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寂静苍穹下 » 寂静苍穹下全文在线阅读

《寂静苍穹下》“那达慕”之夜

关灯直达底部

离开沙漠前夜,经历了一个令人难忘的“那达慕”之夜——跟着向导去当地的牧民家吃肉喝酒。

肉是蒙古族人家里煮的滑嫩的羊肉,清香而不膻腥,大块大块地吃。酒是沙漠上人们喜欢喝的那种浓烈的白酒,大碗大碗地喝。欢歌笑语声中,看着热情而陌生的一张张面孔,内心稍许不安,又莫名兴奋。

其实,大大方方地敞开喝醉一次,也是难得的。这样的夜晚,应该是值得大醉的。

但第二天要早起赶路,只好收起这怪怪的想法,作罢。

2006-05-06

说了一声晚上要去吃肉喝酒,向导就用摩托车把我载到了一个不知道名字的地方。沿着公路,再从公路往沙漠方向拐,然后看到几棵高大的胡杨树,树旁立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牧家游”三个字,提示我们要去的地方到了。

主人家除了两座大蒙古包,还盖有一座小巧精致的砖房,看来是专门用来接待客人的地方。从这排小砖房望出去,背后不远处,就是连绵起伏的大沙丘。几排胡杨树,一个池塘,还有一片低矮的沙棘林,把他家和沙漠简单地区分开了。

屋后,沙土垒成的矮墙里,圈着一大群羊。晚宴的压轴大餐,就是这群羊中的一只,它被现场指定和屠宰。主人介绍,在蒙古族人家,宰羊和分解羊肉,有着严谨的一套工序,讲究快速,这样羊肉才能保持鲜嫩。所以宰杀是在几分钟内搞定的,大块的羊肉,用盐湖里的卤水清炖,不放置任何其他调料,可味道远要比我们平时所吃到的羊肉香嫩可口。

这样的羊肉,才算得上是沙漠人家的羊肉吧!

屋内一张长方形大桌上,早已放置好了不锈钢盘子和其他餐具,盛有干果、奶豆腐、炒米等点心,还有奶茶和酸奶。还有酒。这是阿拉善当地产的白酒,几大箱,堆放在屋角的一张小方桌上。

落座片刻,奶茶刚刚过去,菜便上了桌。开始时多是些蒙古族特色食品,如羊血灌肠、肥羊尾等等,还有一些沙漠里出产的东西,有沙葱、沙芥,还有许多不知名的野菜。随即,一只只酒碗便拎在了手上,俨然不分男女老幼,主人最先开始敬酒,酒便如白开水一样纷纷倒进了嘴里。

他们真能喝酒,心里犯起嘀咕。

酒过数巡,女人们纷纷起席唱起了歌。歌自然首先唱给远方的朋友,歌声缭绕,只听得向导催促说,歌声不断,你便得喝酒不断,这是蒙古族人的习俗。不敢坏了人家规矩,于是一碗酒下肚。那边人家还在唱,这边已有人把酒又满了起来。向导悄悄提示:“喝慢点,每个唱歌的人,你只需要喝够一碗就好了。”原来如此,看来这里惊世骇俗的酒规,也有宽容柔婉的一面。后面没有再犯错误,有人唱歌,就拿起酒碗来慢慢啜饮,等一曲歌毕,再大口吞下。

大碗喝酒,最是在宴席开始的时候,等到大盘羊肉上桌,已经有人因为豪迈和馋酒而醉倒在席上。大家并不在意,只是喝酒变得随意了一些,女人们继续跳舞唱歌,男人们则更多吃肉,喝酒变得温柔了起来。

吃肉也讲究规矩,主人拿刀割下第一块,双手奉上,说是敬献给远方的朋友,要双手接过来吃掉。后面吃肉就随意了一些,也可以自己割自己吃,但割肉时,刀口要向着自己的方向,不能朝向外面,似乎许多善用刀具的民族吃肉时都这样。

屋外,有人在空旷的沙地上堆放了胡杨木头,不一会儿,熊熊篝火燃起,火苗蹿起老高。众人纷纷离席,吆喝着去火堆边跳舞唱歌去了。大家手挽手,围着火堆,火光映红一张张充满酒意的脸庞。

火焰烘烤微醉的人群,气氛浓烈。向导开玩笑说,这真是一个沙漠的“那达慕”之夜(那达慕,蒙语中“娱乐”“游戏”的意思,每年这里都会有正式隆重的“那达慕大会”),要不是第二天早上要早起赶一天只有一趟的班车,我真想在这沙漠边缘的蒙古包里住上一晚。

之后,向导和他的朋友们,骑着摩托车送我回吉兰泰。起始时,向导单位的头儿,这次活动的组织者,不同意我离去,说是希望远方的客人留下来,被我婉拒。

行至半路,头儿的吉普车追了上来,下来一位女士,硬是把我从向导朋友的摩托车上撵了下来,非把我挤进了那辆美女扎堆的吉普车上。

美女们齐说,今晚从远方来的朋友,酒没有喝好,我们不高兴。

我忙推说,自己已经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