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雍正浙江通志 » 雍正浙江通志全文在线阅读

《雍正浙江通志》卷三十五

关灯直达底部

<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浙江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浙江通志卷三十五

关梁【三】

湖州府【乌程归安二县附郭】

骆驼桥 名胜志在府治前霅溪上以形制而名西吴里语唐初建又名迎春桥以其直迎春门也【胥偃迎春桥记横亘溪上三巨桥迎春其甲也惊湍箭驰列柱栉比覆以飞宇约以雕槛宋庆元间火知州李景和重建旧此桥或摧圮将坠夜远处闻桥上若有千余人工作呼声及旦桥梁之将坠者焕然一新皆商贾船上樯木居处近桥者一无所闻觉或曰此鲁般仙也】万历湖州府志明万历元年知府栗祁重修

仪凤桥 西吴里语府治西南苕溪之上唐仪凤年间置因名宋天圣三年知州高慎交重建绍熙三年毁於火易名绍熙崇祯乌程县志明万历三十年耆民邬佩募修天啓五年知县马思理捐俸创修

国朝顺治十五年知府刘愈奇重修

斜桥 弘治湖州府志在骆驼桥西北以其水出自子城壕而形斜故名

望州桥 明一统志在府城迎春门内跨运河视衆桥独高

虹桥 西吴里语吴人谓虹桥为无星桥

眺谷桥 崇祯乌程县志在虹桥南跂足可望城外山谷故名久圮县丞丁炳捐修

长桥 吴兴掌故宋政和中章援知州事於郡东南重建长桥建炎末郡人易木以石且筑渚中流析桥为二南名甘棠高壮可通大舟北仍名长桥明天顺四年邱璿知湖州以长桥岁久圮坏鸠工重建【方谟重建长桥记郡城之南有水横贯於南北曰霅溪溪之上游曰长桥旧名伏龙又名东骆驼桥桥之水一自天目之阳出余杭经德清会铜岘诸山水入定安门一自天目之隂入苕溪薄城南入定安门二水合流桥下漫衍为江子滙从临湖门直趋太湖每春夏霖潦暴至则深广倍常故桥屡圮屡修比年来遂偃仆而不可支矣景泰癸酉郡守谋及归安令役工方兴属时饥工遂辍天顺改元河南邱侯来守如前工直俾裕其力桥成三洞覆以砥石翼以阑石其高二十四丈立於水者如之落成之日咸谓太守之功不容无述因纪其本末以告後人】

人依桥 万历湖州府志府治东运河上唐元和间刺史辛秘建以集商为市又建楼其上今呼花楼桥西吴里语辛秘去任百姓怀之因名曰辛桥

仓桥 弘治湖州府志在府治东旧名采苹桥以其在白苹洲北後人因桥南有仓故名仓桥

沈尚书桥 崇祯乌程县志尚书沈介建故名张庄僖公更新之

潮音桥 涌幢小品慈感寺前桥曰潮音水清澈有蚌浮水面吐珠人皆见之每风雨即有蛟龙来攫万历湖州府志旧为潮音渡在府治南嘉靖十八年知县魏济改建崇祯乌程县志万历三十年忽圮知府陈幼学重建

乌程县【城外关梁】

迎禧桥 万历湖州府志即清塘桥在迎禧门外成化九年知府劳钺建【丁澄重建迎禧桥记郡城西北出迎禧门百余武有溪一带萦回数十余里溪之旁腴田沃壤未易以顷亩计溪之上有桥一洞跨之盖前人欲便往来者而作初不知其水之难泄也故凡树艺於田壤之间者屡遭灾耗知府劳侯相择水势平缓之处距桥之下流八十步撤其旧而创构之其崇二寻羡二尺广一寻羡亦如之袤亘五洞而施两岸为寻二十羡四尺桥之成耕者免水患而获丰登之利行者免厉揭而无徒涉之忧利济容有既乎】

定安桥 弘治湖州府志即定安门外桥也俗名愈思桥崇祯乌程县志岁久洪水冲蚀知府陈幼学葺塘治亭并新之易名定安【章喜桢重修定安桥记苕溪出天目之隂东来与余不前溪北流水诸派合而入郡之定安门经带包络乎郡治则定安桥实其咽喉云太守筠塘陈公治郡之四年百废俱兴桥梁之修建如潮音横渚鎻龙云塘德武诸役靡不尅期以竣乃定安最後有圮徵矣倘将圯之弗虑大坏而後葺之後来者力尤不赡也於是鸠工庀材七阅月而告成是桥一名愈思传疑莫考俗又呼为驿司因其近驿又沿愈思之讹而名之也郡志曰定安因从郡志之名而为之记】

青塘桥 崇祯乌程县志在迎禧桥北元至元初县丞宋文懿捐赀甃石明万历间知府李颐重修更名永赖乌程县志天啓间知县马思理修崇祯壬午知府陆自岩重建

国朝康熙己未知府胡瑾重修易以石

德新桥 弘治湖州府志在旧舘即高桥也正统间倾颓里人陈孟暹重建有亭於上

马要桥 嘉靖浙江通志天顺间建乌镇之水经其下入於太湖

潘公桥 崇祯乌程县志尚书潘季驯建【于慎行潘公桥记潘公桥者今少保印川潘公奉其先赠尚书僦庵公之命而建也湖之为郡城於震泽之上苕霅之水夹焉两岸之间雨水时至岁有覆溺僦庵公戚焉尝欲桥於二水之会以安里人而齎志以没少保公每念之辙歔欷涕数行卞也甲申之归谋诸乌程令杨应聘杨曰舆梁之政职在有司请具畚局以从公曰不然以里门之有跋涉戚我先公岂其敢勤隶人以及父老继志谓何禄赐之余可以施者无敢爱也始於万历乙酉三月迨庚寅十月而成桥长百四十尺博二十尺先是杨君被徵且行曰桥成名之曰潘公郡人从之少保衍泽济美以光前烈可谓永孝矣】

国朝康熙十一年季驯曾孙弘成重修

百名桥 崇祯乌程县志旧名通安桥以通定安门故名桥在南塘中内通村落数百故又名百名

八里店桥 嘉靖浙江通志景泰间建官塘河水经其下东入昇山塘

兴德桥 明一统志在府城东南九十里宋建元末重修

黄浦桥 吴兴掌故妙喜寺前二十步桥南有亭为梁鲍照送盛侍御及庾中郎赋诗之所石柱记笺释水自黄檗山出故号黄浦

鎻苕桥 乌程县志苕水自南来至此一鎻北入毘山溪故名

国朝顺治五年里耆方永春邬天选等重建

望仙桥 崇祯乌程县志在乌鎭五代时尝有异人过酒肆饮醉辄喷酒沫汚髭吻洒壁间结灵芝拂衣而去追迹之至桥所忽不见故名

毘山渡 万历湖州府志在毗山溪通大钱港口

归安县【城外关梁】

沙村桥 弘治湖州府志在崇礼乡

仁寿桥 四通桥 归安县志俱在三都

市桥 弘治湖州府志琅琊乡琏市桥有八曰西成仁寿锺吉连云安齐东俊太平长庆

前溪桥 水西桥 凤凰桥 万历湖州府志俱在二十二都

虹桥 归安县志在十五都旧有严素庵还金亭严氏烈女井

西吴桥 弘治湖州府志在长寿乡

利涉桥 弘治湖州府志在八里店高跨大溪弘治四年建

清风桥 明月桥 万历湖州府志俱在二十七都东老桥 归安县志在三十三都【何?题东老桥诗散尽黄金白酒空飘然曾此蹑晴虹一阑秋气元洲雾两岸春深赤水风铁笛已收明月下玉经还掷乱云中仙家咫尺红尘外自是人间路不通】

望仙桥 归安县志在二十八都西吴里语因马自然登仙人望之故名

东林桥 弘治湖州府志在乐丰乡

七里渡 归安县志知县杨时秀设渡夫二名民不病涉

长兴县

司马关 长兴县志去县治南六十里出乌程地方达妙喜

筋竹关 长兴县志去县治南六十五里出归安地方达武康

飞桥 万历湖州府志谯楼前相传葛仙翁在此飞昇

喜画桥 长兴县志县治东北一里分箬流迤逦至东南出光明桥为县治翼沙两岸竹树罨暎人称小画溪

平政桥 弘治湖州府志旧名广利桥又名程氏桥长兴县志宋邑令袁旦名广利桥嘉佑七年叶斐重建改今名元以长兴为州故至今呼州桥

祥符桥 万历湖州府志县西街长兴县志在义和坊俗呼打鼔桥

神武门桥 万历湖州府志跨城东南濠嘉靖间知县齐之鸾重建改名望春【齐之鸾重建望春桥碑记嘉靖改元壬午全吴秋涝湖州为甚於是邑东门桥圮予初至力弗及也旋以税事临仓督徵居人驾木渡予月凡数易予曰是可久乎乃谋诸富人得八十金又益以市租五十余金取松天目伐石武康徵工姑苏督以耆俊缘以戒僧举事冬十二月讫工春三月於是东门桥伟然改观矣旧桥孔偏岸西舟上下不相见往往迎触多垫没今中流为之隆其中沿以堤防卫以阑干盖上可方轨下可并舟而行维暮之春出自东门而吾桥适成因合地与时而名桥曰望春作望春桥记】

震龙桥 万历湖州府志便民仓前一名仓桥嘉靖四十六年知县归有光创建

起龙桥 长兴县志县治东三里俗称喜郎庙桥

国朝康熙三年重建

许公桥 长兴县志县北四十三里顾渚山明月峡下旧传顔真卿与客步月赋诗宴饮因名夜桥宋邑令许遵尤嗜山水每遇佳辰率携宾从造顾渚往来不厌重建此桥故名俗呼顔板桥

观卞桥 弘治湖州府志在陆滙龟蒙有诗云最爱卞峯顔色好晚云才散便当门故曰观卞

甫里桥 崇祯长兴县志陆龟蒙别业在此故名弘治湖州府志一名陆滙桥

姚家桥 弘治湖州府志在县南十五里跨鴈翎港宋时大学士姚佑建

德清县

通济桥 万历湖州府志县治前旧名代舆德清县志又名通津宋淳熙间县令杨思济改今名明正统间圮知县王敬完修复更名永安今但呼县桥

国朝雍正九年知县钱学洙捐俸重葺更名富寜自为

阜安桥 嘉靖浙江通志县南三百步余不溪经其下北入於太湖德清县志唐天宝中建初名天宝唐末毁宋宣和间知县赵嵎改建木桥名曰余不淳熙间易为石护以栏楯参政李彦頴取苏文忠公风俗阜安之语改今名【西吴里语宋淳熙中有钱三翁者衣衲茹素胁不沾席者五十年俗呼布衲翁时德清建阜安桥属主其事谓其徒曰翌朝有馈酱谨视之明日果有青坡村民献酱二瓮探之得银二笏以充桥费人异其前知尝摩挲桥曰此可过五百年宝庆丁亥秋震风霖雨民庐寺观多坏此桥屹然中流片瓦不摇】明弘治间大圮知县王良臣修正德末年通判姚奎修又圮知县李蘖修隆庆二年知县陈宣修万历十三年知县陈效大加修葺壮丽较倍於昔

国朝康熙年间知县冯壮因圮修建

大虹桥 万历湖州府志在龟溪东相传建此以鎭蜃尾

龟回桥 德清县志在内河口孔愉放龟於此龟回而左顾因名

国朝雍正五年知县朱永龄奉文领帑重修桥内地势洼下溪涨时必须用板闸住以护民田

野桥 德清县志在县北慈相寺上跨古涧下瞰方沼羣峯环秀古木覆?为龟溪八景之一【沈宗元野桥诗濠上鯈鱼乐石梁瀑布新何如野桥雪恍见武陵春曲涧虹朝饮危阑虎夜蹲上方虽咫尺到此坐逡廵】

平政桥 万历湖州府志县东一十五里当杭湖往来之冲德清县志宋嘉定间建後废明正德间重建又废

国朝康熙十二年鼎建

步云桥【一名白云】 万历湖州府志平政桥南为本县津候之地德清县志明万历三十六年知府陈幼学重建更名云塘

国朝雍正八年总督【臣】李卫重修【李卫重建步云桥记德清县东南步云桥江浙往来取道湖属者所必经陆通行旅水利舟楫邑之漕艘出入由是隣近州县率履不越不独一邑之便实通津焉明万历丁未郡守陈幼学重修去今百二十年不知圮於何时陆行既阻其驾长风缚巨帆者溪流迅驶下复有坏椿旧石误触致损过者恒惴惴桥之废其不便亦不止一邑也岁庚戌署县事钱学洙详请重建予奉天子命节制江浙凡桥梁津渡堰闸塘岸其有便於民率不惮修举矧兹去不便以就便泽梁不修刺史之过与其偿租车何如一举而永利也爰檄湖守唐绍祖为之经理而令太学生茅瀚董其事经始於是冬十二月閲十月而告成较旧址加广高称之向之坏桩旧石沉於渊者悉起佐用而增以新材良工坚役不及民计用帑金一千一百两有奇而工竣今而後水陆俱便凡江浙往来取道湖属者皆得出於其途矣岂止为一邑利哉步云桥旧名也云塘前陈守重修而易以新也桥废久而俗之名桥者仍其旧予亦顺民之便而已为作重修步云桥记】

三登桥 明一统志在县东北四十里宋袁说友张严王大有皆寓居此相继登第里人荣之故名

菩萨桥 德清县志在新市镇相传昔溪涨忽一巨木横於桥下羣视之略似大士像命工刻成之今觉海寺长观音是也张敏叔诗云野桥横渡木观音因名

望仙桥 德清县续志即大麻高桥始建无考明成化三年重建岁久圮

国朝雍正九年知县钱学洙详请重建【程元章重修望仙桥碑记王政之大务在利民昔郑子产乘舆济人子舆氏以为不知为政盖即济人一事而徒杠舆梁固有所当务焉余曾任总藩於僚属谒见辄以此谆勉迨陞抚上江未及两载复荷】

【殊恩节制全浙入境至德清之麻溪溪故有桥曰望仙因年久坍毁邑令钱学洙详请前部院拨项兴修经湖郡守唐绍祖总理规制高广工料坚固视昔有加予目击焉既下车钱令以桥工告竣请为之记余按是桥也地届官塘为漕艘出入所必经吴越行旅往来之要道其创建之由已莫可考旧记自明成化三年里人沈本源创捐修葺历今又二百六十余载石既倾圮梁亦颓坏舟楫有触石之虞商旅有褰裳之虑守兹土者宜亟为整葺方称厥軄乃钱令请动公项银一千一百六十两有奇不期月而成此钜工无俟人人而济而人无不济是举其实获我心矣方今】

【圣天子宵衣旰食轸念元元凡在臣工勤劳翼赞庶绩咸熙而百废具新利民之务又岂独区区桥梁道

路间乎爰志其事而并与为政者共朂之】

状元桥 万历湖州府志在新市鎭以宋吴潜及第故名

武康县

姚坞关 武康县志在县北三十里青山岭下千秋桥 万历湖州府志县南三国黄初间建武康县志明洪武二年知县李大春重建正德十四年圯嘉靖二十年知县廖暹三十五年知县余棨相继重修【余棨千秋桥碑记千秋桥之水发源於西境诸山合流数十里至县而始大桥梁不建每春夏间洪水泛涨冲激人咸以为危於是耆老相与谋曰盍聚货建桥以为百世之利乎远近应之者有布有帛有金有粟约计钱五百余缗以为鸠工石材苇之资筮日缮工邑宰主其事者始於陆继以廖裁其事者分廵道艾公谭公历六七载而工始告毕桥分六洞深四尺长四十丈濶一丈七尺与桂枝桥东西对峙始号官桥今新以千秋欲巩固不朽为武康千载之利也】

碧泉桥 武康县志县北一百八步宋宣和三年知县朱容建

国朝康熙十年知县冯圣泽重建

迎恩桥 万历湖州府志俗呼湖桥武康县志县东一里宋乾道八年建

桂枝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东一里宋绍兴间建余英溪水经其下入於太湖武康县志明洪武六年知县张居敬重建弘治间圮嘉靖十年知县张宪重建【唐枢重建桂枝桥记桂枝桥跨余英溪旧枕儒学故名桂枝肇於宋绍兴十三年范尹普修於国初洪武六年张尹居敬兹废五十余年砌具尽失正德十年大学士桂萼欲撤淫祠新之值内艰不克事继尹是邑今主山西司刑事张宪守之乃嗣成焉制分六洞深三丈长三十六丈濶一丈六尺经始嘉靖七年正月落成九年八月监护乃事者詹丞化继之者宋丞瀛王典史景严民姚呈等若干人咸任奔走焉】天啓间知县贺鼎重建

蔡公桥 弘治湖州府志宋知县蔡霖建武康县志县北二里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冯圣泽重建

黄山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东北一十里宋绍兴间建武康县志明洪武六年知县张居敬重建嘉靖九年圮十三年县丞宋瀛建

国朝顺治年间圯复建

望仙桥 武康县志县南十八里元皇庆间建明洪武间僧浄目修

衆善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东南二十里宋景定二年建

通济桥 武康县志县东南二十二里宋嘉佑间邑人杨福建

国朝顺治九年僧通济同邑生姚弘明募助重建寿昌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东二十五里武康县志宋咸淳间邑人姚智建

安吉州

独松关 广舆记在独松岭上名胜志宋建炎三年金完顔宗弼自安吉进兵过此叹曰南朝可谓无人若以羸兵数百守此吾岂能度哉

【谨按山自天目而北重冈叠涧回环数百里独松岭峙其中路险狭东南则直走临安西北则通安吉趋广德为江浙二境步骑争逐之交唐武德四年李子通据余杭杜伏威将王雄诞击之子通以精兵守独松岭雄诞遣别将将千人乘高据险逼之多设疑兵子通遁走宋建炎中乌珠自广德趋临安亦过此关德佑元年以元兵渐廹遣将列戍要害命罗琳戍独松关元将阿勒哈自建康分兵出广德四安鎭犯独松关遂?之临安震惧其与独松相近者又有百丈关在百丈岭上幽岭关在孝丰县东南三十里幽岭上谓之独松三关元至正十二年徐寿辉将项普略等屡犯杭州攻独松百丈幽岭三关董?霄击之以兵先守双溪双溪者三关要路也既又分为三军一军出独松一军出百丈一军出幽岭然後会兵捣贼巢遂乘胜复安吉又进克广德平徽州盖自昔为险要之地矣】

中治桥 万历湖州府志州治前

登云桥 万历湖州府志学宫前

北川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拱宸门外【伍余福北川桥碑记浙水自天目下为广苕泧?沮洳历陈安七渡始抵沿干为桃城即今职方氏号安吉州者是也州匝万山独一川北折而东或秋雨大至城尻者每悬鱼鼈忧深不可渡故桥焉横亘北川上岁久圮矣吴封君州人也属命石工以壬辰秋八月起事閲半载厥功告成予按浙西水利单锷论之首以天目一派为宗其源远其流长盈科则行行至霅川则四水激射之荡为苕溪出震泽归崇明靡有底极其扶危拯溺之功盖自桃城始可无书乎封君名松字寿卿】

白云桥 嘉靖安吉州志一名秦公秦公敏者桧之父也曾为主簿於此建之後更名白云恶桧以及其父也

万湾桥 万历湖州府志在定安乡

国朝康熙九年知州曹封祖重建

圣棠桥 乐平桥 万历湖州府志俱在梅溪乡并全桥 安吉州志初名浮塘桥明崇祯元年知州孙幼孜觐回之五日大水涨柴舟触断桥三柱议修之至七日後神工修成十里外闻斧凿声近则不闻其柱复合不失尺寸遂祭告立石纪之更今名

国朝康熙九年知州曹封祖重修

万埭桥 安吉州志在安福乡

国朝康熙九年知州曹封祖重修

龙湾桥 桐木桥 万历湖州府志俱在晏子乡

孝丰县

幽岭关 孝丰县志县东三十五里余杭界

【谨按幽岭关独松三关之一也有幽岭水流为碧溪东北入於苕溪又有乌山关在县南五十里与临安县接界郎采关在县西南三十里与於潜县接界皆为设险之处又县西七十里有唐舍关西南六十里有孔夫关皆接寜国县北四十里有苦岭关西北五十里有五岭关皆接广德州】

迎恩桥 弘治湖州府志在县治东北知县杨达建嗣济桥 孝丰县志威凤门外第一桥耆民漏守功捐建

凤凰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东一里孝丰县志凤凰山下居民夏兰修

白慈桥 孝丰县志县西北五里傍有观音堂沿干桥 万历湖州府志县北灵弈乡达安吉州龙溪桥 孝丰县志施文相助田有碑吴啓新漏守功等助建

插虹桥 孝丰县志上下二座县东北二十里结絶桥 後干桥 汪王桥 万历湖州府志俱在县西南广苕乡

五山渡 孝丰县志县东北灵弈乡为丰邑要津明知县郭治编筏以渡递举递废万历庚子知县黄朝选置船以渡

寜波府【鄞县附郭】

平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治西南旧名四明桥有亭唐太和三年刺史李文儒建毁於宋建炎之兵乾道五年守张津重建嘉定十三年亭废开庆元年守吴潜於亭之北桥之西立石为水则故改今名

昇平桥 嘉靖寜波府志四明驿东一名憧憧东桥成化四明郡志建於宋天禧五年转运使陈尧佐题名嘉佑间守钱倚修乾道五年守张津重建有亭今废

尚书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治西南旧名澄清桥一名憧憧西桥建於宋天禧五年转运使陈尧佐题名嘉佑间守钱倚修乾道五年张津重建有亭今废明天顺八年守张瓒为司宼陆瑜立坊改今名

衮绣桥 鄞县志以史弥远有衮绣坊故名又名感圣桥以其地旧有保圣崇教二寺今呼水仙庙桥因其在庙侧也

锦里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治西南旧名五马桥鄞县志竹洲之西宋学士赵彦逾宅此又曰五马街以彦逾尝典乡郡也俗呼庄衙漕桥者即其故址

渡母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治西一名纯孝桥因地有董孝子祠故名宋天禧五年建有亭久圮乾道五年守张津重建绍定元年守胡榘修元至正间邑人谢?崖重修

水月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东南延庆寺前【舒亶题水月桥诗长空莹如磨平湖浄无滓万里夜寥寥清光堕寒水松风吹更圆沙鸟睡不起徒劳野猿捕谩作元珠比相对倚朱栏时有逍遥子】

桂芳桥 鄞县志东达大街西达长春道院成化四明郡士心宋高闶兄弟五人皆登科第故名鄞县【城外关梁】

东津浮桥 名胜志旧名灵桥跨鄞江上唐长庆三年刺史应彪置凡十六舟亘板其上长五十五丈濶一丈四尺初置东渡门外江濶水驶不克成乃徙今地方经始时云中有虹映其上衆咸异之名桥曰灵现又曰灵建今东城门以灵桥名盖谓此成化四明郡志太和三年刺史李文儒僖昭间刺史黄晟宋开宝中守钱亿乾道中守张津庆元中守林太中嘉泰元年守陈?嘉定四年守程凖十六年守赵师岩宝庆二年守胡榘皆新之元至元二十八年亷访使陈祥造船十有四始冶铁聨贯为巨?鄞县志至正二十年江浙省平章方谷珍再造明洪武二十七年郡人黄功廓建言增设船二只佥民七十二户守之正统十四年守陆奇重造维以铁絙【陆瑜重修东津浮桥记正统九年陆公奇知寜波府下车之初恤民疾苦简其征徭计修东津灵桥之费不可猝就督户粗为具於是捐禄入积锱余同寅相谋乃於去年冬命耆民经治伐大石垜桥首各树石柱二造棑栰十有一遣人於钱塘择木为舟二十价亷工省数月事集每岸维一栰扶一舟余如故制为九扶偶肩聨栉比中实巨枋篾?相维矴於深渊旁加栏楯夹贯铁絙纽组石柱鈎园中绾备开合蝉聨虹跨随潮汐上下规制巩壮徒御安行又作石亭三楹为守夫过客寒暑风雨之庇其惠下之仁溥矣】成化二年守方逵更置嘉靖间邑令刘宗仁徐易郡守张正和周希哲皆修之未久即坏厥後每遇损坏佥报富户数人承管修造工成有司优奬荣以冠带谓之江桥大户膺其役者甚苦之

国朝顺治间知府杨之枘详定每里输银二两五年一

徵官为修造迄今遵守

高桥 明一统志在府城西南二十五里成化四明郡志宋元符元年建建炎三年金人犯境张俊帅诸将战於此桥时诸将战功凡十有三而高桥之捷为第一桥西有循王祠宝佑四年丞相吴潜重建明天顺六年里人章智聪重修

鄮山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治东三十里【屠侨鄮山桥诗望城三十里野市鄮山桥废垒官奴县残碑至正朝青山初欲暮秋水未全消坱北风烟里扁舟思寂寥】

八字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治东南三十二里百梁桥 嘉靖浙江通志县西南五十里嘉靖寜波府志旧名小溪江桥宗元丰元年建长二十八丈四尺屋其上绍兴十五年邑人朱世弥世则重建

洞桥 鄞县志南达百梁桥北抵它山路成化四明郡志旧名高桥宋元符元年建绍兴三十年乡人朱世则重修嘉熙年间圮元庚申年间盛居士重建覆瓦屋七间长七丈濶二丈岁久倾圮明天顺七年乡宦赵政重修

元贞桥 嘉靖寜波府志县西南五十里元贞元年里人王子明建成化四明郡志明永乐元年乡人江心源重建天顺八年郡守张瓒重修

惠明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西南五十三里宋隆兴元年乡人朱?建後圯续置平石桥於其北今名备桥明正统四年郡守郑珞命郡人谢务本乡人胡延观重建

清关桥 天童寺志在万工池东南岸入寺则称第三关出寺则为第一桥

北渡 延佑四明志甬水门南二十五里往奉化路盖奉化有南渡故以此为北也【许浑晓发鄞江北渡诗南北信多岐人生半别离地穷山尽处江泛水空时露晓蒹葭重霜晴橘柚垂无劳促归楫千里有心期】

西渡 嘉靖寜波府志县西二十五里即西江渡【陈着入京到西渡诗昨宵北渡今西渡系是离家第二宵诗伴风流勤犯驿櫂郎醉饱健迎潮丈亭浦近邻州接笔架峯迷故里遥得意归来期可数榴花如火照高标】

慈谿县

丽泽桥 嘉靖寜波府志县南旧名第一桥建亭其上後改今名以东西两水相合故也

福聚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南旧名第二桥元至顺三年建上有亭至正三年僧觉莲改建圆通宝阁邑簿白桂易今名慈谿县志明永乐二年重修上有大士像俗呼为观音堂今圮冯氏重建

平政桥 天啓慈谿县志县南旧名第三桥宋宣和末邑令沈时升政平讼理民称其贤以名其桥成化四明郡志明永乐十一年乡民裒赀建亭其上

骢马桥【一名御史】 明一统志在县治南舆地纪胜晏公类要云慈谿县有骢马桥房琯所立以其自御史拜因名成化四明郡志宋令于存增盖亭屋【王说建骢马桥记慈谿之南横亘大江有二桥其东曰骢马者唐相房琯始建岁祀浸远规模略存圮而不完行者告病治平纪号之三载秘省于君来治莅事之明年邑民顔覇等数四造庭状斯桥之坏君然其请命工之日授以机智孟夏兴作至仲秋厥工告毕焉其西曰大宝者因山为名制作非古寖亦圮坏以其羡材易而新之从民志也】毁於建炎之兵绍兴乾道间令张光陈寿彭相继修建元大德间复毁至大二年簿曹杰易之以石至正六年簿白桂增置石栏重建二亭於桥之南北南曰凝翠北曰通关岁久亭圮慈谿县志明天顺二年令贾奭为都御史王来立坊更名都宪桥

德星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治西南一里永明寺之南上有屋三间南北构亭唐贞观三年建以其近大宝山名曰大宝桥宋熙寜元年令于存修建炎兵毁绍兴乾道间令张光陈寿彭相继修建寻改永明开禧二年令赵希观始易今名绍定四年僧法开增建屋八间岁久俱圮明洪武十八年鄞人李大方重建

夹田桥 嘉靖寜波府志县东南五里宋皇佑二年令林肇建成化四明郡志毁於建炎兵绍兴八年令林公定重建岁久倾圯开禧元年令赵希观鼎建改名开禧慈谿县志明永乐中道士曹秉中重建将圮天啓元年令李逢申重建【李逢申重建夹田桥记县治东南旧有夹田桥久圮予初令慈乃与诸父老约曰石梁载造务在得人佥以耆耉能毖而任事者岚尉罗学桢及耆韩山僧道缘等可遂令聚材鸠工爰度水势计避淙啮所布桩木凡长短踈密各如其度其经费不足者时时酌处继续之於是累而为址舒而为堤敞而为门跨洪波而为梁工始於万历庚申八月以天啓甲子某日讫工高五丈五尺长二十丈广若干尺筑堤左右各二十丈车马担负樵采携挈懽呼往来人知成之便而不知成之难也是用记之以告後之纾民力者】

环碧桥 天启慈谿县志在县西三里邑之水自东来者抱城而西自西来者从鹏山直走大江奔泻无情乙巳年令潘汝桢从士民之请於城西一里外河口筑堰建桥於堰之北濬鹏山河引水归堂自西注东出绕大江而西甚合形家之论令以迁召行小船户装载者以其迂回不便乘夜鼓衆掘堰遂废成劳

国朝康熙年间重筑

太平桥 天启慈谿县志县西南五里嘉靖初建万历壬午重建【徐一忠太平桥诗寥廓江天玉蝀悬凭阑秋色正苍然行行塞雁排空度片片沙鸥傍渚眠客子吹箫明月夜渔翁罢钓夕阳天白头何意还题柱长啸千松生紫烟】

桐桥 慈谿县志在县西五里【桂珵桐桥诗辣橽山头大港西几家门迳自成蹊马蹄霜冷石桥滑残月半墙鷄乱啼】

庆安桥 慈谿县志县东南十五里

国朝康熙五十四年知县樊琳新建

无择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西二十五里因唐孝子张无择负土庐墓日所建乡人故以是名俗呼为吴石桥盖声之讹也

鲍约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东北二十七里世传五代末鲍侍中约尝居此故名俗呼为白药桥

丈亭渡 延佑四明志在县西南五十里【陈着泊丈亭诗丈亭亭下浦舣楫又终朝船聚市声襍风生江气骄兹行未百里已涉第三潮去住向谁问鹭飞云影飃陈造丈亭诗小江随山巧囘互转首碧流分两股丈亭系?待潮生徙倚才容一炊许潮信曾何顷刻差固应作意怜行客为谁东去为谁西酌酒殷勤酹河伯王淮丈亭渡诗出县四十里西来是丈亭江分三派白山拱两边青远树云间坞香蒲雨後汀舟人候潮至饭罢即扬舲】

太平渡 嘉靖寜波府志县西南五里西港口弘治间置【钱文荐太平渡诗独行空江来江上无人识牧笛留残响归鸟带暝色潮落平沙聚风低饱帆仄谷口问桃源深浅谁可测】

奉化县

嘉会桥 嘉靖寜波府志县治南旧名县桥俗名杜家桥成化四明郡志宋太平兴国八年建宣和中令周因立亭於上建炎间毁元延佑七年知州马称德重建今亭废桥存

文昌桥 嘉靖寜波府志县北二百步旧名元家桥先用木至正中易以石成化四明郡志明宣德十年宋琰题今名

庆登桥 明一统志在县东三里奉化县志宋元嘉中令谢凤置旧名谢凤桥宋淳化二年重修政和中令周因立亭其上名丰乐绍兴中改今名咸淳中令刘应得增左右亭以翼之明天启中亭圮

国朝顺治间知县王奂砌石为台覆以屋供文昌其上

翼以二亭

惠政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东北四里旧名善胜又名通剡宋乾德间建大观间架木为梁覆以瓦屋易今名奉化县志建炎间毁於兵令杜绾仍结木绍兴初令赵于玿重建【赵敦临惠政桥记县之水发源於连山乡之镇亭踰市而北达於鄞江有桥跨其上实为交易往来之便旧榜之曰惠政建炎庚戌桥残於燎前令杜绾结木仅免病涉明年复坏後令赵公莅任谓桥不修令过也歉然不怿者累月邑之富人相谓曰此可爱吾财而不能成一桥以戚吾贤大夫翕然输金醵财鸠工自仲秋之戊申卒季冬之辛巳而桥成公从宾佐来观勤苦父老相视顔开咸谓惠政之名今不虚矣因属予纪其事】七年毁令荣彝重建後乡士汪汲议易以石与弟份首捐钱以倡之令钱光祖既经其始赵彦缩继之乃克有成下为双洞上有小洞以泄怒水两旁护以石栏嘉定中令冯多福以石甃两堤及下木楗乱石以窒於底【洞石有诗刻云凿开苍璧玉棱嶒叠作溪桥两洞成影落波心双月合光含石眼一星明鳌头近接东西市鲸背平分南北程须信巨川从此济区区溱洧浪传名】明成化二十二年圮正德七年令陶麟命僧人募建上覆以亭万历间屋毁崇祯间邑令胡梦泰捐俸募修又毁

国朝康熙五年知县张奎引延僧行纯重建

仁济桥 嘉靖寜波府志县东五里新妇湖上名新妇湖桥又名放生湖桥宋绍兴中建覆以屋後圮邑人汪汲重修元至元间毁大德中监州察罕立石柱重建未竟受代僧博继成之

西溪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南十里奉化县志跨西溪上向架木栅作桥水涨辄浮民甚病涉天启间邑人孙若思捐赀鸠工以石板易木栅复置田若干亩为修葺计往来者便之

南渡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东北二十里又名广济桥宋建隆二年僧师悟始创土桥後易以木绍兴元年乡人汪汲甃两岸立石柱亘板其上覆以瓦屋元至元十三年毁至正二十一年簿卢震龙增建屋一十五间又翼以南北二亭嘉靖寜波府志明洪武中县丞乔监重修奉化县志万历间毁天启间乡绅何如礼重修【张时彻南渡桥诗路出青山峡云移碧水艖新蒲没洲渚斜日到村家林暝乌翻树潮来月满沙缘知丘壑内偏自有烟霞】

光德桥 嘉靖浙江通志在县北二十里成化四明郡志俗名江口桥宋李珂建後为洪水所圮嘉靖寜波府志绍熙三年李氏重修汪汲赞其役通水九道上覆屋二十六楹元至元十三年毁十九年李以垢等立石重建盖屋二十一间明洪武十年重修正统十一年知府陆奇命道人李存诚建正德末风水大作桥坏将半里人重修

大埠石桥 奉化县志县北三十里嘉靖寜波府志旧名源泉桥又名泉口大桥【郑复言大埠石桥记县治北有地曰泉溪散漫四十余丈古无桥创自宋治平四年由宋迄今屡修屡废行者病涉里之民相与白於官邑侯裴琚允其请起工於永乐辛卯之正月里人戴邦彦竺大钱大总孙惟尧辈各捐已赀盛召工役以集厥事里閈闻者莫不悦助遂落成於壬辰之九月规模气象焕立雄壮视前之功不啻十倍由是往来於此者若履坦途靡不踊跃称快云】

湖头渡 成化四明郡志县东一百二十里旧名田下渡

鎭海县

定海关 嘉靖定海县志在南薰门外

国朝康熙二十四年重设

嘉定桥 嘉靖寜波府志县东北鼔楼前

横带桥 鎭海县志县治东北一名尚书桥兵部尚书邑人邵辅忠建吏部郎中奉川戴澳题

善庆桥 嘉靖定海县志县治西北今名总舖桥大有桥 鎭海县志向系堰基初设小桥明崇祯丁丑冬邑令张琦改建名大有後圮

国朝康熙九年知县王元士重建

长山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东南二十里洪武间鄞人谢复荣建鎭海县志即小浃江桥成化时海道朱绅杨瑄相继建石梁万历丙申秋大潦梁堍皆陁邑令丁鸿阳朱一鹗先後葺成之董工者丞陈懋龄也【邵辅忠长山桥记长山桥倡始於成化辛卯海宪朱公继成於杨公瑄閲岁绵久万历丙申秋大淫潦梁南堍先陁司里以告邑令丁侯侯即令民仿成化故事募镪若干佐以公帑未及为而侯适以艰去己亥春闽漳朱侯至亷其状遂进陈君谓之曰不一劳者不久逸不暂费者不永寜於是鸠工伐石经始於万历己亥落成壬寅春仲跨江南北长二百武广十有二武上翼扶栏下窦五门其南堍十武甃石井通山源亦以济民渴也皆陈君之综理云】

国朝顺治戊戍海寇从穿山登陆桥毁行者复病涉康熙戊申知县王元士建议重造僧人募钱甃石邑贡生谢泰履捐金倡之逾二年告竣

虹桥 明一统志在县北一十里嘉靖定海县志又名义庆桥

太公桥 鎭海县志在灵岩乡地名中央岸有田数十顷四面环水农民病涉谢瀚捐赀建桥乡人德之因名太公桥

崇孝东桥 崇孝西桥 嘉靖定海县志二桥乃周德建因其事母孝故名

新桥 鎭海县志在石秋竹山旧有石桥後圮

国朝康熙六年知县王元士重建

大浃渡 至正四明续志在县东南一里嘉靖定海县志即大浃口为水关屯泊舟师处

芦浦渡 嘉靖定海县志县东五十里至正四明续志乘半潮可抵昌国州

象山县

县东桥 成化四明郡志县东半里宋景定三年置永安桥 嘉靖寜波府志即西桥跨凤溪而鎻玉带一邑风气之关

迎恩桥 象山县志县治西南一里旧名南桥以筑城毁明嘉靖三十三年毛令德京重建改今名

风桥 嘉靖寜波府志县东北三十里有仙岩金峰之胜

海口桥 嘉靖浙江通志县东北二十里海潮汐经其下象山县志明弘治六年郑令琳建嘉靖三十四年毛令德京重修

欧阳桥象山县志县西四十里旧名儒雅洋桥同知欧阳懋署县事重修因改欧阳桥

太平桥 嘉靖寜波府志县东北四十里洪武三十四年倭贼登刼汤嶴钱仓千户易绍宗率兵杀贼於此被害其裔孙易寜易显乃於死节之处垒石为桥号曰太平识其杀贼安民之功也

它山桥 象山县志县南昌国卫治东明嘉靖三十三年倭寇临境拆桥以葺城垣贼破城後衆谓此它山风水毁桥所致万历三十五年里人应朝佐刘晖张明奉重建

南关桥 嘉靖寜波府志县南九十里邑人侍郎俞士吉奉命谕日本於此发舟因名正德间废义官王玉重建

陈山渡 至正四明续志县东北一十五里自陈山发船经两潮至奉化州东宿登岸

定海县

舟山关 成化四明郡志城南舟山渡边

碇齿隘 两浙海防类考续编与外港相对嘉靖间累被倭贼登刼

【谨按碇齿隘在舟山所西五十里明嘉靖中为戍守要地总制胡宗宪击岑江贼分军出此时贼党有据乌沙悬山者宗宪策其必与岑港宼合陆路则设伏於碇齿水路则设伏於响礁门贼果由二路奔沈家门寨合於岑港官兵讨平之】

监桥 成化四明郡志在城南宋熙寜元年建绍熙元年令王阮新之

状元桥 嘉靖寜波府志翁洲旧名昌国县洪武二十年省入定海县其地故有状元桥未知所自邑人张信适生桥之所至二十七年信举状元及第始符桥名或云宋绍熙三年令王阮立刋其两傍石阑云人从桥上行状元此时生遂以名桥

大余桥 定海县志宋丞相余天锡建

小余桥 定海县志天锡弟兵部尚书天任建东江桥 明一统志在县东五里定海县志宋明道初文亮自开封徙居创建

五龙桥 定海县志在五条峧中故名郡宾夏国正建

晓峯桥 成化四明郡志在滃洲宋淳熙十五年西监监盐鲍渭侈大之

大士桥 普陀山志在潮音洞上留青日札僧德韶甃石桥宋寜宗题曰大士桥佛书所谓海嵓孤絶处是也【刘仁本大士桥诗金碧玲珑塔影双绮霞香雾湿踈窗鲛人织浪为华盖龙女持珠献宝幢震海风雷音缥缈弥山潮汐响舂撞愿求现示将军相一鼔羣魔尽聂降】

舟山渡 延佑四明志去县五里趋城由此涂出令赵大忠创堤岸

浙江通志卷三十五