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理学与生活(全彩插图第11版) » 地理学与生活(全彩插图第11版)全文在线阅读

《地理学与生活(全彩插图第11版)》第11章 城市地理学

关灯直达底部

台北居民正在照料她靠近市中心的小片地。(© Chris Stowers / Panos Pictures

14世纪的开罗是当时世界级的城市。它位于非洲、亚洲和欧洲的交界处,控制着地中海沿岸的贸易。14世纪初,开罗已经拥有50万以上的人口,市中心到处是10—14层的高楼。有1.2万多家店铺,其中有些是专营来自世界各地的奢侈品的,西伯利亚的紫貂皮、锁子甲、乐器、布匹和鸣禽。外来者惊讶于开罗的规模、人口密度和五光十色,赞叹地把它与威尼斯、巴黎和巴格达相提并论。据那个时代开罗的编年史家麦格里齐(原名Taqui-al-Din-Al- Maqrizi)记载,当时建造的一栋巨型建筑物,底层是商铺,上面是公寓,能住4000人。一位来自佛罗伦萨的观光者估计,开罗一条街上住的人比佛罗伦萨全城的人都要多。来自欧洲和亚洲各地的旅行者遍布开罗的大街小巷,在布拉格(Bûlâq)港停泊的船只数量远远超过威尼斯和热那亚的总和。

今天,开罗是一个庞大的、向四周蔓延的大城市,代表着人口增长远远超过经济发展速度的发展中国家近年来城市化的几种趋势的典型。据估计,1970年埃及人口有3500万。近几十年,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大大降低了婴儿死亡率,使全国人口达到了7700万。大约有900万人住在开罗大都市区。这个大都市区现在占地面积超过450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到了每平方千米30,900人。人口增长的趋势还会继续,预计到2015年开罗人口将达到1150万。

每天外来人口都像河水一般源源不断地流进开罗,因为人们觉得这里是能找到机会的地方,是能比拥挤的乡间生活得更好、更幸福的地方。开罗是现代埃及的象征,是年轻人宁愿过苦日子以换取“成功”机会的地方。但是真正的机会从来都是罕见的。在这里,数以百万的穷人,挤住在一排排的公寓住宅里,这些房子大多都建得比较简陋。更有数以万计的穷人住在屋顶阁楼或者尼罗河上的小船里,有50万人在开罗东边南面和北面的公墓——被称为“死人城”(Cities of the Dead)——里栖身。不时发生建筑物倒塌的事件;1992年10月12日发生的地震虽然只有里氏5.9级,却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夷平了几千栋建筑。但是城市仍然在扩张,占用了宝贵的农田,因此减少了可供给全国不断增长的人口的粮食数量。

来到开罗市中心的人的第一印象是这里的富有,与市中心以外的地方形成鲜明对比。高层公寓、跨国公司的区域总部大楼、现代化的酒店矗立在交通拥挤的街道间,这些都是新埃及的象征(图11.1)。有钱人可以吃麦当劳、必胜客、Taco Bell(墨西哥快餐)或香辣肉酱;新的郊区开发和封闭式的社区给富人创造出了独立王国。但是,豪华公寓和昂贵的轿车距离占埃及人口20%的失业人群所居住的贫民窟只有咫尺之遥。在开罗,贫富之间、现代建筑与贫民窟之间、开敞与拥挤之间鲜明的对比是意味深长的。像很多大城市一样,开罗见证了城市爆炸性的增长,看到了世界城市人口的比例不断提高,但却没有足够的房屋容纳所有人。

图 11.1 埃及开罗。大都市区的人口增长——从1970年的300万到今天的900万——在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所反映。城市区的快速增长导致住房短缺、交通及其他基础设施开发不足、失业、贫困和环境恶化等问题。(© Scott Gilchrist / Masterfile

由于增长过快,开罗已经不能为其居民规划与建造充足的基础设施。1992年的地震加速了该城市第一次开发规划的实施。尽管最近有所改善,修建了围绕城市的环路和地铁,但交通仍是开罗的老问题。堵车时车辆怠速空转,消耗大量燃料;10%的开罗人因空气污染而患上呼吸系统的疾病。事实上,开罗的空气污染比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全世界最差的墨西哥城还要严重。交通和拥挤的人流造成噪声污染,噪声水平经常超过80分贝。尼罗河水和已经处理过的饮用水都有污染,铅和镉的含量都达到危险的水平,对健康的影响在若干年后将会显现出来。所有城市在某种程度上都会面临城市规模问题、人口问题、贫困问题、规划和基础设施等方面的问题,其中一些问题我们在本章中将要谈到。

11.1 城市化的世界

今天城市正在以一个我们能感觉到的速度增长。1900年只有13座城市的人口超过100万,到2000年这样的城市有375座(图11.2)。据预测,到2015年将会有564座城市人口超过100万① 。

图 11.2 世界城市化趋势。请注意生活在农村地区的人口所占比例在稳步下降。联合国预测,2000—2020年间全部的人口增长几乎都将集中在世界上的城市地区。

资料来源: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from Population Reference Bureau .

1900年,没有一座城市的人口超过1000万。2003年有20座特大城市人口超过1000万(表11.1和图11.3)。美国把这样的城市叫作“巨型城市”(megacity)。当然,正如我们在第6章看到的,我们希望随着世界人口的快速增长,城市也随之增长。但是,城市化和大城市化增长的速度比总人口增长的速度快得多。1800年,世界上只有3%的人口生活在城市里,现在城市人口的比率大约是49%。洲与洲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城市人口增长的数量不尽相同,但是所有国家有一点是相同的: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比率在上升。

图 11.3 2005年有300万(含)以上人口的大都市区。只标注了人口在500万及以上的大都市的名称。广阔的城市化区域不再仅是工业化发达国家的特征。请注意发展中国家中的大都市区集群,如巴西的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地区,中国的北京-天津和印度的孟买。

资料来源:Population projections from 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s Division.

表11.1 2003年和2015年人口在1000万(含)以上的超大城市(人口单位:百万人)

人口

排名

城市

所在国

2003

2015

2003

2015

东京

日本

35.0

36.2

1

1

墨西哥城

墨西哥

18.7

20.6

2

4

纽约

美国

18.3

19.7

3

6

圣保罗

巴西

17.9

20.0

4

5

孟买

印度

17.4

22.6

5

2

德里

印度

14.1

20.9

6

3

加尔各答

印度

13.8

16.8

7

10

布宜诺斯艾利斯

阿根廷

13.0

14.6

8

12

上海

中国

12.8

12.7

9

15

雅加达

印度尼西亚

12.3

17.5

10

8

洛杉矶

美国

12.0

12.9

11

14

达卡

孟加拉国

11.6

17.9

12

7

大阪-神户

日本

11.2

11.4

13

18

里约热内卢

巴西

11.2

12.4

14

17

卡拉奇

巴基斯坦

11.1

16.2

15

11

北京

中国

10.8

11.1

16

20

开罗

埃及

10.8

13.1

17

13

莫斯科

俄罗斯联邦

10.5

10.9

18

21

马尼拉

菲律宾

10.4

12.6

19

16

拉各斯

尼日利亚

10.1

17.0

20

9

巴黎

法国

9.8

10.0

21

22

伊斯坦布尔

土耳其

9.4

11.3

23

19

资料来源:The UN Population Division.

表11.2显示了世界各地区的城市人口。请注意世界上工业化率最高的北美和西欧地区,按照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口比例算,也是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而亚洲和非洲的城市人口比例较低。工业化促进城市化,但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只是部分源自工业化。人们蜂拥到城市,目的是寻找比在农村更好的生活,但是他们往往没有找到。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城市增长速度很快,主要原因是从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但是,城市的增长超过了经济体创造就业、住房和社会服务的能力。棚户区和在非法占地的定居点,以及失业、不充分就业是尼日利亚前首都拉各斯、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这样的城市的共同特征。

表11.2中很有意思的是,中国和东南亚(越南、印度尼西亚等国)城市地区的人口比例相对较低。但是,这些国家城市地区的人口绝对数却是世界上较高的。考虑到亚洲人口数量巨大,而且大多从事农业(日本和韩国除外),有时候我们就会忘记很多巨型城市存在于世界上这些大多数人仍以自给农业为生的地方的事实。

本章的第一个目标是考察与城市地区的发展、区位和职能相关的主要因素。第二个目标是研究城市地区的体系——即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三个目标是识别这些地区土地利用模式的性质。第四个目标,我们试图通过考察能够帮助解释它们特殊性质的因素,对世界上的城市进行分类。

表11.2 1950年和2000年一些地区和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估计及2030年的预测

地区或国家

1950

2000

2030

北美洲

64

79

87

拉丁美洲

42

76

85

欧洲

51

73

80

俄罗斯

45

73

78

大洋洲

61

73

75

日本

35

65

73

中国

13

36

61

东南亚

15

40

61

非洲

15

37

54

全世界

29

47

61

资料来源:United Nations Population Division.

11.2 城市的起源及演变

人们需要彼此接近:他们聚在一起结为夫妇、家庭、团体和组织的地方变成城镇。除了交往之外,人们还需要彼此以维持重要的谋生体系。城市的起源是由于几种因素:定居人群(非猎采社会)的存在、人口的集聚、不直接从事农业的人群,以及居统治地位的精英人群的存在。这些因素是城市聚落的基础和文明的基石(请注意城市“城市”[city] 和“文明”[civilization] 这两个词有着相同的拉丁词根civis )。尽管在最早的城镇和城市出现之前文明是必需的,但城市的发展依赖于适宜的环境,包括肥沃的土壤、运输所需的水路、建筑材料和可设防的位置等。农业生产和食品运输储存方面的技术也是城市发展所必需的。具备了这些条件之后,城市是如何在古代世界中出现的呢?

第一位也是最重要的,是最早的城市有赖于农业剩余产品。很多早期的城市在城墙之内还有农田,但是城市和乡村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大多数城市居民的非农业身份。这就意味着必须由城市周围的腹地 (hinterland)给城市人口提供食物。优越的环境条件和技术进步所带来的农业发展,使人口中心的周围地区创造出了剩余农产品。那些处于萌芽状态的小镇中不从事农业的人们可以自由地从事其他职业——多半是金属加工,反过来又推动了创造剩余农产品所需的重要的技术进步。其他人可能变成统治精英或神职阶层中的一员,帮助完善组织居民生活所需要的权力结构和文明秩序。

通常反映在宗教中的社会组织和权力是城市发展所必需的第二个先导。大多数古代城市以教堂或宫殿为中心,其中生活着僧侣,有粮仓、学校,往往还有统治者。城市变成了中央集权的所在地,将其与腹地的关系固定下来,使得剩余农产品从腹地抽调出来并在城市中进行再分配。

古代城市多形成于便于防御的地点,这是城市出现的第三个因素。沿着河流的位置交通便利,但山顶上的位置有防御优势。通常,居民们修筑城墙将城镇围起来,以提高防御能力。修筑城墙,有时候还加上护城河,是欧洲很多地方都采取的一种战略,但是这些防御体系可能也会限制城市的扩张。有些城市——如罗马——曾突破好几重城墙,每一次扩张都扩大了居民生活的地盘。

与城市地区出现有关的第四个因素是更为复杂的经济发展。城市从周围的腹地取得所需要的给养。随着城市权力和组织的扩大,它能够将控制权扩大到更广阔的腹地。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腹地能生产更多的粮食,而且随着运输和仓储措施的改进,城市可以运进更多的粮食并安全地储藏好,供城市人口进行最终的再分配。腹地的规模会限制城市的增长,因为城市的增长只有在农业剩余产品增长的情况下才有可能。

在欧洲和亚洲,从10世纪到18世纪,经济关系的转换改变了城市与其腹地之间简单的索取关系。当贸易变成了经济的引擎,城市商人开始进行买卖交易。他们一般购买原材料——羊毛、木材、香料,然后将其加工成制成品,如纺织品、小船和食品。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经济组织发生了另一次转变。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尤其是在欧洲。以水力或火力为动力,工厂中被工业人口所操作的越来越多的新机器形成了大规模生产。过去以教堂或宫殿为中心、被城墙环绕、集中在市场或河流旁的城市,现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城市的经济财富集中在工厂、铁路和工厂工人的住房附近。

对城市地区发展过程的这一非常简要的回顾,仅仅揭开了极为复杂的城市现象和极为悠久的城市历史的一角,但是在考察城市的其他方面之前,这种回顾对于理解城市的起源是很重要的。它对于把握影响城市所在地的区位和城市经济结构的因素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城市聚落的区位

城市中心在功能上与城市其他地区和农村地区相联系。正如我们看到的那样,城市中心依赖于腹地。城市还必须依赖其以外的地区——其他城市或腹地——以获得本地不生产的商品和服务,同时城市也是其产品的市场和各种活动的场所。

除此以外,城市中心为自己和其他城市提供服务。为了能够圆满地完成维持自身的运转并为更大的经济体的需要而增添新职能等各项任务,城市单元(urban unit)必须选择最有效率的区位。效率可能来自其中心地位,来自其所处位置的自然特征,或者来自与资源、生产区以及联系其市场的交通网络有关的区位。

在讨论城市聚落区位的时候,地理学家经常要区分地点和位置,这两个概念在第1章中已经做了介绍。你能回忆起“地点”指的是聚落的精确所在,可以用纬度和经度来描述,或者用该地点的自然地理特征来描述。例如,费城的地点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东南部,紧邻特拉华河西岸,位于特拉华河与斯库尔基尔河(Schuylkill River)的交汇点以北(图11.4)。

图 11.4 费城的地点。

描述可以或繁或简,依所须达到的目的而定。以费城为例,实际情况是该城市部分位于大西洋海岸的平原上,部分位于山麓地带(山麓丘陵),又有可通航的河流为其服务——在工业革命期间,如果想要发展城市,这是很重要的。如图11.5所示,在美国主要城市建立的过程中,水运是一个很重要的区位因素。

图 11.5 2000年居民超过100万的美国大都市区,注意主要城市和可通航水路的关系。19世纪中期铁路出现前,所有主要城市都以水路连结。

因为认识到特殊的地点条件的意义,所以有人提出根据地点的特征对城市进行分类。这些地点包括卸货点——如河流交叉点,在这里货物和人都必须中断其旅程;航运的起点或湾头,这里是水运的终点;铁路终点站,这里是铁路的末端。在欧洲,安全和防御——岛屿区位或者地势高的位置——是早期聚落区位选择时考虑的因素。

与地点所表示的绝对区位不同,位置则表示相对区位,它根据周围地区的自然和文化特征设置定居地。通常重要的是了解在该聚落附近的地区存在着哪些可能的机会和活动,如原材料、市场区、农业区、山地和海洋的分布。

芝加哥中心的地点是在北纬41°52´,西经87°40´的滨湖平原上。但是,更重要的是,它的位置靠近五大湖水系插入美国内陆的最深处,横跨五大湖—密西西比河水道,并且靠近制造业地带的西部边界、玉米带的北部边界、主要的乳制品区的东南缘。因为有铁路、煤田和矿山,所以其位置特征更加突出(图11.6)。作为东西部之间往来的门户,芝加哥的奥黑尔(O'Hare)国际机场是美国最繁忙的机场之一。从这些对芝加哥位置的描述中可以得到有关市场、原材料和交通中心地位的信息。

图 11.6 芝加哥的位置有助于说明其职能多样化及其成为大城市的原因。

最初导致一个城市单元产生的地点或位置可能不会一直作为城市成长和发展的最关键因素而长期存在。一个成功的城市中已经存在的市场、劳动力和城市设施,可能会吸引与其最初的区位因素毫无关系的人和活动。例如,尽管煤矿对匹兹堡的早期发展做出过很大贡献,但是其他因素对其今天的健康发展更重要。

11.3 经济基础

城市地区的经济基础 (economic base)可以用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来描述,一个部门的变化往往影响到其他部门。理解城市兴衰的关键在于理解这两个部门间的关系。

城市中的一部分就业人口为城市以外的地区和人口生产商品或提供服务。他们是从事“出口”活动的工人,他们的劳动使得金钱流入本地区,共同构成了城市地区整体经济结构中的基础部门 (basic sector)。

其他工人靠为城市本身的居民提供产品和服务而谋生。他们的劳动对于当地良好的生活条件和成功运转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虽然不能为本地挣来新的资金,但构成了经济中的非基础部门 (nonbasic sector)。这些人对城市单元内部的职能负责。他们对城市的商店、办公楼、政府、本地交通和学校的持续运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一个城市整体经济结构是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的总和。在现实中,很难绝对地将职业归于某一部门或另一部门,因为绝大多数工作都与其他地区的居民有某种财政上的相互作用。以医生为例,当患者主要来自本地时,他们应该属于非基础部门就业人员,但是当救治来自外地的患者时,他们为城市赚取了新的资金,也就成为了基础部门的一部分。

根据这种职能专门化可以将城市分为不同类别:制造业、零售业、批发业、交通运输、政府管理等。图11.7显示出美国一些大都市区的职能专门化情况。

图 11.7 美国部分大都市区的专门化职能。选择了5种就业类别以说明美国一些大都市区的专业化模式。除此以外,“最多样”的类别包括了就业大体上平衡分布的城市的代表性例子。因为它们的“平衡”意味着发挥多种职能,多样化城市在专门化地图上表示为空心圆。请注意最多样化的城市区往往也是最大的。

假设有可能将一个城市的就业人口非常精确地分为截然不同的基础部门和非基础部门,就可以算出这两个就业群体间的比值。图11.8中显示的基础与非基础部门的比值说明随着一个聚落规模的增大,非基础部门人口比新的基础部门人口增加的速度快。在有100万人口的城市中,这一比率是大约2个非基础人口对应1个基础人口。这就意味着增加10个新的基础就业岗位可以使劳动力增加30个(10个基础,20个非基础)。总人口的增长等于增加的工人数加上他们所抚养的人口。因此存在与经济增长相联系的乘数效应 (multiplier effect)。乘数效应这一术语指的是作为新的基础部门就业的补充,一个城市的就业和人口随着非基础部门工人和被抚养人口的增加而增长。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该城市基础与非基础就业人口的比值。一个城市中基础部门的工人越多,就需要越多非基础部门的工人来养活他们,乘数效应的作用就更明显。

图 11.8 从事基础与非基础活动劳动力比例的概括性图解。随着聚落的增大,在非基础活动中就业的劳动力的比例提高。1000万人口的城市大约会有1/4的劳动力从事基础活动,而只有10万居民的城市则会有一半以上的劳动力从事基础活动。

11.4 城市职能

大多数现代城市都承担着多种职能。其中包括制造业、零售业、交通枢纽、公共管理、军事用途,以及重要大学的所在地。但是很多城市专门从事某些类别,即使是对于那些真正多样化的城市来说也可以根据它们与市场、生产区位或者行政管理以及其他服务的关系来认识这些城市。

无论规模大小,城市聚落的存在都是为了高效率地发挥其必要的职能。城市有3项主要职能:①中心地职能,为周围地区提供普遍服务;②交通职能;③专门职能,或者不一定适应当地需求的单一职能。所有城镇都能提供前2种职能,但不一定具备第3种职能。

例如,1950年底特律人口达到了1,849,568的最高值,因为这个城市不仅提供一般性的商品服务,还有便捷的五大湖交通和通达中西部地区的铁路网节点,并且有制造汽车的专门化职能。现在,底特律只剩下一个汽车组装厂,但城市的大都市区还在继续扩大。其他专门化职能的例子还有华盛顿特区,它为全美国提供政府服务,还有明尼苏达州罗切斯特的梅奥医疗中心,为一切有需要的人提供专门的医疗服务。

作为中心市场的城市

当人们想要购买某样东西或者服务时,他们就会进城。自城市出现以来,其就一直被用作市场,不仅为本地居民服务,也向城市以外的人开放。小城市提供一系列商品和服务,能够满足大多数人的需要。但特别少见的东西或特殊服务就只有在最大的城市才能找到。

地理学家瓦尔特·克里斯塔勒(Walter Christaller)创立了中心地理论 (central place theory)(见 “中心地理论”专栏),解释聚落的规模和区位。他发现了一种小、中、大聚落之间相互关联的模式。他认为,小镇是为周围人口服务的市场,而昂贵的奢侈品就只有在为周围小城市服务的大城市才能买到。人们购买基本的生活用品——如食品——只需要走很短的距离,而购买稀有的商品——如豪华轿车——就要走得远些。克里斯塔勒的理论在商品社会里迥然不同的地区都被证明是普遍正确的。在收入、文化、景观、交通体系变化的情况下,该理论都能很好地适用。这套理论特别适用于农村地区,在城镇的规模和间距方面尤其有效。如果我们把克里斯塔勒的方法与帮助我们理解工业区位和交通布局的理论(见第10章)相结合,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大多数城市和集镇的区位。

大、中、小城市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在它们对彼此的影响中也能看出来。一个城市单元的影响范围通常与其规模成正比。譬如,一个小城市可能影响当地65平方千米的区域,假如它的报纸可以送达这么大的区域。超过这个范围,就是以另一个城市的影响为主了。城市影响区 (urban influence zone)就是城市以外受其影响的区域。随着与城市距离的增加,城市对周围农村地区的影响不断减弱(请回想第8章讨论的距离衰减理论)。

各种规模的城市之间普遍存在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和等级体系。如北达科他州的大福克斯(Grand Forks)作为当地的市场控制着围绕在其周边的农村地区,但是大福克斯要受州首府俾斯麦市所做出的政治决策的影响。在各种文化、商业和银行业活动方面,大福克斯还受明尼阿波利斯的影响。作为小麦生产中心,大福克斯和明尼阿波利斯受制于芝加哥的谷物市场。当然,来自华盛顿特区有渗透力的农业控制措施和其他政治控制也对大福克斯、明尼阿波利斯和芝加哥施加影响,这充分说明城市影响区是多么巨大、复杂。

专栏 11-1 中心地理论

1933年,德国地理学家瓦尔特·克里斯塔勒试图对聚落的规模和区位加以解释。他创建了一套理论体系,叫作“中心地理论”,用来解释城镇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克里斯塔勒认为他的理论在相当理想化的情形下才最为适用,它需要满足这样一些条件:

  1. 为周围农村提供食品杂货和服装等生活必需品的城镇,会在农民专门生产商品性农产品的地方逐渐形成。

  2. 农业人口以均匀的分散方式分布。

  3. 人们具有相近的喜好、需求和收入。

  4. 人们所能得到的每种商品或服务都有各自的阈值 (threshold),即支持供给所需的最低消费人数。因为像豪华轿车这样的商品价格昂贵且需求量又不大,所以这些商品的阈值就很高,而只需较少量的消费者就可以维持一个小食杂店的运营。

  5. 消费者会从距离最近的商店购买商品和服务。

当所有假设条件同时满足时,就会产生下面的结果:

  1. 将会出现覆盖整个平原的一系列六边形的市场区,如图所示。

  2. 在每个六边形市场区的中心都会有一个中心地。

  3. 一个中心地市场区的大小与该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成正比。

此外,克里斯塔勒还得出了两个重要的结论。第一,同样规模的城镇会大致均匀地分布,大镇间的距离大于小镇间的距离。这意味着小镇的数量比大镇多得多。在图中,小镇与比它稍大一些的镇的数量比是3:1。这种明显按大小和功能区分的梯级形城镇规模等级系列叫作“中心地等级 ”(hierarchy of central place)。

第二,城镇体系是相互依赖的。如果去掉一个城镇,整个体系就不得不重新调整。消费者需要各种商品,其中每一种商品都有不同的维持其销售所需的最低消费者人数。那些能够提供很多种商品和服务的镇就会成为区域的零售中心,而小的中心镇只能给周围最近的人们提供商品。所得到的某种商品的阈值越高,消费者购买这种商品的平均距离越远。

在克里斯塔勒模型之一的这张图中,两个A级中心地是最大的。B级中心地可供出售的商品和服务较少,只服务于中等规模的六边形地区。数量很多的C级中心地规模很小,空间上更为紧密,服务于更小的市场区域。C级中心地提供的商品在A级和B级中心地也能够买到,但是后者却能提供多得多的专门商品。注意同等规模的中心地是均匀分布的。(© Arthur Getis and Judith Getis,“Christaller’s Central Place Theory, ”Journal of Geography, 1966. Used with permission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Geographic Education, Indiana, PA

作为生产和服务中心的城市

城市的增长是与工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最近的200年间尤其如此。某种产品的制造总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在工业革命之前,制造业的规模一般很小。随着大规模生产的发展,制造业变成驱动城市经济的第一发动机。工业产品往往会输出到其他地方,赚来的钱会在整个城市经济中分配。

大多数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履行着很多输出职能。即使在多样化经济基础的城市,也是一小部分出口性经济活动主导着当地社会的结构,并据此确认其在城市体系中运行的目的。回顾乘数效应这个术语,其含义就是城市的就业和人口随着制造业工人及其抚养人口的增加而增加,作为新的基础就业或制造业就业的补充。

城市的发展可能是自发的——“循环的和渐进的”,其发展在某种程度上与专门生产供出口的物品(如汽车和纸制品等)的工业发展无关,而是与服务活动的吸引力有关。银行和法律服务、相当规模的市场、各种劳动力资源、广泛的公共服务等,可能会引发基础和非基础活动劳动力的增加。近年来,服务业已经发展到了新阶段,新的服务活动为传统的服务活动服务。例如,计算机系统公司帮助银行开发更高效的由计算机驱动的银行系统。

正如聚落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会增长一样,其规模和复杂程度也会衰落。当对某个城市单元的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下降、需要的工人减少时,聚落中基础和非基础的部分都会受到影响。但是,抗拒衰退的努力会阻止这一进程,推迟其影响。尽管聚落的人口可以因移民对更多劳动力需求的快速回应而快速增长,但在衰退的情况下,很多已经在当地扎下根的人不愿意离开,或者在经济上没有能力移居他地。图11.9显示近年来美国南部和西部城市地区一直在快速增长,而东北部和中北部地区的城市增长缓慢,有的甚至陷入衰退。

图 11.9 1990—2000年美国增长和衰退的大都市分布图。图上显示了2000年人口超过60万的大都市。“阳光地带”以南和西南部的城市增长速度相对较快。东北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增长速度适中、保持稳定,或者陷入衰退。

资料来源:Data from U.S. Bureau of the Census.

作为行政和公共机构中心的城市

最早城市的标志是一座庙宇、一座粮仓,还有统治者的居所。城市一直都是行政管理的中心。州和联邦的首府几乎都坐落在有一定规模的城市中,而一旦政府进驻,这些城市往往就会有相当大的发展,因为政府是重要的雇主。

各种规模的城市中,总有一定比例的人口受雇于政府服务部门。除了政府雇员以外,无论在联邦、州、大城市还是地方上,教育和医疗卫生工作者通常也都受雇于政府。在教育部门内,人们受雇于小学、中学,以及中学后教育、技术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在医疗卫生领域,政府雇佣人们在社会代理机构、医院和治疗机构工作。教育和医疗卫生服务必须是处处可得的,因为有人的地方就必须有这些服务。所以,政府部门的就业规模通常与城市人口的规模成正比。

政府部门就业规模与地方人口规模之间的相关性并不一定适用于政府服务,后者一般集中在首府。教育服务与人口的分布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但有些城市里在教育部门供职的人口与城市人口不成比例,特别是那些大学或学院所在的城市。例如,威斯康星州麦迪逊市政府雇员人数众多,就是因为这里不仅是州政府所在地,而且拥有一所规模很大的公立大学。

11.5 城市体系

今天的城市是相互联系的。任何一个城市都有几种或多重职能,这些职能都受其区位和规模的影响。还会受到它与其他城市的距离,其他城市的规模和职能的影响。整体来看,各类大小城镇都是城市聚落体系的组成部分。

城市等级体系

要认识城市体系是如何组织的,最有效的办法也许是研究城市等级体系 (urban hierarchy),即根据城市规模和职能组合来评定城市的等级。可以测算出每个城市或大都市区提供的服务的数量和种类。这个等级体系就像一座金字塔,少数大而复杂的城市位于上部,很多较小的城市位于底部。小城市总是比大城市数量多。

如果给等级体系加上空间尺度,如图11.10所示,就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一个由大都市中心、大城市、小城市和集镇组成的地域系统。商品、服务、通讯和人员在等级体系中往来流动。少数几个高等级的大都市区为大区域提供特殊的职能,而小城市为小区域服务。各个独立的中心与其周围地区相互作用,但由于同等级的城市提供的是几乎相同的服务,因此那些规模相同的城市彼此之间不会互相服务,除非它们能够设立某种专门化服务机构,例如重要的医院或者研究型大学。因此,在该等级体系中某种等级的定居点不是独立的,而是与体系中其他等级的定居点相互关联。体系中各等级的所有中心共同组成一个城市体系。

图 11.10 美国大都市区的职能等级体系。图中只显示了重要的大都市区。等级体系包括依赖大城市或为大城市服务的小城市(没有显示)。

资料来源:Redrawn from P. L. Knox, ed., Urbanization. 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Hall, 1994, p. 64.

等级-规模关系

全球范围内城市体系的发展提出了在地区或国家之内的城市体系组织的问题。有些国家,特别是那些经济复杂、城市历史悠久的国家,可以用等级-规模法则 (rank-size rule)来描述城市体系。这个法则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城市体系中第n个大城市的规模是最大城市规模的1/n。也就是说,第二大城市的规模是第一大城市规模的1/2,第十大城市是第一大城市规模的1/10,依此类推。尽管没有一个国家的城市体系能够精确地满足等级-规模法则的要求,但是俄罗斯和美国的城市体系与此规律比较接近。

等级-规模序列在经济发展中国家和城市体系被首位城市 (primate city)所支配的国家不那么适用,所谓“首位城市”就是比排在第二位的城市的规模远大一倍以上的城市。实际上,很可能根本就没有明显的“第二位城市”,因为首位城市等级结构的特征就是有一个非常大的城市、少数几个中等规模的城市或根本没有中等规模的城市和发育很多次级的小城市。例如,大都市首尔(2000年人口980万)容纳了韩国总人口的40%以上。曼谷的人口超过了泰国城市居民总数的一半。

很多发展中国家的首都都表现出这种压倒性的首位优势。部分原因在于,首位城市模式是这些国家殖民地历史的遗产,在殖民地时代经济发展、殖民统治、交通和贸易活动都集中在一地。达喀尔(塞内加尔)、罗安达(安哥拉)等很多非洲国家的首都均属这种情况。

在另一种情况下,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倾向于集中在规模不成比例的首都城市,其城市规模吸引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增长。很多欧洲国家(如英国、法国和奥地利)都显示为首位结构,这往往是由于过去经济和政治权力集中在首都的宫廷,那里可能也是庞大殖民帝国的行政管理和贸易中心。

世界城市

位于国家城市体系之巅的是少数几个被称为世界城市 (world city)的中心城区。这些巨大的城市中心是国际生产、营销和金融的控制节点。它们被称为全球经济的“控制指挥中心”。

伦敦、纽约和东京普遍被看作是3个首要的世界城市。这几个城市中跨国服务办公机构和跨国公司的总部数量最多,它们在世界上各自的地区内控制着商业往来。每个中心直接与很多其他世界城市相联系。所有这些城市都被编织进控制着全球金融、制造业和贸易体系的组织和管理的复杂网络。图11.11显示出这些控制性中心和所提到的主要的、二级的世界城市——包括巴黎、香港、新加坡、米兰、多伦多、芝加哥和洛杉矶——之间的联系。这些城市都通过政府、重要公司、股票和期货交易所、证券和商品市场、主要的银行和国际组织之间先进的通讯系统联系在一起。

图 11.11 世界城市的分类。世界城市是国际生产、营销和金融中心。它们相互交织成复杂的网络,所有这些城市以多种不同的方式相互联系在一起。

重要的跨国公司刺激了世界城市的发展,提高了其统治地位。跨国公司的规模和复杂程度不断增加,使之不得不向专业化服务公司外包其主要管理职能,以便将控制分散的经营活动的复杂程度最小化。这些专门化服务机构——法律、会计、金融等——也需要依靠大量的专业技能、信息和人才储备,而这些只有在世界城市里才能找到。

11.6 城市的内部

城市地区有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所以如果不知道城市内部的特征,对城市性质的理解就是不全面的。至此我们已在城市等级体系的范围内探究了城市的起源和职能。现在我们要对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城市形态的变化、城市的社会区域以及决定城市地区大部分特点的制度约束(institutional control)进行探讨。尽管这种讨论将主要围绕着美国的城市进行,但是世界上大多数城市都有着很多共同的要素。第一步,重要的是理解我们在本节将要用到的常用术语。

定义今天的城市

各个城市地区并非只有一种类型、结构或规模。它们共同的特征都是有核心的非农村聚落。城市地区规模的一个极端是可能仅有一条主要商业街的小镇,而另一个极端则是复杂的、多功能的大都市区或特大城市(图11.12)。“城市”这个词通常用来描述市镇、城市、市郊或大都市区这样的地方,但它是一个通用词,并不用来专指某一特定类型的聚落。人们使用通用词的方式不同。佛蒙特州或西弗吉尼亚州农村地区的居民称为城市的地方可能对加利福尼亚州或新泽西州的人来说根本算不上城市。此外,必须记住的是,“城市”这个词在世界各地含义也有所不同:在美国,人口普查局把城市地区描述为有2500名以上居民的地方;在希腊,城市被定义为其中最大的人口中心有超过1万名居民的自治地方;在尼加拉瓜,城市指的是有街道、电灯,至少有1000名居民的行政管理中心。本章必须对普遍采用但解释不同的术语的含义加以统一。

图 11.12 纽约市([a])和某小镇(纽约州的阿米蒂维尔[Amity ville],[b])在规模、密度和土地利用复杂性之间的差别非常明显。一个是城市,一个是镇,但是两者都属于城市地区。([a ]© Comstock Royalty Free / Getty Images;b ]© Dennis O’Clair / Getty Images

城(市) (city)和(市)镇 (town)这两个词表示的都是有核心的聚落,有着与之相称的多种职能,包括一个建成的中央商务区,有居住和非居住用途的土地。镇比城市的规模小,职能的复杂程度也不及城市,但它们也有一个核心的商务集聚区。市郊 (suburb)指的是附属的区域,是大的城市综合体中依赖于城市地区的、有专门功能的部分。市郊可以主要或专门用于居住、工业或商业用途。但是市郊可以是独立的政治实体。中心城区 (central city)是城市地区中位于郊区带之内的部分,通常有正式的分界线。

这些城市类型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可能被结合到更大的单元中。城市化地区 (urbanized area)是楼房连片的景观,它根据建筑物和人口密度定义而与政治界限无关。其中可能含有一个中心城区及很多毗连的市、镇、市郊以及其他城市地段。另一方面,大都市区 (metropolitan area)指的是大型的功能实体,可能包含多个城市化地区,尽管建成区不连续,但是经济上结合为一个整体运营(图11.13)。美国最主要的大都市区如表11.3所示。

图 11.13 假想的大都市区内城市单元的空间分布。有时中心城区的正式边界范围非常大,包括通常被认为是市郊甚至是农村的地方。另一方面,历史较长的美国东部城市和某些西部城市——如圣弗朗西斯科——的正式边界仅包含大都市范围内土地利用和人口密度高的那部分。

表11.3 2000年人口超过200万的美国大都市区

排名

大都市区

(主要城市)

人口

1

纽约

18,323,002

2

洛杉矶

12,365,627

3

芝加哥

9,098,316

4

费城

5,687,147

5

达拉斯-沃斯堡

5,161,544

6

迈阿密

5,007564

7

华盛顿特区

4,796,183

8

休斯敦

4,715,407

9

底特律

4,452,557

10

波士顿

4,391,344

11

亚特兰大

4,247,981

12

圣弗朗西斯科

4,123,740

13

里弗赛德-圣贝纳迪诺

3,254,821

14

菲尼克斯

3,251,876

15

西雅图

3,043,878

16

明尼阿波利斯-圣保罗

2,968,806

17

圣迭戈

2,813,833

18

圣路易斯

2,698,687

19

巴尔的摩

2,552,994

20

匹兹堡

2,431,087

21

坦帕

2,395,997

22

丹佛

2,179,240

23

克利夫兰

2,148,143

24

辛辛那提

2,009,632

资料来源:U.S. Bureau of the Census.

土地利用模式

想想你熟悉的某个城镇。镇中心做的是什么生意?它们为什么会在那里?很多店主希望选址在自己的潜在顾客容易到达的地方,因为商业活动处在交通方便的地方才能生意兴隆。中心城区一般都被需要方便地接近大量人口的商店和行政管理机构所占据。工厂和住宅一般都位于中心城区之外,因为它们的需要有所不同。工厂需要布置在能够同时方便地获得工人和原材料的地方。住宅要求接近工作场所、商店和学校。可达性是理解城市内部土地利用的关键。

在城市地区内部存在着一种反复出现的土地利用分布和人口密度模式。城市内部组织的方式有某种相同之处,特别是在某一特定的文化圈内部,如北美和欧洲。影响内部土地利用模式的主要变量有可达性、竞争性的土地市场以及城市发展时期可利用的交通技术等。

中央商务区

在美国,第一批城市发展的时候尚处于步行与驮运时代。人口很少,城市很紧凑。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城市建设了公共交通系统,尽管代价高昂但是高效。虽然引入了公共交通,但是只有在公共交通线路附近的步行距离内的土地,才可以被成功地结合进城市结构扩张的范围之内。在更古老的中心城区内,即叫作中央商务区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CBD)的城市核心区位,交通最为便利,因此成了实现很多城市职能最理想的地方。当时的中央商务区位于公共交通线路的交叉点(在欧洲城市和美国的大城市)或者城市的中央道路两旁(在小城市)。

城市中心的地块不仅交通便利而且价值很高。城市土地的价值取决于潜在使用者竞争性的报价。公共用途——如公园和学校——根据规范而不是支付能力来划拨土地。在私人市场上,对交通便利有最大需求的土地使用者出价最高,占据了中央商务区内的地块。交通便利程度稍逊一筹的中央商务区地块一般都会被高层的办公楼(摩天大楼)和大饭店之类的土地利用者占据,这些建筑物共同构成了商业城市的天际线。

中央商务区的土地是稀缺商品,它的稀缺性使得其价格昂贵,需要集约的、高密度的利用方式。由于可用的土地供给有限,所以公共交通时代的工业城市都是紧凑的。其特征是住宅密度和结构密度高,在其边缘地区有一条城市和非城市用途泾渭分明的界线。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老一些的中心城区往往都呈现出这种模式。

中央商务区之外

在城市的核心区之外,类似的但等级较低的商业集合体在较为偏远的公共交通系统交叉点——换乘点——上发展起来。工业占据了临近重要的货物运输线路——铁路、水运码头、河流或运河——的地块。鳞次栉比的商店、轻工业和高密度的公寓建筑能够接受大容量公共交通线路沿线的区位,并可从中获益。城市内交通最不方便的位置就留给竞争力最差的土地使用者:低密度的住宅。图11.14的简图是对这种在城市用地竞争者之间反复进行的空间配置过程的总结。

图 11.14 城市土地利用一般模型。模型描绘了在理想的城市地区内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区位,出价最高者得到交通最便利的土地。

对土地的竞争性出价应该产生——至少是在理论上——两种独立的但有关联的距离衰减模型。土地价格和人口密度都会随着与中央商务区距离的增加而降低。土地价格的降低有一种独特的模式:在距离土地最高峰值点——中央商务区可达性最好和最为昂贵的地块——很近的地方,土地价格有一个急剧的下降,然后价格降低的幅度较小,直到建成区的边缘。中心城区人口密度模型也呈现出相似的距离衰减分布,如图11.15所示。

图 11.16 城市内部结构的三种经典模型:(a)同心圆模型,(b)扇形模型,(c)多核模型。

资料来源“The Nature of Citiesby C. D. Harris and E. L. Ullman in volume no. 242 of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Copyright © 1945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Philadelphia, PA. Used by permission of the publisher and authors.

旧时代美国东部以公共交通为主的中心城区的土地利用规律,没有全部被复制到20世纪西部的城市中心来。这些较新的城市密度和土地利用结构,更多地受到小汽车而不是公共交通系统的影响。这些城市更容易扩张,低密度发展,因此呈现出的土地利用模式没有东部的先行者那么紧凑,也没有那么标准。即便如此,我们这里一直在讨论的模式自20世纪初以来也已经被社会学家和地理学家们认识到了。

城市形态模型

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城市增长和土地利用模式的一般模型——简化的图形概括。尽管无可否认,这些模型所概括的是城市中变数极大的部分,但它们仍然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城市形态的某些规律。更近一些时候,城市地理学家开始采用模型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分散化的城市。

经典模型共同的起点出现在古老的中心城区里的独特中央商务区中。这个地区的核心呈现出高强度的土地利用开发:高层建筑、众多商店和办公楼、拥挤的街道。在核心区外边是仓库、交通枢纽和轻工业(所需原材料不多,污染也极少)组成的边缘区。在城市核心之外,就是住宅用地。

同心圆模型 (concentric zone model)(图11.16[a])是社会学家欧内斯特·伯吉斯(Ernest Burgess)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描绘了五个圈层,从第一圈的中央商务区向外辐射开去,第二圈是过渡带,其特征是萧条和衰退,其中有高密度的低收入阶层的贫民窟、出租房屋,可能还有少数民族聚居区;第三个圈层是工人的住宅,往往是在不大的地块上的更小、更破旧的房子;第四和第五圈分别是中产阶级和富裕阶层的独立住宅和公寓。

图 11.15 人口密度的一般曲线。随着与多层公寓建筑区距离的增加,人口密度降低。

同心圆模型是动态的。每种类型的土地用途和每类人群都倾向于向外迁移到下一个圈层。这种迁移是连续不断的侵入和演替过程的一部分,这种过程导致了土地利用模式的重构和人口因收入水平的不同而分化。芝加哥的发展(图11.17)与该模型有相符之处。

图 11.17 芝加哥地区主要社会区域的简图。中央商务区被称为卢普区。

资料来源:Redrawn with permission from Philip Rees, “The Factorial Ecology of Metropolitan Chicago,” M.A. Thesis, University of Chicago, 1968.

扇形模型 (sector model,图11.16[b])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主要关注的是交通干道。它认为房租高的住宅区都是从市中心沿主要的交通干线——如市郊通勤铁路——向外扩展。这种模型指出,随着城市的扩大,最高收入的人群会迁往沿线有交通干线从城市中心向外延伸的新小区的新家。中等收入阶层的住宅聚集在富裕阶层的住宅外面,而低收入者的住宅占据了邻近工业区和相关的交通线——如货运铁路线——的地方。

扇形模型也是动态的,其中有着一种过滤式的过程,旧区被向外迁移的原来的居民所放弃,而最低收入的人群(离市中心最近,离富人目前住处最远)或许会成为他们腾出来的最不受欢迎地方的受益者。城市扩张呈放射状,而不是同心圆模型中的带状。扇形模型与加拿大卡尔加里的实际情况相一致(图11.18)。

图 11.18 1981年加拿大艾伯塔省卡尔加里市内部及周围地区的土地利用模型。自然和人文的障碍以及城市地区随着时间的演进往往导致其向扇形模型或者类似的土地利用模式发展。卡尔加里的中央商务区是多个扇形区共同的中心。

资料来源:Revised and redrawn with permission from P. J. Smith, “Calgary: A Study in Urban Patterns ,” Economic Geography, 38, no. 4, p. 328. Copyright © 1962 Clark University, Worcester, MA.

城市土地利用模式的第三种模型是多核模型 (multiple-nuclei model)(图11.16[c]),其前提与同心圆和扇形模型的核心假设——即城市增长和发展都是从一个单一的中心向外扩展——相反。这种模型表明,大城市的发展是从几个——而不是一个——增长节点向外围扩展的。某些活动根据其需要被限制在特定的区域:如零售区需要交通可达性好,而港口需要岸线的区位。各个独立的核心向外围扩展的部分最终会连接在一起,用途各不相容的土地会沿着连接线交汇。因此,城市土地利用模式并不是从一个中心向外形成的一系列同心圆或扇形的有规律的结构,而是建立在活动各不相同、各自独立扩展的组团基础上。

尽管这三种模型所概括的文化、社会、经济和技术条件现在已经被淘汰,但是它们所说明的自然格局仍然保留着,并控制着现在的景观。1950年以前很多城市就类似于同心圆或扇形模型,有一个界线清晰、处于主导地位的中央商务区,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几十年城市变得越来越复杂。多核模型可能与近年来城市开发的实际情况更接近,但是也应该用第四种模型——边缘模型——进行补充。

边缘模型 (peripheral model)考虑了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城市形态发生的重大变化,特别是郊区化的出现。边缘模型补充而不是取代早期的三种城市土地利用模型(图11.19)。它重点关注位于大都市区内、中心城区之外的边缘地带。边缘地带的功能不取决于它们与城市中心的关系,而是取决于它们与边缘地带其他部分的关系。在这个模型中,中心城区之外都有一条环形公路,使大片土地可供开发。住宅形式相对划一,位于大规模开发区内。边缘地带的节点附近是就业或服务中心。其中包括大型购物中心、工业园、配送和仓储建筑群、办公园区和机场综合楼群(其中有旅馆、会议设施和汽车租赁公司)。边缘地带的居民大部分活动都在边缘地带内部而不是在市区里进行,他们在郊区的大型购物中心购买食品、衣服和服务,在乡间俱乐部和娱乐城休闲娱乐,在工业园或办公园区找工作。但是边缘地带与市区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仍旧是大都市区一个功能部分。

图 11.19 城市形态的边缘模型。这个模型是对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和多核模型的补充。

上文所讨论的城市形态模型帮助我们理解城市的结构和发展,但是必须强调,模型不是地图,而且很多城市可能兼具几种模型的某些特点。

城市形态的变化

20世纪人类见证了美国城市模式的巨大变化。这是技术、物质和制度结构创新的成果,这些方面的创新促进了变化。第一,汽车的改良增加了其可靠性、使用范围和便捷程度,把车主从回家、上班、购物要依赖固定线路的公共交通中解放了出来。新的交通灵活性给城市开发提供了大面积的新的非城市土地。

第二,州际公路系统的开发使得长距离通勤更为可行。在20世纪70年代,州际公路系统主体部分完成,重要的大都市高速公路都已完工,这样一来,30—45千米甚至更远的距离都可看作是从家到工作地点的通勤距离。

第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家庭的住房拥有率大幅度提高,从1945年的不到50%上升到1960年的60%。政府通过授权给联邦住房管理局(Federal Housing Administration,FHA)和退伍军人管理局(Veterans Administration,VA)发放更多的家庭住房贷款,从而刺激了这种繁荣。这些机构提供比战前的私人银行家宽松得多的贷款条件,战前买房人从私人银行贷款需要很高的首付比例(有时是50%甚至更多),偿还期限很短,往往是10年。联邦住房管理局和退伍军人管理局改革了家庭购房政策,提供高达住房价值90%的抵押贷款,贷款偿还期限长达30年。退伍军人管理局允许很多退伍军人零首付购买住房。第四,1938年美国人接受了每周最多工作40小时的观念,这保证了数以百万计的美国人通勤路程的时间。在工作日普遍工作10小时以上的时候,这是不可能的。

这些发展改变了可达性的一般模式,并大大改变了土地价值曲线。在过去的60—70年间,美国的城市经历了市中心人口减少的过程,居民、商业和工业向外迁到了市郊,从而导致市中心衰落,近来这种趋势有小幅的逆转,有些人又回到很多城市的中心区。

郊区化

因多年的经济萧条和战时的限制而被抑制的对住房的需求,在1945年之后如潮水般释放出来,规模宏大的郊区化改变了美国城市的现有模式。1950—1970年,最突出的两个人口增长模式就是人口的大城市化和人口在大都市内的郊区化。20世纪70年代由于能源价格上涨,所以郊区化的进展放缓,但是到了20世纪80年代,郊区化又重新快速发展起来。

住宅土地利用将潮流引导到了郊区。一个非常典型的情况是,整齐划一但空间上不连续的住宅开发越过了大多数旧中心城区的边界。新的设计是没有中心的向外蔓延式,因为它不受公共交通线路的限制。它还代表了购买力大规模的重新布局,零售商们很快对此做出了反应。规划的区域性大型购物中心变成了相当于高等级中心地的中心城区外围商业区。小一些的购物中心和带状商业中心渐渐组成了完整的零售业等级体系。

面对新出现的劳动力郊区化,产业也随之向外搬迁,这也是受到了成本低廉的郊区现代化单层厂房的吸引,这还可以给雇员提供充足的停车位。工业不再需要靠近铁路设施选址,高速公路为成本更低、更为灵活的卡车运输提供了新机会。服务业也受到购买力的吸引,大批受过良好教育的劳动力现在都生活在郊区,像商业中心一样,综合性办公楼的开发选在高速公路的交叉点上,或者沿着高速公路和大的支线公路两侧。

主要大都市区的面积和人口都在快速扩张。芝加哥地区的增长模式如图11.20所示。城市向外扩展,将人口从中心城区带走。图11.21是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50年间人口密度模式时间序列图,说明了人口密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1940年的时候,该市人口密度最高值出现在距离中央商务区45千米的地方,而1990年的时候距离是94千米。随着城市的扩张,中心附近的人口密度下降。但是到了2000年,这种模式出现了逆转,因为富裕的年轻人开始选择在交通最便捷的区位生活。

图 11.20 城市扩展史。和美国很多较老的大城市一样,19世纪后半叶和20世纪初的芝加哥城市边缘扩展缓慢;1945年以后,其随着汽车郊区(automobile suburb)开发的开始而突然加速。黑色线表示芝加哥城市的边界。

资料来源:Revised with permission from B. J. L. Berry, Chicago: Transformation of an Urban System, Ballinger Publishing Co., Cambridge, Mass. 1976, with additions from other sources.

图 11.21 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1940—1990年人口密度梯度。图中清楚显示,随着克利夫兰从公共交通为主向小汽车占主导地位的转变,中央核心地区人口逐步减少,人口密度梯度向城市边缘愈加平缓。克利夫兰模式与对城市密度的其他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密度梯度会变得平缓,城市越大,梯度曲线就越平缓。(编注:1英亩约等于4047平方米;1英里约等于1609米)

资料来源:Anupa Mukhopadhyay and Ashok K. Dutt,“Population Density Gradient Changes for a Postindustrial City-Cleveland, Ohio 1940 -1990, ”GeoJournal 34:517, no. 4, 1994. Redrawn by permission of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and Ashok K. Dutt.

到20世纪90年代,一种新型美国城市已经在主要的大都市区的周边出现。由于边缘地带的功能区片之间越来越大的空间分隔所导致的建成区不断蔓延和生活成本的上升,外围扩张速度放慢,可开发土地的供给减少,土地开发的密度提高。郊区不再依赖中心城区,再生为规模巨大的、集团式的、自给自足的远离中心的城市,其标志性景观是工业园、摩天大楼办公园区、巨大的零售商业综合体,以及遍地开花的独立社区和公寓综合楼。

新郊区开始在规模和复杂程度方面与旧的中央商务区相抗衡。总的说来,作为就业机会和收入的制造者,新中心超过了中心城区。郊区和旧的中央商务区一起,提供着作为后工业大城市标志的第三产业和第四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美国郊区比中心城区创建了更多的办公处所。例如,弗吉尼亚州的泰森斯科纳(Tysons Corner,在阿灵顿和雷斯顿之间)就变成了美国第九大中央商务区。大公司的区域性和全国性总部、银行业、各种专业服务、大型酒店大厦和娱乐中心逐渐成为新的外围城市——有时叫作边缘城市(edge city),是城市地区边缘处的办公楼和零售活动的大型节点——的组成部分。

边缘城市现在存在于已经城市化的北美洲各地。加利福尼亚州奥兰治县的南海岸购物中心(South Coast Metro Center)、休斯敦西边的城市波斯特奥克的风雨廊商业街(City Post Oak-Galleria center)、费城西北的“普鲁士王”(King of Prussia)购物中心和202公路走廊、纽约市西部新泽西的梅多兰兹(Meadowlands)、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西部郊区的绍姆堡(Schaumburg),这些只是这种新城市形态的几个代表。亚特兰大郊区甚至还有一个就叫作“外围中心”(Periphery Center)的地方。

近年来,郊区已经扩张到了与大都市区接壤的程度。波士顿-华盛顿走廊——一般被称为大城市连绵区 (megalopolis)——是连绵的建成区,其中有很多可以与波士顿、普罗维登斯、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的中央商务区相媲美的新中心。在第13章的“大城市连绵区”部分将进一步分析美国东北部的城市走廊。

中心城区的衰落

可达性的变化模式对中央商务区及其周围内城的活力有着极大影响。中央商务区曾经享有高度的可达性,位于电车和城际铁路的中心。但是随着州际公路系统的出现和航空运输的广泛扩展,中心城区越来越被看作是过度拥挤和交通相对不便的地方。给中心城区带来经济优势的动力现在反而对它造成了损害。很多工作职位已经从中心城区迁移到了城市边缘区,随之迁移的是很多富有的人口。

城市不断增加拥有汽车的居民——更年轻、更富有、受过更好的教育,利用汽车和高速公路的便利离开了中心城区。而贫穷、年老、最没有优势的城市居民则留了下来(图11.22)。中心城区和郊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中大片的地方现在只有穷人和少数族裔居民,这些人几乎没有能力支付他们自己、他们的邻里以及维持他们生活状况所需的不断上涨的社会服务费用。

图 11.22 位于底特律联信银行公园(Comerica Park)内的一座破败的建筑。大城市中有些地区已经被废弃,现在只居住着穷人。(© AP / Wide World Photos

维持穷人生活所必需的服务包括社会福利金、社会工作者、警察和消防、健康服务系统及福利住房。中心城区本身没有能力筹集足够的税收来提供这一系列社会服务并保证其力度,因为它们已经失去了迁到郊区的商业、工业和中上收入水平的住宅用地所代表的计税基数。同时失去的还有原本是中心城区组成结构一部分的工作机会。穷人和少数民族人群日益被束缚在没有就近就业可能的中心城区,因距离、交通不便和经验不足而被剥夺了仅存的为数不多的低技能工作机会,而这种工作现在主要在郊区。这种不幸的局面通常被叫作“空间错位”(spatial mismatch)。

人口转移以及工商业职能对中心城区的放弃,几乎摧毁了传统的、活跃的城市土地公开拍卖市场。在私人投资者离开后留下的空白中,联邦政府开始了城市更新计划,特别是在划时代的1949年《住宅法案》(Housing Act)颁布后更是如此,有的计划规定可以与私人住宅和再开发投资合作,有的则没有。在一大批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制定和投资的计划下,政府清除了贫民窟、建造了公共住房,还创建了综合文化中心和工业园,城市中心得到了重建(图11.23)。

图 11.23 不完美的塔楼。很多精心建造的——也是巨大的——公共住房项目已经失败了。芝加哥的罗伯特·泰勒住宅区于1962年完工,由28座同样的16层住宅楼组成,是世界上最大的公共住宅项目,也是美国最大的穷人聚居区。4400套公寓占据了国家大道南面3千米长的街面,像是一道混凝土幕墙,将完全毁坏了这个项目的恶意破坏和犯罪行为与往来车辆和行人隔离开来。人们逐渐认识到,高层公共住宅的开发本来是要振兴中心城区,但是它不能满足其中居民的住房和社会需要。因此,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总数超过130万个公共住宅单位中有将近10万个被拆除,其中也包括罗伯特·泰勒项目。(© AP / Wide World Photos

但是,随着对城市经济基础持续不断的侵蚀和对中心城区人口组成不利的重构,政府为保留或者振兴中心城区所进行的艰苦斗争经常被证明是失败的。密歇根州的底特律、俄亥俄州的托莱多、康涅狄格州的布里奇波特等城市见证了城市更新计划多次失败的尝试。近年来,中心城区已经变成了成千上万无家可归者(见“无家可归者”专栏)的归宿。很多人住在公园里、门道里、街上的地铁暖气排放口边和地铁站里。中心城区土地价格和住房价格高、对缺少技能的人的就业机会有限、社会服务的资源不足,在很多旁观者看来,这里的经济状况几乎没有或根本没有希望改观。

地理学&公共政策 无家可归者

在过去的20年间,美国无家可归者的人数大幅度上升。现在,每个大城市都可能有数百甚至数千名没有自己住宅的人。人们看到他们用购物车推着自己的家当,在免费食品发放点或者救助站排队,睡在公园或者门道里。对他们人数的可靠统计数并不存在,官方数据认为美国的无家可归者人数在60万—300万之间。

无家可归者的存在造成了很多问题,但是,这些问题的答案还需要美国人达成一致。谁是无家可归者,为什么他们的人数一直在增加?谁应该对他们所产生的问题负责?有没有消除人们无家可归现象的办法?

有些人认为无家可归者从根本上说是富裕而冷漠的社会中穷困潦倒的受害者。他们认为这些人本是普通人,但是遭遇了厄运,由于失业、离婚、家庭暴力或者使人丧失劳动能力的疾病而被迫离家。他们指出,在无家可归者中,家庭、妇女和儿童的数目在增加。妇女和孩子不像“单身汉”(主要指男人)那么引人注意,因为他们往往住在汽车里、紧急避难场所,或者挤住在条件很差的房子里。支持无家可归者的人认为,政府在20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90年代的政策应该因这一现象而受到部分谴责,因为是这些政策导致了可以买得起的住房严重短缺。1980年,建造低收入者住房和补贴福利住房的联邦预算超过了300亿美元。到20世纪80年代末,预算缩减了3/4,减少到了75亿美元。同一时期,城市政府实行旨在拆除低收入阶层住房的政策,特别是单人房旅馆。此外,很多州减少了对精神病院的投资,把住院的人赶到了大街上。

而另外一个极端,有些人认为,无家可归者多半是那些应为自己悲惨处境负责的人。用某位评论家的话来说,他们是“精神错乱、病态的掠夺者,破坏了邻里关系,吓坏了路人,威胁到公共福利”。他们指出,有研究表明,全国所有无家可归者中有66%—85%身受酒精中毒、滥用毒品或精神疾病之害,评论家认为人们应该为自己的酗酒和吸毒行为负责,他们不是疾病的无助受害者。

社区也曾经尝试多种策略来应对他们无家可归的成员。有些社区建立临时避难所,特别是在寒冷的季节;有些社区资助建立永久性住房和(或)庇护所。他们鼓励非官方、非盈利性组织设立免费食品发放点或食品库。其他社区试图把无家可归者从自己的城镇驱赶出去,或者至少在城镇的部分地区看不到他们。禁止他们午夜以后在城市公园或长椅上逗留,在公园长椅和公交车站安装不能睡觉的座位,宣布攻击性的行乞行为为非法。

还有一些人认为上述两种解决办法皆不可取,他们认为无家可归者不仅缺少庇护所,而且他们是一个多半精神不正常的人群,人们需要帮助他们离开大街进行治疗。无家可归者需要的,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是一种“持续关怀”——一系列全面的服务,包括教育、戒毒戒酒与精神疾病治疗,以及职业培训。

思考题

  1. 你所生活或者最为熟悉的社区里无家可归者问题的本质是什么?

  2. 谁应该对无家可归者的问题负责任,是联邦、州,还是地方政府?把这个问题留给非官方组织——如教会和慈善团体——来解决是不是最好的办法?为什么?

  3. 有些人认为对流落街头的人提供钱、食品或住房而不予治疗会“助纣为虐”,或者成为瘾君子的帮凶。你同意吗?为什么?

  4. 有一位专栏作家提出,应在军事基地对男性流浪者进行隔离检疫并强迫他们接受药物治疗。那些抗拒的人将会被控暴力犯罪而转给刑事审判机关。你认为无家可归者应该被强迫治疗或者被强制性收治吗?如果是,那么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这样做?

一位无家可归者睡在华盛顿白宫附近的长椅上。(UPI / Bettmann / Corbis mages)

在美国西部地区,中心城区的情况与东部稍有不同。在20世纪后半叶,美国最激动人心的城市增长速度出现在西部山区和太平洋西岸的各州。1940年西部只有一半多一点的人口生活在城市中,到2000年城市人口占到了将近90%。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内华达和犹他州的城市人口比例都超过了纽约,美国增长最快的大都市的前10位中有7个在西部(表11.4)。与此同时,增长最慢的大城市出现在美国东部。

表11.41990—2000年美国大都市区人口变化百分比

排名②

大都市区

增长(%)

增长最快的

1

拉斯维加斯,内华达州

85.5

2

奥斯汀,得克萨斯州

47.7

3

菲尼克斯,亚利桑那州

45.3

4

亚特兰大,佐治亚州

38.4

5

奥兰多,佛罗里达州

34.3

6

丹佛,科罗拉多州

30.7

7

夏洛特,北卡罗来纳州

29.8

8

达拉斯-沃斯堡,得克萨斯州

29.4

9

波特兰,俄勒冈州

26.5

10

里弗赛德-圣贝纳迪诺,加利福尼亚州

25.7

增长最慢或衰退的

40

底特律,密歇根州

4.8

41

密尔沃基,威斯康星州

4.8

42

费城,宾夕法尼亚州

4.6

43

圣路易斯,密苏里州

4.6

44

新奥尔良,路易斯安那州

4.1

45

罗切斯特,纽约州

3.5

46

哈特福德,康涅狄格州

2.2

47

克利夫兰,俄亥俄州

2.2

48

匹兹堡,宾夕法尼亚州

-1.5

49

布法罗,纽约州

-1.6

资料来源:U.S. Census Bureau.

在很大程度上,这些新兴的、汽车推动的大都市区能够通过将其外围的新增长区保持在中心城区边界范围内来实现城市实体上的扩张。它们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城市实体上的扩张没有多少限制。没有限制的增长常常会导致个别城市的合并,形成不断增大的大都市综合体。

增长的速度和数量引起了一系列的忧虑,有些是因为联想到了东部的老城市,有些则是西部快速扩张的城市地区所特有的。西部的情况和东部一样,中心城区里最老的地区往往会成为贫穷、种族冲突和废弃建筑物的孤岛。除此以外,西部中心城区的政府还面临着不加限制的边缘扩张所带来的所有经济、社会和环境后果。例如,1950年,亚利桑那州的斯科茨代尔(Scottsdale)占地面积只有2.6 平方千米,到2000年时已经增加到近500 平方千米,是圣弗朗西斯科面积的4倍。目前与斯科茨代尔连成一体的菲尼克斯市,蔓延的面积已经超过了洛杉矶,而人口只有洛杉矶的1/3。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的异常增长与此相似,大片的沙漠景观变成了低密度的城市用地(图11.24)。

图 11.24 内华达州拉斯维加斯大都市区的城市蔓延。拉斯维加斯像很多西方城市一样,在大片沙漠上的扩张是为了适应人口的快速增长。作为20世纪90年代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大都市区,拉斯维加斯的人口从1990年略多于85万到90年代末的156万,增长了83%。(© Robert Cameron / Getty Images

市中心复兴和中产阶级化

20世纪80年代,正在进入传真机、互联网、移动电话的时代,消除了城市固有的需要面对面的接触,中心城区往往被看作不合时宜而被遗忘。实际上,信息已经变成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和活动的核心关注点。这些产业和活动包括金融、娱乐、医疗保健和企业管理等,在地理上集中在依靠高密度、资本密集型信息技术的中心市场。城市——特别是大都市区核心——提供一流的电讯和光纤基础设施,并能够提供现代后工业经济所需要的熟练技术工人、消费者、投资者及科学研究、教育和文化机构。

作为城市重新焕发吸引力的反映,20世纪90年代全国50个最大城市的就业和国内生产总值显著增加,扭转了过去10年间停滞和衰退的状况。对市中心写字楼的需求因大量的新建筑和城市更新而得到满足,甚至制造业也以提供高技术设备和加工的中小型公司的形式复苏。这些反过来也支持了供应商和专业服务网络的不断扩大,导致“循环累积”的增长。

中心城区新的活力部分来自于新居民。1980—2000年,约1500万移民来到美国,其中大多数聚集在“门户”城市,通过在内城区购房和翻建旧宅,在新社区深深扎下根来,在邻近的商店消费,而最重要的是开张了自己的生意(图11.25[a])。他们还是城市普通劳动力的重要补充,提供了正在扩张中的办公室工作、服务业和制造业所需要的熟练和不熟练工人。

图 11.25 中心城区的复兴。(a)纽约市的企业家。很多拉丁裔美国人和亚裔移民已经建立起自己的买卖,修理、制造或销售产品,为中心城区增添了活力。有些人从街边小摊干起,有些则拥有了自己的商店。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的数据,36%的纽约市民是在国外出生的。(b)华盛顿特区乔治敦区的中产阶级化住宅。从波士顿南部沿着大西洋沿岸到南卡罗来纳州的查尔斯顿和佐治亚州的萨凡纳,中产阶级化在美国东部重要的城市中心受到特别关注。它也越来越成为全国主要中心城区内老旧、破败的第一代居住区重建工作的一部分。([a ]© David Grossman / Image Works;b ]© Carl Purcell / Words and Pictures

中心城区住宅复兴的另一个部分是中产阶级化 (gentrification),即中高收入阶层修复最老的、现在已经破败的内城区的住宅(图11.25[b])。中产阶级化已经成为在全国各地城市中围绕中央商务区的一些已经萧条的街区进行重建的一支积极的、私人出资的力量。一项对全国26个城市的研究发现,每个城市都预期其市中心人口到2010年之前能够增长,有的预期增长2%。

这种预期的增长和实际增长的原因在于人口统计。年轻的专业人士推迟结婚生子,或者常常离婚,或者不结婚。对于他们——美国人中正在增长的一部分——来说,郊区生活和大型购物中心不再有多少吸引力,而居住在中心城区,在步行距离或者骑自行车的距离内就可以获得高技术和管理职位,而且文化、休闲娱乐和专卖店购物的有利环境近在咫尺。同性恋者和同性恋家庭往往也会选择在城市中心生活。不再有孩子在家里生活的“空巢”夫妇,也和更年轻的人群一样,觉得郊区土地上的大房子不再那么吸引人了。由于他们的兴趣和努力,这两个群体已经大体上或者完全重塑和改善了老城市街区,如明尼阿波利斯的“磨坊区”(Mill District)、罗得岛州普罗维登斯市的“军械库区”(Armory District)、西雅图的丹尼·里格雷德街区(Denny Regrade)和贝尔镇(Belltown)、休斯敦的主干道/市场广场区(Main St./Market Square district),全国各地还有很多其他例子。

地方、州或联邦政府正在通过投资清除贫民窟、开发公园、文化中心、体育设施等来扶植这种转变。例如俄亥俄州的哥伦布市近期就在市中心建造了一座曲棍球场,在中央商务区北边建了一个足球场,促成了市中心附近几个街区的重建工作,并资助附近几个艺术画廊的开发,现在这些画廊已经在市中心主干道北部占主要地位。密尔沃基市修建了河畔步行街,吸引了5000万美元的私人投资。印第安纳波利斯市的官员们目前正在撤销查塔姆·阿奇(Chatham Arch)街区的住宅建造计划,官员们把它们卖给开发商,将其改造为公寓和单元住宅。对亚特兰大贫民区一家老纺织厂的修缮改造产生了500套新公寓,这样的房屋再生项目在很多老城市都很常见。随着整个地区被中产阶级化或再开发为住宅,其他投资流入附近的商业活动中。例如,丹佛的“下城”(LoDo)③ ,过去曾经是贫民窟,现在已经被整体改造成了一个繁荣的区域,除了居住用的复式建筑外,还有商铺、餐馆和运动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