成年[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1935/1988.三个原始部落的性别与气质[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莫兰 E. 1999.迷失的范式:人性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尼斯,威廉斯.1994/1998.我们为什么生病[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莫瑞斯 D. 1971/1988.裸猿[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诺埃尔 E. 1979/2000.今日达尔文主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欧皮特.1994.进步:一个概念的兴衰[J].香港:中国社会科学季刊,总第8期.

帕克 R. 1987.城市社会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

平克 S. 1994/1998.语言本能[M].台北:商周出版公司.

普拉格.1999.快乐由心发出[M].台北:天下远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齐科.1997/2007.第二次达尔文革命:用进化论解释人类学习的过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齐美尔.2001.时尚的哲学[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契克森米哈赖.1990/1993.快乐,从心开始[M].台北:天下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乔姆斯基 N. 1968/1989.语言与心理[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2.乔姆斯基语言哲学文选[M].北京:商务印书馆.

容克 R. 1966.比一千个太阳还亮:原子科学家的故事[M].北京:中国工业出版社.

塞利格曼.2002/2003.真实的快乐[M].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公司.

——1990/1998.学习乐观[M].北京:新华出版社.

尚玉昌(编著).1998.行为生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叔本华.2006.爱与生活的苦恼[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舒尔茨 D. 1975/1981.现代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斯蒂恩 G. 1996/2001. DNA和命运[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斯泰福 R. 1996/2001.达尔文与进化论[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

塔尔德.1992.模仿的规律[G].现代社会心理学名著菁华.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梯利 F. 1913/1987.伦理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79.西方哲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托马斯 L. 1974/1996.水母与蜗牛[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魏德 N.(编).2001.进化先锋哺乳动物[M].长春:长春出版社.

——(编).2001.非动的家族:鸟[M].长春:长春出版社.

威尔.2001/2005.类人猿和寿司大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瓦尔.2005/2007.人类的猿性[M].上海: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

威尔逊 E. 1971/2007.昆虫的社会[M].重庆:重庆出版社.

——1975/2008.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1978/1988.人类的本性[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

——1994/2000.大自然的猎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6/2004.生物多样性[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2002.论契合[M].北京:三联书店.

——2002/2003.生命的未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2008.造物,拯救地球生灵的呼吁[M].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维尔热里.1997/2003.论痛苦——追寻失去的意义[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维果斯基 L. 1934/1997.思维与语言[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威廉斯 G. 1962/2001.适应与自然选择[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8.谁是造物主[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沃克诺克 G. 1990.道德的目的[G].彼彻姆编著.哲学的伦理学.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沃森 J. 1968/2001.双螺旋[M].北京:三联书店.

沃特斯,唐纳德.1994/1999.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

西蒙 H. 1989.现代决策理论的基石[M].北京: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

萧伯纳.1902/1982.人与超人[M].诺贝尔文学奖全集(15卷).台北:远景出版事业有限公司.

熊彼特.1949.大步进入社会主义[G].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北京:商务印书馆.

薛定谔.1944/2005.生命是什么[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伊梅尔曼 K. 1980/1990.行为学导论[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佚名文章.2003.解读快乐[N].参考消息,12-8(15).

佚名文章.2009.人类与类人猿笑声同根同源[N].参考消息,6-6(7).

伊斯特布鲁克.2003/2005.美国人何以如此郁闷[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约翰斯顿 V. 1999/2002.情感之源:关于人类情绪的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郑也夫.1992.从书籍出版看国势兴衰[N].科技导报,第11期.

——2002.城市社会学[N].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

——2007.后物欲时代的来临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Ardrey R. 1967.The Territorial Imperative [M].London:William Clowes and Sons,Limited.

——1976. Hunting Hypothesis [M].Toronto:McClelland and Stewart Ltd.

Bateson P. 1988.The Biological Evolution of Cooperation and Trust[C]//Diego Gambetta(ed.).Trust:Making and Breaking Cooperative Relations.New York:Balil Blackwell Ltd.

Bentham J. 1970.An Introduction to the Principles of Morals and Legislation;edited by J. H. Burns and H. L. A. Hart [M].London;New York:Methuen.

Boyd R, Richerson P.1991.Culture and Evolutionary Process [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

Easterlin R. 2003.Explaining Happiness [J/OL].Social Sciences.www.pnas.org/content/full/100/12/11176

Ridley M. 1996. The Origins of Virtue [M].London:Penguin Books Ltd.

Sigmund K. 1993.Games of life:explorations in ecology, evolution, and behaviour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Smith M. 1972. On Evolution [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

Trivers R. L. 1985. Social Evolution [M].Menlos Park, Calif:Benjamin/Cummings Publishing Company, Inc..

——1971.The evolution of reciprocal altruism[J].Quarterly Review of Biology.

Scitovsky T. 1976/1992.The Joyless Economy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Human desire and Ecunomic Satisfaction [M].Brighton, Sussex:Wheatsheaf Books Ltd.

郑也夫的《阅读生物学札记》是本有意思的书。与其说是在读生物学,不如说更多地是在借生物学来思考人类文化。

——吴小龙(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教授)

看郑也夫的文章,无论长短,都特别给人启发,不仅是长知识,更是开心智。从他早年的知识分子研究到近期的生物学阅读,几乎在每个研究领域中他都能有新发现。我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就看他的文章,快20年了,感觉他对中国社会的大多数判断不但是超前的,也大都是准确的。崇尚智力活动或者追求精神活动的人,我建议他们要多看看郑也夫的书。

——谢泳(厦门大学教授)

晚近生物学知识的进展已经大大改变了对于人的性质之理解。可在国内社会学界,这一学科的重要性似乎尚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也夫却将这一学科视为新世纪社会学的重要生长点之一,以兀兀穷年之力研读了大量生物学著作。于是便有了那年春天SARS之疫期间,他在人民大学操场上举行的关于细菌与人类社会的著名演讲。当整个社会都因灾难的横逆之来而处于极大心理恐慌之中的时候,社会学家立于大地之上,遵循知性的指引,从容地进行知识的讲论,这是真正社会学的大家风范。

——王焱(《读书》杂志主编)

本书为我们带来了轻松的阅读感受和睿智的思想启迪。我从中获得的启示是:强烈的问题意识和跨学科的学术态度。它使我们不断地接近认识你自己这一古老命题。

——龚云普(惠州学院教师)

这是我真正开始阅读生涯之后遇到的第二本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书……它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提供给我用以思考和解释身边世界的方法。越翻读它,我就越感觉到当读书人遇到一本好书时内心那种碎碎的颤动。

——三流武师(网络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